“哎呀!那可真是好事啊!”孫雯雯由衷地說道,“從縣城到省城,紅豆姐,你該高興才對,哭什麼呀!”
“我……我就是……就是太激動了……”陳紅豆又抹了一把怎麼也擦不完的眼淚,她拉過一張凳子坐下,聲音裡帶著濃重的鼻音,像是要將積壓了多年的情緒,一次性宣泄出來。
“我……我真沒想到……你們知道嗎?這麼多年,我一直都覺得,是我虧欠了他,是我拖累了他……我特彆對不起他……”
林知微給陳紅豆遞過去一杯熱水,輕聲問道:“紅豆姐,姐夫……也是當年的知青嗎?”
“嗯。”陳紅豆點點頭,捧著溫暖的杯子,目光仿佛穿透了宿舍的牆壁,望向了遙遠的、早已被歲月浸染的過去。
“他比我早一年到的我們那個知青點,一個山溝溝裡。那個時候,我們這些年輕人,彆說乾農活了,很多人連飯都不會做。”
“你姐夫,他是省城來的,家裡條件好一些,人也勤快,關鍵是,他會做飯。在那個時候,一個會做飯的男青年,簡直比什麼都稀罕。所以啊,當時知青點上不少女青年,都搶著想跟他搭夥。可他誰也沒答應,偏偏跑來問我,問我要不要一塊兒。”
陳紅豆說到這裡,臉上不由自主地露出了一絲甜蜜的笑容。
“我當時傻乎乎的,就答應了。”
“那個時候啊,太苦了,也太迷茫了。”她的眼神又變得悠遠起來,“我們這些知青,每天天不亮就得起床,跟著老鄉下地乾活,掙那一點點可憐的工分。累了一天,回到那四麵漏風的土坯房裡,渾身就像散了架一樣。”
“晚上躺在冰冷的土炕上,望著屋頂的茅草,誰都不知道這樣的日子什麼時候是個頭,不知道以後會怎麼樣。未來,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太奢侈、也太虛無縹緲的詞。”
“在那種環境下,兩個人在一起過日子,總是比一個人要容易一些。起碼,生病的時候有個人能給你倒杯熱水,心情苦悶的時候有個人能聽你嘮叨幾句,能互相取暖,互相支撐著,熬過那些看不到希望的漫漫長夜。”
“所以啊,那時候挑對象,真的沒有那麼多條條框框,不會去想你家裡是乾什麼的,你將來有什麼前途。就覺得,這個人接觸下來,人挺好的,心眼兒實誠,性格也合得來,那就夠了。我們……我們就是那樣,很自然地就在一起了。”
她停頓了一下,拿起一顆核桃,卻沒有吃,隻是在指尖靜靜地摩挲著那粗糙的外殼。
“唉……”她長長地歎了一口氣,語氣中充滿了無限的唏噓,“後來,知青開始大返城的時候,我們知青點出了一件事,對我們所有人的刺激都很大。有一對夫婦,都是大城市來的,兩個人都有返城的機會。可是當時的政策,唉,為了都能回到各自的城市,回到父母身邊,那兩個人……那兩個人把婚給離了。”
宿舍裡的其他人都安靜地聽著,連磕核桃的動作都停了下來。
“他們還有一個剛滿周歲的兒子。”陳紅豆的聲音低沉了下去,“最後……最後他們把孩子送給了村裡一戶不能生育的老鄉養著。我到現在都還記得,那個女青年離開村子那天,躲在那戶人家的窗戶後麵,哭得昏天黑地。我們所有人都去送她,她一步三回頭,那場景……我一輩子都忘不了。”
“從那以後,我們這些已經結婚的知青,心裡都開始打鼓。你姐夫,他是省城來的,按政策,他也是第一批就能回去的。但是我們舍不得啊……那個時候,我們已經有兩個孩子了,哪個我們也舍不得扔下啊。”
“因為這個事,他跟他家裡人也鬨僵了。他父母來信,罵他沒出息,連前途都不要了,說要是他不回去,就當沒他這個兒子。”
“當時,我們倆其實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準備。我們想著,回不去了,回不去就算了。不就是一輩子待在農村嗎?彆人能待,我們也能待。”
“隻要我們一家四口能在一起,在哪兒都一樣。我們甚至都商量好了,等過兩年,就去跟村裡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申請一塊宅基地,自己蓋三間瓦房,就那麼紮下根來,當一輩子農民。”
她說到這裡的時候,幾個人都忍不住落淚了。
“可誰能想到,就在我們快要認命的時候,國家恢複高考了!”陳紅豆說到這裡,黯淡的眼神裡重新燃起了光芒,“消息傳到我們那個山溝溝裡,都已經是報名截止前一個星期了。”
“你們姐夫拿著那張登著消息的舊報紙,連夜跑回來,激動地跟我說,‘紅豆,咱們的機會來了!你成績好,你去考!’他是擔心兩個孩子沒人帶,我們兩邊的家裡,是指望不上的。”
“我當時看著他那雙熬得通紅的眼睛,心裡又酸又軟。我知道,他把家裡的機會,也是他自己的機會,都給了我。從那天起,我就像上了發條一樣,憋著一股勁,沒日沒夜地看書,做題。困了就用冷水洗把臉,餓了就啃個冷紅薯。我就想著,我不是一個人在考,我身上,還背負著他那一份呢!我考上了,我們這個家,才能有盼頭。”
“後來,收到北京大學通知書的時候,我當場就腿軟了,扶著牆就哭了起來。我考上了……我真的考上了……”
“他為了我,為了這個家,放棄了回城,放棄了高考。我來北京上學後,他一個人,又當爹又當媽,拉扯著兩個孩子,後來在縣城的化肥廠找了份又苦又累的工作。上個月,省裡有專家去他們廠裡搞技術革新,看中了他那股肯鑽研的勁頭,就把他當個人才,特批調到省城的大廠去了。”
陳紅豆終於講完了她的故事。她擦乾了最後一滴眼淚,拿起桌上那顆被她摩挲了許久的核桃,拿起旁邊的鎖,把它砸開,將完整的核桃仁取出來,遞到嘴裡,臉上露出了如釋重負的笑容。
她慢慢地咀嚼著,隻覺得那股醇厚的香味中,夾雜著一種難以言喻的、既苦澀又甘甜的滋味,就像那段被稱為“知青歲月”的時光,永遠地烙印在了一代人的生命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