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想,如果按照傳統的分配方式,編輯部沒有足夠的收入,就養不起一支高水平的、有戰鬥力的編輯團隊,我們也沒有錢去做推廣、去搞讀者活動。”
“那樣的話,雜誌很可能重蹈之前的覆轍,辦得死氣沉沉,發行量上不去,最後大家都沒有收益。”
她繼續說:“而且,王老師,我們要求這個比例,是因為我們編輯部要承擔所有的人員工資、作者稿費、攝影師和模特的費用、辦公場地的租金、以及所有的推廣費用。”
“這筆巨大的開支,我們編輯部自己承擔了,不需要出版社投一分錢。”
王璐的眼神動了一下。
林知微知道自己說到了點子上:“我們是自負盈虧。我們拿大頭,但我們也承擔了幾乎所有的成本和風險。”
“出版社隻是讓渡了閒置刊號的使用權和現有的發行渠道,就能拿到三成和兩成的純利。這筆賬,您仔細算算,對出版社來說,是絕對不虧的。”
王璐陷入沉思,林知微的這個提議,已經完全超出了“合作辦刊”的範疇,這是一種她從未接觸過的商業模式。
但她也不得不承認,這個模式很有誘惑力。
出版社不出錢、不擔人事風險,隻出資源,就能盤活一個停刊的刊號,還能分享利潤。
許久,王璐合上了筆記本。
“林同誌,你的想法很大膽,邏輯也很清晰。”她看著林知微,語氣緩和下來。
“但是,這個分配方案,還有你提到的人事自主權,都不是我一個人能決定的。”
“這些問題,我回去開會的時候,會做一個詳細的彙報,和社長、以及部裡的領導班子一起商量一下。”
“今天我們就先談到這裡吧。”她站起身,“有消息了,我會第一時間通知書藝,或者直接通知你。大概一周左右。”
“謝謝王老師!”林知微也立刻站起來,鄭重地說,“不管結果如何,都非常感謝您今天能抽時間和我這樣詳談。”
“應該的。”王璐也站起來,主動伸出手。
“林同誌的想法很好,我個人是很支持的。”她給了林知微一個定心丸。
“但你也知道,這種事情需要集體討論決定,我希望你能理解。”
“我明白,我會耐心等待。”林知微和她握手。
王璐和陳書藝又客套了幾句,親自把她們送到了辦公室門口,一直送到樓梯口,看著她們下樓,才轉身回去。
走下水磨石樓梯,穿過安靜的走廊,當兩人重新走出大樓,被外麵明亮的陽光和微冷的空氣包裹時,陳書藝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她抓住林知微的胳膊,壓低聲音說:“知微,你表現得太好了!真的!我看王璐的態度相當不錯,她最後都說她個人支持了!”
“希望如此吧。”林知微也露出了笑容,“不過還是要等他們內部的正式消息。”
“肯定會有好消息的。”陳書藝對自己的判斷很有信心,她拍拍林知微的肩膀。
兩人並肩走在灑滿陽光的馬路上。
“對了,”陳書藝突然想起一個最關鍵的問題。
“如果這件事真的談成了,你這個編輯部總得有個領頭人吧。主編的人選你有了嗎?還是……你打算自己親自來?”
林知微看了一眼身邊這位熱心的堂嫂,停下腳步,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說:“我有一個在《大眾電影》雜誌上班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