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就是千裡之外的揚州的情報!那裡,有他最為忌憚的一股勢力——朱元璋。
數月前,劉進曾下旨任命朱元璋為長沙太守,意圖將其調離吳郡這一根基之地。朱元璋接旨時頗為恭順,叩首謝恩,言辭間滿是“臣定當為陛下鎮守長沙,鞠躬儘瘁”的赤誠。可沒過半月,吳郡便傳來奏報,稱朱元璋“突染重疾,臥床不起,恐難赴任”,隨後便遞上了辭官奏折,懇請“歸家休養,以全殘年”。
“臥床不起?”劉進當時看著奏折,嘴角便勾起一抹冷笑。他太了解朱元璋的性子,那是個寧為雞頭不為鳳尾的主,怎會甘心離自己經營已久的吳郡,去長沙做個受劉表牽製的太守?所謂“重病”,不過是托詞罷了。
果不其然,辭官後的朱元璋依舊盤踞吳郡,卻反常地停止了對嚴白虎的征討。要知道,此前他與嚴白虎在吳郡一帶殺得血流成河,如今卻放任嚴白虎重整旗鼓,甚至隱隱有井水不犯河水之勢。
“他這是在積蓄力量,靜觀其變啊。”劉進對王猛歎道,“嚴白虎雖弱,卻能牽製吳郡的世家,朱元璋樂得坐山觀虎鬥,好專心經營吳郡、丹陽。”
王猛點頭道:“朱元璋此人,隱忍深沉,不可小覷。如今揚州刺史劉繇雖已到任,卻得不到江東世家支持,政令難出壽春,正好給了朱元璋壯大的機會。陛下需早做打算。”
劉進沉吟道:“不急。他想等,朕便陪他等。待科舉結束,涼州安定,朕自有辦法收拾他。”
而那位新任揚州刺史劉繇,此刻正坐在壽春的刺史府中,望著窗外的雨簾發愁。他出身青州宗親,本想在揚州大展拳腳,卻不料當地的陸、顧、朱等世家根本不把他放在眼裡,錢糧兵馬處處掣肘,彆說整合揚州,就連壽春城的防務,都要看本地豪強的臉色。
“豎子不足與謀!”劉繇一拳砸在案上,卻也隻能徒喚奈何。他知道,想在揚州站穩腳跟,唯有徐徐圖之,先拉攏一部分世家,再慢慢削弱反對者,隻是這過程,不知要耗費多少時日。
北方的幽州,卻是另一番景象。自劉虞奉詔回京後,公孫瓚便如釋重負,高高興興地接過了幽州刺史的印信,對著長安方向三跪九叩,聲言“願為大漢鎮守北疆,萬死不辭”。可這“忠誠”的話音未落,他便將矛頭對準了南麵的冀州與青州。
“袁紹匹夫,也敢覬覦冀州?”薊縣的將軍府內,公孫瓚手持雙頭矛,指著地圖上的冀州,對麾下諸將道,“韓馥懦弱無能,冀州遲早易主,與其讓袁紹得去,不如我等取來!”
他麾下的嚴綱、田楷齊聲應道:“願隨將軍奪取冀州!”
於是,公孫瓚親率三千“白馬義從”南下,後麵跟著五萬大軍,直逼冀州邊境,與同樣覬覦冀州的袁紹形成對峙。兩支大軍在河間一帶摩擦不斷,戰火一觸即發。
而身處漩渦中心的冀州刺史韓馥,果然如曆史般懦弱。麵對公孫瓚的兵鋒與袁紹的拉攏,他六神無主,最終在謀士的勸說下,竟真的將冀州拱手讓給了袁紹,自己則帶著家眷遷往陳留。可即便如此,他依舊沒能逃過厄運——據說在陳留的驛館中,他因聽聞袁紹派人“問候”,驚懼之下,竟在如廁時失足摔死,下場淒慘。
“韓馥之死,雖屬意外,卻也可見袁紹之威。”劉進看著奏報,對劉伯溫道,“袁紹得了冀州,又有郭圖、逢紀,荀堪等謀士輔佐,實力大增啊。”
劉伯溫道:“袁紹雖強,卻剛愎自用。他得了冀州後,並未休整,反而立刻揮師青州,與黃巾渠帥管亥、楊安兒大戰,雖將其趕至兗州,卻也折損不少兵馬,這正是公孫瓚的機會。”
果不其然,公孫瓚趁袁紹主力在青州作戰,率軍偷襲了冀州北部,連下三城,氣得袁紹大罵“公孫瓚匹夫”,卻也隻能分兵回援,一時間,冀、青二州戰火連綿,局勢愈發混亂。
兗州的變故,來得猝不及防。刺史劉岱本是個好大喜功之輩,聽聞青州黃巾被袁紹趕至兗州境內,竟不顧麾下謀士勸阻,親率兩萬大軍前去征討,揚言要“一舉蕩平賊寇”。
結果,這位名聲在外的刺史,竟是個紙上談兵之輩。他不懂戰術,不顧地形,硬生生將大軍帶入了黃巾軍的包圍圈。一場激戰下來,兗州軍大敗,劉岱本人也被黃巾渠帥管亥一刀斬於馬下,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劉岱此人,徒有虛名。”劉進得知消息後,搖了搖頭,“兗州乃中原要地,絕不能落入旁人之手。”
此時,兗州的世家豪強們正慌作一團,劉岱已死,黃巾肆虐,他們急需一個強有力的人物來主持大局。放眼天下,唯有依附袁紹、駐軍濮陽的曹操,既有能力,又與兗州世家素有往來,成了他們眼中的最佳人選。
“絕不能讓曹操得兗州!”劉進當機立斷,“傳旨,任命前西園八校尉之一的趙融為兗州刺史,即刻前往兗州赴任,統領州內兵馬,征討黃巾!”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趙融雖不算頂尖人才,卻也算穩重,由他坐鎮兗州,至少能暫時遏製曹操的野心。而且,兗州亂局,沒那麼容易解決,去的人很有可能回不來,劉進自然不舍得自己人去送,因此,趙融就成了最好的人選!
同時,劉進又召來張寧:“你與黃巾素有淵源,朕命你前往青州,勸降管亥、楊安兒所部。無論他們提出什麼條件,隻要肯歸順,朕都答應。切記,不能讓曹操收編這支黃巾!”
張寧帶著護衛領命而去,她自幼在黃巾軍中長大,對黃巾渠帥們的心思了如指掌,本有幾分把握。可她沒想到,曹操的動作比她更快。
得知劉岱戰死,曹操立刻抓住機會,以“平定黃巾,為劉岱報仇”為名,率軍進入兗州。他采納荀彧、程昱之計,集中兵力,先破管亥,再敗楊安兒,激戰月餘,竟將這支數萬人的黃巾打得大敗。管亥、楊安兒戰死,餘部潰散。
好在張寧及時趕到,找到了楊安兒的妹妹楊妙真。這位“梨花槍”傳人雖年輕,卻頗有膽識,見大勢已去,又感念劉進的招安誠意,最終決定率三十餘萬黃巾軍民歸降,遷往洛陽周邊安置。
即便如此,曹操還是收編了三十餘萬黃巾降兵,從中挑選精銳,組建了五萬“青州兵”,實力大增。他雖未明著違抗劉進任命趙融為兗州刺史的旨意,卻以“協助趙刺史穩定兗州”為名,將大軍留在了兗州境內,隱隱有喧賓奪主之勢。
“孟德啊孟德,果然是你。”劉進看著曹操的奏報,眼中閃過一絲銳利,“兗州之事,怕是沒那麼容易了結。”
就在中原局勢波詭雲譎之際,西北傳來了捷報——嶽飛終於平定了整個涼州!
自去年冬季休戰之後,嶽飛便厲兵秣馬,開春後立刻對張掖的李元昊發起總攻。他用兵如神,先是佯攻張掖城,吸引李元昊主力,隨後派黃忠、關羽分兵奇襲,切斷黨項人的糧道,再以主力圍城打援,短短數月內,便連敗李元昊十餘陣,殲敵數萬。
最終,在祁連山下的決戰中,嶽飛親率大軍與李元昊展開殊死搏鬥。漢軍將士奮勇爭先,嶽飛的瀝泉神槍更是無人能擋,直殺得黨項人潰不成軍。李元昊見大勢已去,隻得帶著殘部兩萬餘人,向南逃往吐穀渾地界,徹底退出了涼州。
嶽飛率軍進入張掖城,俘獲了李元昊的妻子野利氏及黨項貴族數百人,之後又順利的攻下了酒泉,敦煌二郡,以及張掖屬國、張掖居延屬國,姑臧等地,然後傳檄涼州各郡,宣告涼州全境光複。
如今,野利氏已被押解至長安。這位黨項女子生得眉目如畫,帶著草原女子的颯爽與異域風情,跪在劉進麵前時,雖麵帶惶恐,卻不失氣節。
劉進打量著她,想起嶽飛奏報中對其“智計過人,曾為李元昊出謀劃策”的描述,淡淡道:“你丈夫已逃,黨項已滅,你若肯歸順,朕可饒你不死。”
野利氏沉默片刻,緩緩叩首:“臣妾願降,隻求陛下善待黨項降民。”
“隻要他們安分守己,朕自會一視同仁。”劉進揮了揮手,命人將她帶去安置。當晚,劉進再次體會到了曹老板的快樂!嗯,第一次接觸異族女子,確實有不一樣的風情!
如今,站在殿內,望著窗外的陽光,劉進心中豪情萬丈。涼州平定,北疆安定,長安人才雲集,大漢的根基已愈發穩固。接下來,便是收拾那些割據一方的諸侯了。
喜歡開局嶽飛薛禮,我稱霸三國請大家收藏:()開局嶽飛薛禮,我稱霸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