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長安開科 龍虎榜出_開局嶽飛薛禮,我稱霸三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開局嶽飛薛禮,我稱霸三國 > 第124章 長安開科 龍虎榜出

第124章 長安開科 龍虎榜出(1 / 1)

第一百二十四章長安開科龍虎榜出

七月十五,天剛蒙蒙亮,長安國子監外已是人頭攢動。三千餘名文科考生身著統一發放的素色考服,手持筆墨硯台,在禁軍的引導下依次入場。他們中有白發蒼蒼的老儒,有弱冠之年的少年,有來自關中的學子,也有千裡迢迢從江南、巴蜀趕來的讀書人,臉上都帶著緊張與憧憬。

國子監內,五百間考棚整齊排列,每間棚前都站著兩名監考官,皆是從各部挑選出的清正官員。劉伯溫與王允並肩站在監考官的高台上,目光掃過入場的考生,神色肅穆。

“劉大人,陛下此舉,倒是開天辟地頭一遭。”王允捋著胡須,語氣複雜,“隻是不知這些寒門子弟,能否擔起治國之責。”

劉伯溫淡淡一笑:“王大人過慮了。英雄不問出處,有真才實學的,未必隻有世家子弟。今日且看他們筆下文章,便知陛下的遠見了。”

辰時三刻,隨著一聲銅鑼響,考試正式開始。早已等候在考棚外的吏員們手捧試卷,依次分發。考生們接過試卷,隻見上麵的字跡清晰工整——這是三個時辰前,劉進在養心殿親自擬定題目後,由被嚴密看管的匠人連夜趕印而成,紙張邊緣還帶著淡淡的油墨香,絕無舞弊可能。

此次文考題目隻有三道:一為《論治亂之道》,二為《民生策》,三為《邊防議》,皆是關乎國計民生的實務之題,而非空談經義。不少考生初看題目時麵露難色,那些隻會死記硬背的腐儒更是額頭冒汗,但真正有經世濟民之才的,卻眼中發亮,提筆便寫。

考棚內頓時安靜下來,隻剩下筆尖劃過紙張的沙沙聲。陽光透過窗欞,照在考生們或緊鎖眉頭、或奮筆疾書的臉上,映出他們對未來的渴望。

劉進雖未親臨考場,卻在養心殿內批閱著奏折,偶爾望向國子監的方向,嘴角帶著一絲期待。他知道,這場考試不僅是為朝廷選才,更是在打破千百年來的階層壁壘,為這個時代注入新的活力。

三個時辰的考試轉瞬即逝,銅鑼再次敲響時,考生們紛紛放下筆,在吏員的引導下有序退場。有人麵帶自信,有人唉聲歎氣,國子監外等候的親友們湧上前,七嘴八舌地詢問考情,一時間人聲鼎沸。考題不多,因此時間也用的不多。

與文科考場的安靜不同,長安城外的校場上,武科考試正進行得熱火朝天。一千八百餘名武士身著勁裝,摩拳擦掌,等待著檢驗。校場四周搭起了看台,不少百姓聞訊趕來圍觀,歡呼聲此起彼伏。

武考第一項,考的是力氣、箭法與耐力。

力氣測試用的是特製的石鎖,從三百斤到八百斤不等,能舉起三百斤者便算合格。隻見一名身材魁梧的漢子大步上前,雙手抱住六百斤的石鎖,大喝一聲,竟將石鎖舉過頭頂,引得看台上一片叫好。他身後,又有一名少年上前,雖身形單薄,卻穩穩舉起了五百斤石鎖,正是從青州趕來的太史慈。

箭法測試設在百步之外,靶心隻有碗口大小。太史慈再次登場,彎弓搭箭,連射三箭,箭箭正中靶心,引來滿堂喝彩;來自益州的張任也不甘示弱,他采用連珠箭法,五箭齊發,雖有一箭稍偏,卻也穩穩命中靶圈。

耐力測試則是繞城跑十裡,不少體力不支者中途退出,但更多人咬牙堅持,跑到終點時雖氣喘籲籲,眼神卻依舊堅定。

“陛下有旨,”監考官高聲宣布,“武考第一輪不淘汰,凡參與考核者,皆可進入第二輪!”

武士們聞言皆是一震。他們中不少人擅長軍陣謀略,卻不精武藝,本以為會在此輪被刷下,沒想到竟能繼續參與,心中對劉進的體諒更是感激。

武考比文考繁瑣得多,光是第一輪便持續了整整三天。待力氣、箭法、耐力三項測試全部結束,第三天的夕陽已染紅了校場的天空。

文考結束後的第三天,成績張榜公布。國子監外的公告欄前擠滿了人,當看到通過第一輪的名單隻有一千餘人時,不少落榜者黯然神傷,卻也隻能接受現實。

“陛下有令,”吏員高聲宣讀,“文考第二輪在五日後開始,凡是通過者,皆授予官職;第三輪僅定名次,不影響授官!”

這道旨意讓剩下的考生精神一振——隻要闖過第二輪,便能為官,這無疑給了他們更大的動力。

第二輪文考依舊由劉進親自出題,題目更為具體,如《如何安撫流民》《論鹽鐵專營之利弊》等,皆是治理地方的實務。考生們奮筆疾書,將自己的見解儘數寫在卷上。

又過三日,第二輪結果公布,隻剩下七百五十二人。這些人雖未必是經義最精深的,卻是最懂實務、有真才實乾的,正是劉進急需的基層官吏。

與此同時,武考第二輪也在緊張進行。這一輪考的是軍陣推演與兵法策論,要求考生在沙盤上模擬攻防,或是針對給定的戰事撰寫策論。

張任在軍陣推演中表現出色,他布下的“八門金鎖陣”精妙異常,連監考官中的李靖都點頭稱讚;高順則在策論中提出“陷陣營”的構想,主張精選士兵,強化訓練,打造一支能攻善守的精銳,其見解獨到,引得眾人側目。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經過綜合評定,武考第二輪淘汰了大半,最終留下四百三十八人。這些人要麼武藝高強,要麼是在軍略上有過人之處,而通過之後,按劉進的旨意,這些人最低也能授予屯長之職。

對於那些被淘汰的武士,吏員也宣布了陛下的旨意:“願從軍者,可直接編入軍營,從士卒做起;願歸鄉者,三年後可再次參加科舉。”不少武士選擇了從軍,他們知道,在這位重視人才的陛下麾下,隻要有本事,總有出頭之日。

當然,文士也是一樣,三年後再開科舉,他們也一樣可以再來!

八月十三,這天武考的最後一天,也是定名次的日子。這一日,長安校場人山人海,因為劉進將親自到場觀考,隨行的還有皇後馬秀英,貴妃穆桂英、竇仙童,以及楊延琪、楊延瑛、黃鳳仙、黃舞蝶、花木蘭等武藝高強的嬪妃。這般陣仗,足以顯示陛下對武科的重視。

“今日比武,點到即止,切勿傷人性命。”劉進坐在主位上,聲音傳遍校場,“勝者進階,直至決出前十!”

比武開始,校場上頓時殺聲震天。太史慈手持雙戟,身形靈動,與對手戰在一處,隻見他戟法刁鑽,幾招便將對手逼得認輸;張任的槍法沉穩老練,攻守兼備,一路過關斬將;高順則以悍勇著稱,每一招都帶著一往無前的氣勢,無人能擋。當然,武藝最高的,還是一個叫許褚的漢子,在場眾人沒有人是他的對手!

經過多輪激戰,最終隻剩下十人爭奪名次。最後的決戰在太史慈與張任之間展開,因為兩人是綜合評比最高的兩個。而同樣的,兩人也皆是槍法高手,一個靈動迅捷,一個沉穩厚重,你來我往,戰了百餘回合仍不分勝負。

看台上的穆桂英讚道:“這太史慈槍法精妙,張任也不遑多讓,皆是難得的將才。”

劉進微笑點頭,待兩人又戰了數十回合,才抬手示意停手:“兩位皆是勇冠三軍之才,不必再比了。”

他站起身,朗聲道:“經朕親定,本次武科狀元,青州太史慈!榜眼,益州張任!探花,兗州高順!”

太史慈、張任、高順三人上前跪地謝恩,神色激動。

劉進繼續宣布:“第四名甘寧,第五名許褚,第六名陳武,第七名董襲,第八名陳到,第九名宴明,第十名李通!”

七人依次謝恩,校場上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傳朕旨意,”劉進高聲道,“太史慈封揚武將軍,領禁軍副統領;張任封揚威將軍,歸秦瓊麾下聽用;高順封陷陣將軍,準其組建陷陣營;甘寧等七人皆封校尉,分赴各軍任職!其餘四百二十八人,按名次授予軍司馬、屯長之職,即刻到兵部領命!”

“謝陛下隆恩!”四百餘人齊聲呐喊,聲震雲霄。

陽光灑在校場之上,照在劉進與新晉武將們的臉上,映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喜歡開局嶽飛薛禮,我稱霸三國請大家收藏:()開局嶽飛薛禮,我稱霸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我的劍在外太空 快穿直播:女配大佬她A爆作精綠茶 全球軍訓:我開局激活軍銜係統 天下藏妖 選調生的宦海生涯 修仙界,賤仙 桃鄉瘸大牛 三國:小喬,把你姐叫進來 法武封聖 亂葬崗養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