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蕭景琰冷笑一聲:“朕這位皇叔,果然耐不住寂寞了。繼續盯著,查明他們會麵的內容。”
“需要加強對老王府的監視嗎?”“不必,免得打草驚蛇。朕倒要看看,他們還能玩出什麼花樣。”
李德全退下後,皇帝放下朱筆,走到窗前望向永壽宮的方向。沈清辭近日似乎格外安靜,這反而讓他心生疑慮。
那個聰明隱忍的女子,究竟在暗中籌劃什麼?她是否已經發現了什麼關鍵線索?
蕭景琰沉思片刻,喚來貼身內侍:“傳朕口諭,明日朕要去永壽宮用晚膳。”
“是。”
永壽宮內,沈清辭對著牛皮紙苦思冥想,不知不覺已是黃昏。
“光影交錯...”她喃喃自語,忽然眼前一亮。
宮中有一處地方,每日特定時辰,陽光透過特殊設計的窗欞,會在地麵投射出交錯的光影圖案——那就是欽天監所在的觀星台!
難道父親將東西藏在了觀星台?
但這個想法很快被她否定。觀星台守衛森嚴,且常有官員往來,並非藏匿物品的理想場所。
另一種可能是“光影交錯”並非實指光線,而是某種隱喻。父親常用兵法中的術語來做暗示...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通報聲:“陛下駕到!”
沈清辭一驚,急忙將牛皮紙藏入妝匣夾層,起身迎駕。
蕭景琰邁步而入,目光如常地掃過室內:“聽說你今日采了萱草為雲苓入藥?倒是用心。”
“陛下過獎,隻是儘份內之事。”沈清辭垂首應答,心中卻是一緊——皇帝竟然知道她白天的行動!是巧合,還是她一直被監視著?
“起來吧,”皇帝虛扶一把,“朕今日得閒,想來與你共用晚膳。”
膳間,蕭景琰看似隨意地談起宮中趣聞,目光卻不時掠過沈清辭的麵容。她雖應對得體,但他敏銳地察覺到她心神不寧。
“可是有什麼心事?”皇帝忽然問道。
沈清辭筷箸微頓,隨即微笑:“隻是擔心雲苓的傷勢罷了。”
蕭景琰注視她片刻,不再追問,心中卻已有了計較。飯後,他起身告辭,行至門邊忽道:“明日朕要去觀星台察看曆法修訂進展,你可願同往?聽說那裡的光影奇景很是不錯。”
沈清辭心中巨震,幾乎以為皇帝看穿了她的心思。她強作鎮定:“陛下厚愛,但清辭對天文曆法一竅不通,恐掃了陛下的興。”
“無妨,”皇帝意味深長地看了她一眼,“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發現。”
送走皇帝,沈清辭背靠門扉,隻覺心驚肉跳。皇帝的每句話都似有所指,難道他已經發現了什麼?
她再次取出那張牛皮紙,對著“光影交錯”四個字出神。
忽然,她的目光落在窗紙上。夕陽西下,餘暉透過窗欞,在室內地麵上投下交錯的光影。
一道靈光乍現!
她想起小時候父親曾教過她一個楚家軍常用的暗號:光影交錯之處,指的是地圖上的坐標交點!
父親留下的符號中,正好有幾個箭頭指向一個交叉點。那不是隨意畫的,而是指向某個具體地點的坐標!
沈清辭急忙找出裘丙貴提供的宮內地圖,對照牛皮紙上的符號和箭頭,仔細推算起來。
指尖在地圖上緩緩移動,最終停留在一個讓她意想不到的地方。
不是觀星台,不是舊內庫,也不是任何她猜想過的場所。
而是——太後生前居住的長樂宮!
就在她震驚之際,窗外忽然傳來極輕的叩擊聲。這次不是警告的銅錢,而是一粒小石子裹著的紙條:
“王卓已找到,今夜子時,老地方。”
沈清辭握緊紙條,心中波瀾再起。宮外的線索和宮內的發現同時有了進展,但這進展來得太快太巧,反而讓她心生不安。
子時的枯井之約,她去還是不去?
而長樂宮中,又藏著怎樣的秘密?
夜色漸深,一場新的風暴正在醞釀。沈清辭不知道的是,此刻的長樂宮外,早已有一雙眼睛在黑暗中監視多時。
那雙眼睛的主人輕聲自語:“魚餌已下,就看魚兒上不上鉤了。”
喜歡錦凰深宮謀請大家收藏:()錦凰深宮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