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龍星的天空,呈現出一種地球難以企及的純淨蔚藍,帶著一絲因大氣衍射而產生的微妙紫暈。巨大的g型恒星高懸天際,灑下溫暖而不灼人的光芒,將“龍吟”基地所在的平原鍍上一層金輝。空氣中彌漫著那股獨特的混合氣息——新翻泥土的濕潤、紫藍色“鐵線草”被工程機械碾壓後散發的清冽,以及遠處森林飄來的、帶著木質和淡淡異星花香的微風。
然而,這片自然之美正被人類文明堅定而高效的鋼鐵洪流所改造。
基地的核心區域已經初具規模。由“開拓者號”運輸艦展開的主體結構,構成了基地的指揮中心和生活樞紐,銀灰色的金屬外殼在陽光下閃閃發光。以其為中心,一場規模宏大的建設交響曲正在上演。
宏宇站在臨時搭建的指揮高台上,他戴著防護麵罩,身穿沾滿灰塵的工程服,手中的數據板不斷刷新著各項工程的進度。他的聲音通過擴音器,在機械的轟鳴聲中依然清晰可辨:
“能源區,地熱井鑽探深度已達三千米,接近目標岩層!反應堆基座澆築必須在今天日落前完成!”
“防禦組,西側第三號自動炮塔基座加固完成沒有?彆跟我扯什麼岩石硬度,我要的是它能在下一場酸雨前立起來!”
“生態園a區,林博士需要的封閉穹架結構,支撐梁的誤差不能超過兩毫米!聽清楚了,是兩毫米!”
在他的指揮下,重型工程機械如同忠誠的鋼鐵巨獸,井然有序地忙碌著。大型反重力懸浮平台運輸著預製的建築模塊,精準地安放在劃定區域。自動焊接機器人手臂揮舞,濺起耀眼的藍色弧光。打樁機富有節奏的撞擊聲,如同為這片新生基地敲響的戰鼓。
距離指揮高台不遠,被臨時劃定為“綠色方舟”生態實驗區的區域,則是另一番景象。林露沒有穿戴厚重的防護服,隻戴著呼吸麵罩,蹲在一片剛剛被圈起來的土地上。她小心翼翼地用取樣工具挖掘著一株形態奇特的植物——它有著蕨類植物般的羽狀複葉,但葉片卻呈現出半透明的翡翠色,脈絡中仿佛有細微的光點在緩慢流動。
“樣本qsf028,‘流光蕨’,”她對著記錄儀輕聲細語,眼神中充滿了發現者的喜悅,“光合作用效率驚人,初步判斷其葉綠體可能利用了恒星光譜中我們未知的波段。劉醫生,它的組織液初步檢測無毒,反而富含一種抗氧化劑……”
劉穎的聲音從她耳麥中傳來,帶著一貫的嚴謹:“收到,林博士。但仍需進行完整的生物相容性測試。另外,提醒你的野外考察隊員,剛剛醫療站接收了第三例‘熒光苔’孢子過敏病例,症狀是打噴嚏和皮膚輕微紅斑。雖然不嚴重,但請務必讓大家規範穿戴防護裝備。”
林露無奈地笑了笑,抬頭看了看遠處幾個正在打噴嚏的隊員:“聽到了嗎?都把麵罩戴好!我們可不想第一批啟龍星特產是‘花粉熱’。”隊員們笑著互相檢查起裝備。
就在這時,趙娜冷靜中帶著一絲嚴肅的聲音,通過基地公共通訊頻道響起,傳入每個人的耳中:“所有單位注意,軌道監測網及地麵傳感器,再次捕捉到西北方向裂穀區域的異常能量脈衝。信號強度較上次提升約15,持續時間延長至4.7秒。重複,信號強度提升。”
高台上的宏宇眉頭立刻皺起,手中的數據板調出了西北區域的地形圖。林露也站起身,臉上的輕鬆神色收斂,目光投向那片被群山遮蔽的方向。
“能確定性質嗎,趙娜?”宏宇直接問道。
“仍在分析。信號結構複雜,包含多種無法識彆的能量頻譜。非已知地質活動模式,非人工通訊信號……其‘編碼’方式,具有高度……邏輯性。”趙娜的聲音帶著一絲不確定,“初步判斷,非自然概率:87.3。”
“邏輯性?”林露走到宏宇身邊,語氣擔憂,“是某種……智能信號?”
“無法確認。但可以肯定,那不是風吹過山洞能產生的東西。”趙娜回答,“建議向該區域派遣一支武裝偵察小隊,攜帶高靈敏度探測設備。”
宏宇沉吟片刻,看向林露:“你的意見?”
林露望著西北方,那片區域在肉眼看來依舊寧靜祥和,隻有連綿的山脈輪廓。“我們不能放任一個未知的信號源在眼皮底下活動。無論是潛在的危險,還是可能的機遇,都必須弄清楚。我同意派遣偵察隊。”
“好。”宏宇點頭,隨即下令,“偵察一隊,偵察二隊,立刻到裝備庫領取重型裝備和探測儀。工程組,調撥兩輛‘犰狳’全地形裝甲車配合行動。任務:前往西北裂穀區域,對異常信號源進行初步偵查和評估。原則:謹慎接觸,避免交火,如遇無法應對威脅,立即撤退。”
命令迅速下達,基地的節奏瞬間從建設模式切換至臨戰狀態。一隊隊身穿動力外骨骼、手持先進武器的陸戰隊員跑步前往裝備庫。兩輛造型粗獷、覆蓋著厚重裝甲、擁有六對負重輪的“犰狳”車發出低沉的引擎咆哮,駛出防禦屏障,開始進行出發前的最後檢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林露看著整裝待發的隊伍,心中不免有些緊張。她通過通訊器聯係上偵察隊的負責人:“李隊長,務必小心。裂穀內的生態環境可能與我們這裡完全不同,注意未知生物和……任何不尋常的東西。”
“明白,林博士。我們會像對待地球上的未爆彈一樣小心。”李隊長的聲音沉穩可靠。
就在偵察隊準備出發的間隙,一個不合時宜的、帶著戲謔的遠程通訊插了進來。
“喲嗬!地麵組的各位,聽說你們家後院不太平啊?”是趙航的聲音,顯然“守護者”號那邊也接收到了這裡的通訊,“需不需要空中支援啊?哥們兒剛從那個鬼地方回來,正手癢呢!我的飛行器可比你們的‘鐵烏龜’跑得快多了!”
他指的是那兩輛“犰狳”裝甲車。
宏宇沒好氣地回應:“趙航,管好你自己的那片天。這裡的‘鐵烏龜’足夠可靠。你們那邊情況怎麼樣?”他更關心“守護者”號偵察行動的結果。
通訊那頭沉默了一下,趙航的聲音少了幾分玩笑,多了幾分沉重:“彆提了,差點回不來。那地方……真他娘的邪門。等周頭兒跟你們詳細說吧。總之,你們也小心點,這宇宙裡,看著安全的地方未必真安全。”
這話讓基地的眾人心情更加凝重。
偵察隊最終還是出發了,兩輛“犰狳”在一小隊“遊騎兵”攻擊艇的護航下,揚起一片塵土,朝著西北方的山脈駛去,很快變成了地平線上的幾個小黑點。
基地的建設並未因此停頓,但在所有人的心頭,都蒙上了一層淡淡的陰影。工作的間隙,人們總會不自覺地望向西北方。
時間在緊張的氛圍中流逝。數個標準時後,夕陽開始給啟龍星的天空染上絢麗的橙紅與紫色,與地球的晚霞相似,卻又帶著異星的瑰麗。
“綠色方舟”a區的封閉穹架已經搭建完畢,透明的複合材料在夕陽下反射著溫暖的光澤。第一批從地球帶來的作物種子,已經在林露團隊的精心照料下,在模擬地球土壤和啟龍星成分配比的試驗田中發芽,嫩綠的幼苗預示著希望。
能源區傳來好消息,第一口地熱井成功鑽探至目標深度,高溫高壓的地下水蒸氣被引出,驅動了第一台發電機。基地各處的燈光變得更加穩定明亮,標誌著能源自給的第一步已經邁出。
防禦網絡上,更多的自動炮塔和傳感器節點被激活,構成了一道越來越密集的警戒圈。
就在這時,偵察隊傳來了第一次正式報告。
“龍吟基地,這裡是偵察一隊。我們已抵達目標裂穀邊緣。”李隊長的聲音伴隨著些許電磁乾擾傳來,“裂穀深度超過一千五百米,寬度約兩公裡。穀內植被茂密,種類與平原地區差異巨大,觀察到大量發出生物熒光的苔蘚和真菌,光照條件極差。”
他頓了頓,聲音帶著一絲疑惑和警惕:“我們正在使用高靈敏度探測儀掃描信號源……信號源確認位於裂穀中下部。但是……我們同時捕捉到大量的、零散的……生命信號。數量龐大,熱源特征……與已知的任何啟龍星地表生物都不匹配。它們似乎……聚集在信號源附近。”
報告內容讓指揮中心的宏宇、林露和遠程連線的趙娜都心中一緊。
未知的信號,加上異常聚集的未知生物?這絕不是一個好兆頭。
“偵察一隊,保持隱蔽,繼續觀察,不要輕舉妄動。”宏宇立刻下令,“我們需要更多數據。”
“明白。”
通訊暫時中斷。
龍吟基地在夕陽的餘暉中屹立著,它已經從一個概念,變成了一個擁有能源、防禦和初步生態係統的鋼鐵幼苗。它的崛起速度驚人,展現了人類文明的韌性與力量。
然而,啟龍星送給它的第一份“禮物”,似乎並非隻有宜人的風光和豐富的資源。西北裂穀中的秘密,如同一個悄然睜開的眼睛,正靜靜地注視著這片土地上新來的訪客。
基地的燈光在漸深的暮色中依次亮起,如同黑暗中的燈塔。但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黑暗,或許才剛剛開始顯露它的一角。
喜歡活在2085請大家收藏:()活在2085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