蝕骨淵的瘴氣比往日更濃,黑沉沉地壓在幽冥台頂,連風都帶著鐵鏽般的腥氣。董烈縮著脖子站在台下,甲胄上還沾著洛城城樓的焦痕——那是被許言年召出的太陽真火灼的,至今碰著還隱隱發疼。
“洛城拿下了嗎?”
東華神尊的聲音從石台上傳來,淡金道袍在黑霧裡飄著,像片懸著的雲。他指尖撚著枚白玉棋子,正往身前的石案上落,案上是盤未下完的棋,黑子已將白子圍得隻剩一角。
董烈膝蓋一軟,差點跪下去。他偷偷抬眼瞥了瞥旁邊——雲華仙子正赤著腳,雪白的足尖點在塊墨玉上,眼尾挑著,似笑非笑。他忙低下頭,聲音發顫:“回神尊,沒、沒能拿下。許言年他……他還有靈脈。”
“什麼?”東華神尊落子的手猛地頓住,白玉棋子“當”地撞在石案上,彈起半寸高。他猛地轉頭,金瞳裡閃過驚色,“怎麼可能?玄燼不是說,他在蝕骨淵時已用鎖靈咒耗空了許言年的本源?”
話剛落,雲華仙子突然輕笑一聲,足尖一抬,竟直接踩在了董烈的後頸上。她沒用力,卻帶著股迫人的仙氣,董烈的脖子瞬間僵住,連呼吸都不敢重了。
“你這消息,準確嗎?”她聲音軟,尾音卻像淬了冰,“莫不是你貪生怕死,沒敢真攻城樓?”
“小人句句屬實!”董烈急得額頭冒汗,忙把洛城夜襲的事抖了個乾淨,“許言年當時臉色雖白,卻一開口就召出了太陽真火!金紅色的光柱砸下來,妖兵當場燒化了十幾個!董烈親眼所見,他指尖的靈氣雖弱,卻絕不是靈脈空竭的樣子!”
他說著,掀起甲胄下擺,露出腰側一塊焦黑的皮肉:“神尊您看,這就是被那真火燎的。若他靈脈真空了,怎會有這般力量?”
東華神尊盯著他的傷處,眉頭擰成了疙瘩。鎖靈咒是玄燼的本命咒,按理說中了咒的人,靈脈會像漏了的皮囊,彆說召太陽真火,就連凝靈氣都難。許言年能做到,隻有一種可能——他體內有能抗咒的東西。
“敕天火……他竟然還能用。”東華神尊喃喃道,指尖的白玉棋子泛著冷光,“是血兮妃的血?還是那兩枚靈眼?”
雲華仙子收回腳,走到石案旁,指尖劃過棋盤上的黑子:“管他靠什麼,反正洛城沒拿下來,董烈這趟算白跑了。”她斜睨董烈一眼,“你先下去吧,好好看著蝕骨淵的封印,彆讓魔氣泄得太快。”
董烈如蒙大赦,忙躬身退下,轉身時差點撞在石柱上,腳步踉蹌地鑽進了黑霧裡。他走後,石台上隻剩東華神尊和雲華仙子,還有個一直沒說話的黑影——魔君就坐在石台角落,手裡轉著枚黑珠,珠上縈繞著絲絲魔氣。
“東華,”魔君突然開口,黑珠停在指尖,“你不是說許言年的靈脈空了嗎?”
東華神尊臉色沉了沉:“按理說是空了,但是……”
“沒有但是。”魔君打斷他,黑珠往石案上一放,發出悶響,“你這情報有誤。玄螭大人傍晚就到,到時候他問起為何沒拿下洛城當據點,你自己跟他解釋。”
東華神尊捏著棋子的手緊了緊。玄螭雖是真妖,卻比三魔皇更難應付——那老東西脾氣暴,又護短,當年父神封印時,它差點拚著自毀靈體也要撞破結界,如今好不容易要破封,若知道因為情報出錯誤了時機,指不定會拆了他的昆侖虛。
“我即刻讓玄燼再去查。”東華神尊沉聲道,“許言年能撐住,定是借了外力。隻要找到那外力的源頭,不愁耗不死他。”
雲華仙子嗤笑一聲:“查?洛城現在怕是跟鐵桶似的。不如先顧眼前——三魔皇的封印隻剩最後三道鎖,玄螭來了正好幫忙,等他們出來,彆說洛城,整個東陵都是咱們的。”
東華神尊沒說話,隻是抬手往石案上一拂,棋盤上的棋子瞬間歸位。黑霧裡,隱約能聽見幽冥台深處傳來“哢嚓”聲——那是封印鎖鏈鬆動的聲響,三魔皇的氣息正順著裂縫往外滲,帶著萬年不散的戾氣。
與此同時,仙域的靜心殿外,兵器庫的門還敞著,裡麵的靈光映得半個院子都亮堂堂的。
破界站在門口,玄鐵甲上的焰紋還在發燙——方才他用赤帝之火混著破力砸門,門閂斷成了三截,現在還躺在地上。他瞥了眼屋裡的兵器,鼻子裡哼了聲:“就這些?還當仙域藏了什麼寶貝。”
陳肆正抱著杆銀槍轉圈圈,槍尖泛著淡青靈光,槍身刻著“裂雲”二字,她剛握住時,槍身竟輕輕顫了顫,像是認主。聽見破界的話,她抬頭笑道:“破界大人,這槍好得很!我握著它,靈脈裡的氣都順了不少,肯定帶仙法!”
李道胤站在她旁邊,手裡拎著柄烏鞘刀,刀鞘上鑲著塊墨玉,他抽出來看了眼,刀刃泛著冷光,落在地上的影子竟帶著層淡紅——是刀意自發凝的。他試著揮了揮,刀風掃過牆角的花盆,花盆沒碎,盆裡的土卻瞬間裂成了細沙。
“這刀叫‘斷嶽’,”李道胤摸了摸刀背,眼裡發亮,“剛才我跟小肆試了試,她槍尖指東,我刀背往西,兩道靈光能纏在一起,像……像小時候玩的翻花繩。”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那是組合技。”守序抱著玉床上的嬰兒走出來,她剛用寒帝本源給許言年裹了層靈氣罩,小家夥睡得安穩了些,“你們是兄妹,血脈相通,兵器又同源,自然能合力。往後遇上強敵,這組合技或許能保命。”
韓小溫蹲在兵器庫門檻上,手裡還攥著驚瀾劍,劍鞘被他擦得鋥亮。剛才破界讓他選兵器,他扒著門框往裡看了圈,搖了搖頭:“我就用這個。先生送我的時候說,劍認主,換了反而不順手。”
他說著,輕輕拍了拍劍鞘,驚瀾劍竟發出聲輕鳴,像是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