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策可行!”
話音落下,龍椅上的身影微微頷首。
這一動作,勝過千言詔令。
朝中立時一片沉寂。
方孝孺、齊泰等人閉目不語,神色凝重。
朱允低頭垂手,宛如敗軍之將。
就在此時,方孝孺再度出列。
“皇上!”
“若驟然更張,四書五經置於何位?”
“新設學科,百姓能否信服?”
“況且,此前所提二問,尚未得解。”
明知局勢已定,他仍不肯退讓。
朱元璋眸光微冷,眉頭輕蹙。
本欲散朝,此人卻再起波瀾。
正待開口之際,一道聲音搶先響起。
“方先生,此前已然闡明。”
“四書五經,納入國學體係!”
“國學——”
“與曆史並列。”
“仍為我大明育人之根本。”
“忠君之心,愛國之誌,皆由此生。”
“此亦應是父皇心中所向。”
朱允熥目光掃過群臣。
這場廷議,已持續太久。
但關乎科舉變革,關乎天下學子前程,不容草率。
見眾人注目於己,他神色肅然,繼續言道:
“若說物理、化學,以及將來必興之自然與生物諸科——”
“那是探察天地之理,追尋萬物之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那麼,國學與曆史——”
“自三皇五帝起,直至今日大明,那股綿延不絕的精神血脈!”
“是對千百年來忠義壯舉、赤誠報國之心的銘記。”
“是漢家文明薪火相傳的信念與追求。”
“是要讓大明重拾漢唐氣象,昂首立於寰宇之間的底氣!”
“它不像物理、化學那般探究物質之理。”
“國學與曆史,直指我大明百姓的靈魂深處。”
“倘若——我大明億萬子民,是一片林海。”
“那麼,國學曆史,便是深埋地底的根脈。”
“唯有根深蒂固,才能感知周秦的雄渾、漢唐的輝煌,汲取曆代先賢的思想光芒。”
“未來——”
“當人們探索天地法則,追尋自然真理之時……”
“當物理、化工等新學蓬勃興起之際……”
“這棵以國學為根的大樹,方能枝葉參天,綻放出奪目華彩!”
朱允熥環視群臣,目光如炬,似立下鐵誓。
一字一句,穩住了所有人的心神。
“故此——”
“諸位儘可安心。”
“國學與曆史,在我大明的地位,遠超你們所想。”
“大哥從未主張以新學科取代四書五經。”
“恰恰相反,大哥所願——”
“是將我漢人曆史上所有璀璨的文化精華!”
“在大明這片土地上,在百姓的言行思想之中……”
“重新點燃,閃耀獨一無二的光輝!”
他舉起手中冊子,轉向方孝孺。
聲如金石,字字鏗鏘。
“方先生,你先前三問,我今日一並作答。”
“第二問:百工之學,是否動搖四民秩序?”
“第三問:術算、地理乃至新學,可是虛耗光陰?”
喜歡大明仙緣:我的皇孫在幕後請大家收藏:()大明仙緣:我的皇孫在幕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