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在往常,燕王絕不會對皇帝說出這番話。
他會藏起鋒芒。
但現在,也許是覺得,那樣的事永遠不會發生。
畢竟……
朱標還活著,自己也還活著。
就連藍玉、傅友德這些大將也都還在。
老爺子心裡明白!
說到打仗,哪怕燕王再厲害。
朝中這些老將,哪個不是他的前輩?
開國功臣,個個無畏無敵。
這份底氣,是後來的將領比不了的。
……
他又望向了朱允炆。
不得不承認,老四說得沒錯。
朱允炆坐擁天下,是大明真正的帝位繼承人。就算自己當年殺了那些淮西勳貴,大明依然有能打仗的將軍。
可以說……
天時地利人和,都在他手中。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他還能輸……
那隻能說,他把所有能踩的坑,都踩了個遍。
老爺子也隻能無話可說。
畢竟,到那時,自己恐怕早已不在人世。
更彆說……
朱允炆繼位後的一係列做法。
穿上皇袍的速度之快,廢除自己製定的律法之決絕!
尤其是……
剛登基,位置還沒坐穩,就急著削藩!
這些事,讓老爺子越來越反感。
作為帝王,他曾多次教導後人,要將權力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絕不能聽信那些腐儒之言。
打仗的事,不問武將,去問文臣?
一個從未上過戰場的翰林學士,竟能坐上兵部尚書的高位,執掌軍權!
簡直荒唐!
如果真被旁邊那兩個文臣帶偏了方向……
那也隻能說自己糊塗。
輸了,也怨不得彆人。
老爺子心頭越發冰冷,又看向畫麵。
……
大戰,終於來了!
從建文元年開始……
燕王朱棣,以“靖難”、“清君側”為名,正式起兵,對抗朱允炆。
燕王不是那種坐等命運裁決的人。
他不是待宰的羔羊。
他是北地稱雄的一方霸主!
隻是,最初的時候……
朝廷的勢力,終究不容小覷。
即便燕王朱棣早已暗中布局,多方籌謀,可麵對懸殊的實力差距,依舊難挽頹勢。
期間幾次交鋒。
他險些被生擒,數度瀕臨絕境。
他掌控的北平城,更被敵軍團團圍困長達數月。
幸虧王妃徐妙雲與長子朱高熾拚死守城,才未讓敵軍得逞。
否則,燕王的勢力早已覆滅。
不過……
正是這來之不易的時間差,讓朱棣迎來了轉機!
他得到了另一位藩王的援助!
是寧王!
還有他手下的精銳——朵顏三衛!
這支部隊的前身,是蒙元皇族黃金家族的後裔。
北元潰敗後,脫古思帖木兒兵敗身死,整個北元隨之瓦解。
其後,托古斯帖木兒與其子又遭也速迭兒弑殺,後者自立為汗。
朵顏三衛因此早早歸順大明。
成為大明邊軍中,最強悍的騎兵力量之一!
朱棣得此強援,戰力大增!
雖仍處於劣勢,卻已能穩住陣腳。
甚至開始籌備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