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
柳瀧玉默默伴隨這位大明二皇孫走向宮門深處。
她清楚,此刻的朱允炆,內心已然崩裂。
其實,她自己心中亦掀起巨瀾。
某些塵封的猜測,正在逐漸浮現。
當年馬皇後——
在朱雄英去世後不久便驟然離世的那位國母,其死因真的如此簡單嗎?
忽然間。
朱允炆停下了腳步。
在柳瀧玉錯愕的目光中,他猛然揮拳,狠狠砸向身旁的樹乾!
“砰”的一聲悶響!
鮮血順著指節滑落。
但他毫無知覺。
唯有內心的怒吼,仿佛要衝破胸膛:
“我朱允炆自幼謹遵祖訓,恪守師教,從未敢越雷池一步!”
“我所做的一切,皆依你們所定之規而行!”
“自朱雄英亡故之後,重擔壓我肩頭,我戰戰兢兢,如奴似犬,不敢違逆半分意誌!”
“如今呢?你們卻把我當作外人,隱瞞一切!”
砰!砰!
拳頭再度落下。
朱允炆咬緊牙關,聲音從齒縫間擠出:
“我到底是不是朱家血脈?”
“難道我這一生,不過是朱雄英的影子?”
“有用時,我是皇孫,須儘忠守責!”
“無用時……”
“便棄如敝履,視若陌路!”
許久。
朱允炆仍立於原地。
抽泣剛起,又被強行咽下。
終於,他轉身望向柳瀧玉。
眼神已變,似有決斷已定。
“你先前所說的合作……”
“還能作數嗎?”
對方輕輕一笑,眉眼舒展。
“殿下心裡也明白,宮牆之內已無路可走?”
話音未落,朱允炆忽然記起——
柳瀧玉曾在燭火搖曳中低語的那幾句話。
【內院攻不破,便從外打破!】
【朝中勢力盤根錯節……那就借外力,削其根基!】
“削其根基?”朱允炆喃喃重複。
柳瀧玉凝視著他:“殿下,當真下定決心了?”
朱允炆緩緩抬首,目光穿過戶牖飛簷,仿佛直抵謹身殿深處,落在那位伏案批閱奏章的老人身上。
“是你們先將我拒之門外!”
他聲音低沉,卻字字清晰。
“同為朱家血脈。”
“當年的秦王,史冊中的李世民,皆可在玄武門前決生死!”
話語剛落,身旁的柳瀧玉輕聲道:“殿下亦可。”
稍頓片刻,她又道:“但需靜待時機。”
朱允炆皺眉:“等什麼?”
柳瀧玉望向北地蒼茫,“等北疆傳來捷報。”
“等殿下聲望日隆。”
“等殿下手中握有鐵甲雄師。”
決定雖已落定,朱允炆心中仍知前路險阻重重。
有時思及細節,腦海竟會浮現出“閒散王爺,飲酒賞花”這般安逸圖景。
直到他們重返京城。
再次聽聞,謹身殿內傳出的諭令。
兩項國策,震動朝野!
文以教化萬民,工以振興百業。
掃平草原殘敵,永絕邊患根源!
“這又是朱雄英的謀劃?”朱允炆一聽,心頭驟緊。
齊泰連忙回應:
“此次並非如此。”
“陛下近日專注北征善後,此事關乎社稷安穩,本就是朝議要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