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心震撼的老人,再次緩緩翻開紙頁……
他跳過了那些需要深思熟慮才能理解的基礎理論,隻粗略瀏覽自己能夠明白的部分。
終於!
他的手停在了最後一頁。
【基礎教育,乃百工技藝之根基,非用於朝廷取士,故凡未及冠者皆可修習。】
【於基礎之上……設立大學。】
【大學者,傳授高深學問之所。】
【依個人誌趣,選定研習方向。】
【因專業各異,】
【六部可舉行全國大考,自大學中擇優錄用。】
【另設:】
【醫道、農事、匠作、水利、古音、繪藝,凡有專精者,皆可立科授業。】
看到此處。
朱元璋身體微微一僵。
緊接著。
當他目光落在最後一行字上時,眼神驟然凝住,似有所悟。
“原來如此。”
“這就是咱家大孫,為何不懼大儒掣肘、不怕官僚阻撓,甚至無畏萬千讀書人聯手發難的底氣所在嗎?”
【大學,非一家之私學,乃天下共有的學問殿堂!】
【凡大明百姓,無論出身,皆可入學求知!】
“倘若百官反對……”
“他們所對抗的,”
“並非隻是咱的大孫一人。”
“而是整個大明億萬黎民!”
“妹子啊……”
此時的朱元璋,呼吸急促,眼中儘是驚濤駭浪。
他轉頭望向身旁。
“咱那大孫留下的,哪裡是一本薄薄的手冊?”
“分明是一座通往未知世界的門戶!”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本冊子,竟與……”
老人忽然想起。
當初他們一同展望大明前路時,曾打開過的第三間密室。
那裡存放著一整屋陌生至極的典籍,文字古怪,圖樣奇特,完全無法理解。
說來遺憾。
那張地圖,成了唯一能辨認出的東西。
大明不乏聰明人。
他們憑借圖中記載,改進了火炮與火銃的構造。
一些簡易卻實用的技術也被陸續造了出來。
比如水泥,還有煉鋼之法。
老爺子曾從工部聽來一句實話:
眼下匠人們所掌握的,還不到那些文獻內容的萬分之一。
再看眼前這本手冊。
若真想讓大明邁出下一步,首要之事,或許是改革科舉,廣育人才。
“咱家大孫說得對。”
“如今的大明,正站在一道門檻前。”
“一邊是跨出去,闖出新路。”
“一邊是關上門,守著舊規矩過日子。”
朱元璋沉默不語。
馬皇後聽了這話,心頭一震。
外人不知,她卻清楚得很——
這老頭骨子裡從不怕事。
他是開國帝王,向來喜歡迎著難處上。
這些年隻是年紀漸長,總想著給後人留個安穩江山,才變得謹慎了些。
方才她附和孫子的話,也是出於這份心思。
可現在看來,那些留下的東西,竟又點燃了他心中的火。
喜歡大明仙緣:我的皇孫在幕後請大家收藏:()大明仙緣:我的皇孫在幕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