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冷聲一笑:“設防?”
“彆人如何我不知,但三殿下所倚重之人,其本性我看得透徹。”
“利益當前,他們連性命都可舍棄。”
朱允熥淡然微笑,目光直對,毫無退讓。
“照方先生之說,”
“既然他們連命都不顧,朝廷開市閉市又有何分彆?”
“萬事皆有正反兩麵。”
“豈能日日如防賊般自縛手腳?”
“若因懼怕少數商人私賣鐵器,便放棄經略北境的大計?”
“豈非因小失大?”
“況且,北境商鎮皆為官辦。”
“並非人人可入,隨意經營。”
“一旦北地農商並起,必成我大明日後經濟根本。”
“不容戰亂頻仍,打斷根基。”
“故而對高麗,眼下乃是天賜良機。”
“必須使其徹底歸附。”
話題至此,朱允熥重回主旨。
方孝孺怒極,麵色發青。
練子寧隨即進言:“三殿下未曾掌兵,不知一場大戰所需何等耗費。”
“雖言高麗如今如鷸蚌相爭。”
“但他們未必隻會相鬥,亦有可能聯手。”
“困獸猶鬥,何況一國?一旦合力,便非局部衝突,實乃國與國之戰。”
“若高麗顯出堅決抗意。”
“大明不僅要增派兵力、糧草。”
“更可怕的是,若戰事拖延。”
“燕王此次擊破北元的戰機,也將付諸東流。”
“到那時,莫說商業重鎮,寸土難安。”
練子寧話畢,滿殿應和之聲四起。
然而,不同於練子寧所預期的慌亂神情,
朱允熥神色如常,嘴角反而浮起一絲笑意。
“練大人所慮,確有道理。”
“真到了刀兵相見之時,變數自然層出不窮。”
“誰又能斷定,他們不會真的聯手?高麗雖小,可一旦引發全麵衝突,大明即便勝出,代價也未必劃算,反而可能讓真正的時機悄然溜走。”
“所以,無論大哥怎麼想,我也不覺得非打不可。”
“大明的士兵,個個都是精銳,每一分力量都該用在最緊要的地方。”
朱允熥語氣一轉,竟點頭應允。
這話一出,齊泰愣住,方孝孺皺眉,連常茂都怔在當場。
前一刻還在激烈反對,下一刻卻突然改口,仿佛一記虛招,讓人措手不及。
說了半天——
結果你同意了?
這豈不是兒戲?
但朱允炆不同。
他與朱允熥接觸頗多,深知此人從不做無謂之舉。
表麵風平浪靜,底下必有深意。
終於,朱允炆忍無可忍,厲聲喝道:
“三弟!這是朝堂,不是你逞口舌之快的地方!”
“若把國事當玩笑,百官顏麵何存?”
朱允熥側目,看向二哥那副熟悉的、居高臨下的神情。
他眼中寒光一閃。
這是他頭一次,在眾目睽睽之下,不再掩飾內心的不悅。
腦海中浮現出大哥曾悄悄對他說過的那些話。
他忽然明白了什麼。
於是,緩緩道出今日真正所圖——
“既然動兵有患。”
“那就走一條不必動兵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