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麼,才是真正的擔當大義,心係社稷?
練子寧幾乎瞬間讀懂了少年的心意。
雙眼微眯。
縱然對這位皇孫的膽識感到震驚,他仍不得不承認——
風暴,已然升起。
但內心深處,他不得不正視眼前這個年輕的朱允通——年紀輕輕竟能挺身而出,全然不像過去聽聞中那般怯懦,反倒煥然一新,令人刮目。
莫非,這一切都源於那位皇長孫的出現?
悄然之間,朝局變動,風氣更新,大明上下似乎都在悄然蛻變。
練子寧默然凝思,心頭竟泛起一絲由衷的欽佩。
齊泰卻眉頭微蹙,眼中掠過一抹複雜的神色。他對朱允通突如其來的膽魄感到意外,心底既有震動,也夾雜著一絲不屑。可提到那位未曾露麵的皇長孫,他的神情立刻轉為警惕。
“三皇孫殿下,不必如此據理力爭。”
忽地,方孝孺跨步而出,聲如洪鐘。
“您方才所言,既稱出自皇長孫之意,那就等同於代其立言。”
“巧了。”
“我曾是皇長孫的啟蒙之師。這十年雖未相見,但他近來推行之政、倡導之風,我方孝孺亦有所感,心之所向。”
“十年光陰,無人知他如何修得這般見識。”
“既然今日論及文教科舉,那便已觸及道統根本。”
“那麼,這場爭論,不如看作是我與那位弟子之間,一次關於大道與理念的交鋒。”
“我要親自驗證——他是否已被宵小蠱惑,偏離正途?”
語畢,他目光如炬。
雙目緊緊鎖住朱允通,一字一頓。
“皇孫殿下,你可敢接下此問?”
話音落下,滿殿寂靜。
文武百官齊刷刷望向朱允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就連高座上的朱元璋與太子朱標,也不禁投來探究的目光。
然而下一刻,眾人愕然。
朱允通確實在顫抖,指尖微動,額角似有冷汗滲出。
可他咬緊牙關,抬袖輕輕抹過額頭,哪怕那汗水並不存在。
“大哥……隻告訴了我一部分。”
“但我……仍願應戰!”
“好!”方孝孺朗聲而喝,毫無迂回之意。
刹那間,朝堂仿佛化作了講壇。
一位臣子,竟要在此以言辭定是非,以文章爭道統。
古有佛道論辯,辯經於山林寺院。
今日卻是廟堂之上,文脈之爭,直指人心。
“嗬。”
一聲低笑,終於打破沉默。
朱元璋緩緩開口,四下頓時屏息。
“看我作甚?”
“既想辯,那就辯個清楚。”
“若今日人多口雜,辯不出個所以然,下次咱就設台開壇,讓你們兩邊登台對論。”
“眼下嘛,權當試水。”
他嘴角含笑,仿佛尋到了一條未曾設想的出路。
可誰都明白,這位老爺子從不輕下決斷。
或許,他早已洞悉——這場辯論,雙方學識底蘊懸殊太大。
一句“試水”,實則是壓住了火氣,也為局勢劃了界限。
更何況,如今滿朝官員,立場未明,人心浮動。
恰好,借此機會,也能摸清他們的真正心思。
朱元璋輕輕抬手,“那就開始吧。”
喜歡大明仙緣:我的皇孫在幕後請大家收藏:()大明仙緣:我的皇孫在幕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