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六門學問,並列為基!_大明仙緣:我的皇孫在幕後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大明仙緣:我的皇孫在幕後 > 第314章 六門學問,並列為基!

第314章 六門學問,並列為基!(1 / 2)

基於此格局,如今推行軍事改革,本應是血雨腥風的大動作。

可在現行體製下,竟成了一次輕而易舉的調整,無需刀兵相見。

隻需一道詔令下達,士卒們聞知此舉關乎自身利益——

既免去屯田自養之苦,子孫還能自主擇籍立戶,無不歡呼雀躍,視之為天降恩典。

縱有少數已具聲勢的將領心生不滿,欲加阻攔,也得掂量一番:那些位列公侯的勳臣,是否敢違逆老爺子的意誌?

畢竟,越是身居高位者,越能體會到洪武帝雖年事已高,卻威嚴日盛,震懾朝野。

可當改革推進至【文教興國、百工振業】之時,局麵陡然複雜。

就連朱元璋初聞此策時,本能地心生排斥。

若非那一日,他聽到了“大孫”的一番見解,聯想到大明當前麵臨的困局,又翻閱了“大孫”呈上的《十二年基礎教育手冊》,細細思量種種利弊,恐怕他也難以點頭允準。

如今,他再度目睹百官群起抵觸之態。

這場變革,宛如跋涉於泥濘深淵,步步維艱,阻力重重。

在場諸多文臣心中,卻另有一番計較。

症結依舊在於科舉製度。

當年隋唐開創科舉,原是為了打破門閥壟斷,使寒門子弟得以憑才學入仕,

廣納天下英才,穩固江山社稷的同時,重創世族勢力。

但時過境遷,科舉本身卻催生出新的集團——士紳階層。

他們並非舊式門閥,卻擁有相似的利益結構和話語權。

從朝中重臣、衍聖公孔訥,到各地儒生、秀才、舉人,再到千千萬萬埋首於四書五經、苦求功名的讀書人,這一群體數量之巨,影響之深,使得任何風吹草動都能激起滔天波瀾。

稍有改革之意泄露,便如觸及其命脈,必遭激烈反彈。

於是,朝堂之勢已然分明。

即便朱允熥此前巧妙設局,令方孝孺言辭相悖,自陷窘境,也無法真正扭轉整體的僵局。

“學說之爭,因帝王需求而變遷……”老皇帝緩緩開口,話語如石落深潭。

朝堂之上,群臣默然,無人應答。

空氣仿佛凝固,時間在沉默中悄然流逝。

所有人都感知到了——這並非尋常議事,而是一場無聲的較量。

一場關乎權力核心的對峙,正悄然展開。

正如方孝孺曾所言:此步若退,便再無立足之地。

無論過往有多少嫌隙,無論心中抱有何種私念,隻要還想護住科舉之製,此刻百官便已結成一體。

朱允炆目光微動,眼底掠過一絲光亮。

局勢逐漸清晰,他也終於意識到,自己不再隻是孤身一人。在這盤棋局中,他已被推至關鍵位置——在齊先生的謀劃之下。

他曾是無根浮萍,無權無勢的皇孫。

如今卻成了某種象征。

世事難料。

此前,隨著朱雄英的名字頻頻浮現於朝野,他幾乎陷入絕望。

心如寒井,波瀾不起。

可眼下,前路竟漸漸透出光來。

難怪當初那外邦使者低語:“你有帝王氣運。”

如今回想,或許並非虛言。

但即便如此,朱允炆心中仍有一絲陰翳揮之不去——那個名字,朱雄英,出現得越來越頻繁。他清楚聽見了朱允熥與皇祖父之間的隻言片語。

再聯想到近日所聞,桃花村的異象,百姓口中的傳言……

朱雄英,似乎正一步步走來。

腳步雖未落地,氣息卻已撲麵。

然而,當他轉身望向身後林立的朝臣,感受著大殿之中那沉重的靜默,嘴角卻輕輕揚起。

大哥啊大哥……

第一次,財政三策出台,他們忍了。

第二次,軍製改革推行,他們依舊按兵不動。


最新小说: 諸天,從神象鎮獄勁開始! 嬌妻逼我納妾:女帝上門求負責 致命遊戲之我隻是來磕糖噠 開局超神級天賦,怎麼就無敵了 反派:全球冰封,女主熱哭了 諸天從射雕英雄傳開始 骨王:恭迎王的誕生 長安香事:調香師的盛唐浮沉 穿進男頻文,我在末世撿垃圾! 暗核獵兵:星骸邊境1001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