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他以為未來仍是城鄉並立之局!
"老李以為未來城居者幾何?"
"我直言相告:非十萬百萬,乃千萬之眾!"
"屆時大唐子民,十之皆居城郭!"
這番豪言驚得李二瞠目結舌。
"都不事農耕,天下人吃甚麼?"
"莫非五穀能自己破土而出?"
不料李沐正色頷首:
"正是!"
"五穀本就生於黃土!"
這倒像是...一句大實話。
李二誤解了李沐的意圖,李沐的思緒也截然不同。
他正色凝視李二,一字一句道:
“老李,將來耕種土地,完全無需太多農戶。大唐百姓中隻需十分之一,甚至更少的人手,便能養活天下人!”
“在工業輔助下,農田產出的能力,會遠超你的認知!”
李沐這番話令李二震驚不已。
他眼中閃爍著激動的光芒,急切追問:
“李小子,究竟如何實現你說的局麵?工業之力如何用於耕作?”
李二百思不得其解,此時才猛然記起此行的初衷。
“李小子,我原還憂慮你調集眾多勞力修築關中道路,會影響春耕。看來你早有準備?”
李沐從容一笑,胸有成竹。
他敢動用十萬勞工修路,自然妥善安排了他們家中農事。
在他看來,平原沃野的關中,耕種根本無需太多人力。
“老李,還記得我先前造的八牛犁嗎?如今正是它大顯身手之時!”
八牛犁!
李二雙目一亮,腦海中浮現那龐然大物。
他去年便親眼見過這需八頭壯牛牽引的巨犁,知其效率驚人,但始終認為造價過高,百姓難以承擔。
他緊盯著李沐:“莫非你又改良出了更實用的新農具?快讓我瞧瞧!”
見李二急不可耐,李沐失笑。
比八牛犁更精巧的農具雖存在,但他認為關中暫時無需。
“老李,解決關中春耕,何須新發明?八牛犁足矣!關中可是千裡平川啊!”
“百姓用不起八牛犁,官府大可組建巡回耕田隊,替百姓代耕!”
官府統籌!巡回耕田隊!
這簡明的主張令李二豁然開朗。
他麵泛紅光,拍案叫絕:“妙啊!朝廷鑄八牛犁,巡遊各地助耕!”
“百姓稍出銀錢,或沐後多納些糧,朝廷既能回本,農戶又得便利,兩全其美!”
李沐望著老李激動的模樣,嘴角微微上揚。
“如何?關中春耕的困難,有辦法了吧?”
“老李你算算,朝廷投入人力財力,組建一支數百架八牛犁的耕作隊伍,一日能耕種多少田地?”
“恐怕不出十日,便能翻遍整個關中的土地!”
“不僅如此,我還備好了播種用的耬車,緊跟在八牛犁之後,連播種一並完成!”
“百姓後續隻需除草灌溉,便能靜待豐收!”
這一構想,不過是後世機械化耕作的簡化版。
那些先進的聯合耕種機,效率之高令人驚歎。美帝僅需幾名農夫,便能經營數千乃至上萬畝的農場!
相較之下,華夏一戶人家耕種區區十幾畝地,實在相形見絀。
若不借鑒此類先進經驗,反而固守落後的手工耕作方式,豈非愚昧至極?
若說是山地丘陵不便機械化,尚可理解。但關中乃千裡沃野,若不推行機械化,未免暴殄天物。
李沐甚至設想,未來中原的廣袤平原、長江中下遊一帶,皆可效仿此法。
畢竟大唐人口遠不及後世,僅憑這幾處沃土,便足以供養全國子民!
李二聽著李沐描繪的藍圖,心神沉醉,久久難以自拔。
“妙!妙極!”
“原來農耕竟能如此高效!”
“李小子,你當真是上蒼賜予我大唐的棟梁之才!”
此刻,李二對李沐的欽佩之情無以複加。
他完全能想象,若真能實現李沐所說的機械化耕作,大唐必將迎來前所未有的巨變。
屆時,百姓再無需終日辛勞於田間。
即便是最貧苦的農人,亦能豐衣足食,追逐心中所願。
這或許便是曆代文人心馳神往的——大同之世!
若能引領大唐至此,他李二必將超越秦皇漢武,乃至上古聖賢,成為華夏千古第一明君!
思及此,李二熱血沸騰,難掩激昂。
他一把攥住李沐的胳膊,目光熾熱:
“李小子,務必助我!”
“助我老李,助大唐實現今日之言!”
“天下蒼生必感念你的恩德,奉你為聖賢!”
李沐被這番言辭驚得一愣,連忙應聲:
“老李,放寬心!”
“我李沐言出必行,定會兌現承諾!”
“不過此事急不得,需循序漸進。”
於他而言,聖賢之名無關緊要,真正的願望是為大唐、為華夏儘一份力。
若能助神州大地率先邁入工業時代,也不枉此生了。
為免李二繼續高談闊論,李沐話鋒一轉,提及眼下之事。
“老李,推廣機械化耕作還需你助力。”
“八牛犁與耬車已打造完畢,配齊壯牛即可投入使用。”
“朝廷那頭,就勞你費心了!”
李二滿心歡喜地離開,臉上洋溢著難以掩飾的激動。
他一回到宮中,立刻召見了長孫無忌與房玄齡,顯然有重要的事情商議。
兩人匆匆趕到太極殿,恭敬地向李二行禮。
“臣拜見陛下!”
“不知陛下召見,所為何事?”
見李二神色振奮,他們心中暗自揣測,想必是又遇上了什麼喜事。
喜歡大唐:開局救下李二,曝光我身份請大家收藏:()大唐:開局救下李二,曝光我身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