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好消息和壞消息_1800年之龍騰四海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1800年之龍騰四海 > 第57章 好消息和壞消息

第57章 好消息和壞消息(2 / 2)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十條飛剪戰艦,是英國海軍派去東印度公司的快速武裝戰艦,將肩負起圍剿“聯合國海盜”的任務。

魏德爾作為整個艦隊的指揮官,他此時正站在艦首,感受著12節航行速度帶來爽快感受,他覺得自己整個人都要飛起來了。

轉身問身邊的炮兵長,“你覺得這種船,怎麼樣?”

炮兵長眯著眼睛,“這是最優秀的驅逐艦,沒有之一。”

他貪婪的回頭看整個戰艦隊列,笑著說:“如果是我們自己的私掠艦隊,直接開去加勒比海,那就發財了!”

魏德爾拍了拍炮兵長的肩膀,他笑起來像一隻狐狸,“誰說,印度洋不能發財?那麼多西班牙和荷蘭人的商船,我們有的是事情做,你懂的!”

炮兵長笑了,韋德爾也笑了,兩人在船頭,哈哈大笑,風將笑聲帶起,散落在印度洋的水花裡。

1811年5月,第二艦隊持續封鎖馬六甲;廣州府南洋貿易公司計劃出爐;十條英國兩千噸36炮飛剪船繞過好望角,直撲孟買;陳老豆帶著二十條船去印度洋,李海帶著二十條船去大西洋,兩洋獵殺和反獵殺戰正式拉開帷幕。

當所有人都出發之後,牛野一行人來到了船廠。一進入船廠,他們就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隻見數百名工人忙碌地穿梭在船塢之間,有的在修補船體,有的在安裝新的零部件,還有的在對甲板進行修複和塗裝。

牛野他們走近一看,發現工人們正在修複那兩條三級戰列艦。這兩條戰列艦雖然已經有些年頭,但依然氣勢磅礴,巨大的船身讓人不禁感歎其昔日的輝煌。然而,上次的炮擊,這兩條戰列艦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嚴重損傷,需要進行大規模的修複工作。

工人們分成了幾個小組,各司其職,有條不紊地進行著修複工作。有的小組負責修複船身的破損處,有的小組則專注於修複桅杆,有的在拆卸大炮,送去炮廠進行改造。他們使用各種工具和設備,仔細地檢查每一個細節,確保修複工作的質量和安全性。

耗大人突然問了一個問題,“牛野,如果讓你可以自己隨意建造一條船,你想把船造成什麼樣子?”。

牛野想了想,回答道:“一萬噸排水量,重炮射程50公裡,航速30節”

姚大人愣住了,他直接罵道:“神經病,到哪裡去找這麼長的龍骨?五十公裡射程,那炮要有多大?你看的到目標嗎?航速三十節,風都跑不了那麼快。我建議你去看大夫!”

牛野沒說話,他隻是靜靜的,眯著眼睛看這個船廠。他不能告訴姚耀祖,不到百年,英國佬就會搞出近兩萬噸的鋼鐵巨艦,大炮射程能超越20公裡,能在望遠鏡的極限進行炮擊。

那些鋼鐵怪物,能夠用重炮輕易的夷平一個沿海城市,陸軍根本不可能在陸地上和他們抗衡,在麵對他們炮擊沿海城市時,敵國的陸軍隻能看著。

在航母和戰鬥機出現之前,這些怪物就是大海之上,無敵的存在!

他不是學造船的,但他也知道,無畏號是一個分割線,是人類在1905年開工時,那就是人類科學的巔峰。s無畏號hsdreadnought)緩緩滑入樸茨茅斯港的深水航道,緩緩掀起白色的浪花,它不僅是一艘戰艦的下水,更是一場科技革命的啟航。這艘被後世稱為“無畏艦”的革命性戰列艦,是人類在工業革命後期,將機械工程、冶金學、火炮技術、動力係統、船舶設計、火控係統、材料科學、甚至基礎數學與物理融彙貫通的集大成之作。

它不是某一位工程師的傑作,而是一個時代頂尖科學技術的集體結晶;它不是單純的一艘船,而是一艘漂浮在海洋上的科技堡壘,承載著人類智慧的巔峰與工業力量的極致表達。

無畏號標準排水量約18,000噸,滿載時超過21,000噸,如此龐大的鋼鐵身軀,首先要解決的是一個最基本的問題:

它如何浮在水麵上?又如何在狂風巨浪中保持穩定與堅固?

船舶浮力與穩性計算基於阿基米德原理)

水線結構設計,確保船體在不同海況下的抗沉性與適航性

隔艙化設計,將船體分成多個水密艙室,即使部分破損也不至於沉沒

龍骨、肋骨、甲板結構的高強度設計,以支撐上層建築、火炮與人員的重量

每一塊鋼板的厚度、每一個焊接點的強度、每一處結構的承重分配,都是造船工程學、材料力學與結構穩定性計算的精密成果。

無畏號最引人注目的技術革新之一,是它首次在主力戰艦上采用了:turbine)

相比傳統的往複式蒸汽機,蒸汽輪機:

更高效能量轉換率更高)

更可靠運動部件更少,磨損更低)

更強大能輸出更大功率)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最關鍵的是——它讓無畏號的航速達到了21節約39公裡小時),遠超當時大多數戰艦的18~20節。

而蒸汽輪機本身,是熱力學、機械傳動、材料耐高溫性、精密加工技術的綜合體現——沒有這些科學基礎,就沒有無畏號的心臟。

再來看火炮,那玩意能打到20公裡遠的目標。

無畏號裝備了10門12英寸305毫米)口徑的kx型主炮,這些火炮可不是普通的“大鐵管”。

它們的背後:

是冶金學:如何鑄造出能承受數百個大氣壓、高溫燃氣與巨大後坐力的炮管?

是材料科學:炮鋼的強度、韌性、抗疲勞性必須達到極致,否則火炮會在連續射擊中炸裂

是彈道學:炮彈的飛行軌跡、初速、風阻、落點精度,都依賴複雜的數學與物理模型

是發射藥化學:火藥配方決定了炮彈的初速與爆炸威力

是裝填機構與炮塔旋轉係統:如何讓數噸重的炮塔與火炮在短時間內完成瞄準與發射?

每一發從無畏號主炮射出的炮彈,都凝結著十幾門基礎科學與工程學科的交彙成果。

在茫茫大海上,如何讓一艘高速移動的戰艦,在顛簸的海況下,用巨炮精準命中幾公裡甚至十幾公裡外的另一艘移動戰艦?

這涉及又涉及到光學測距儀rangefinder)的發明與應用。

角度計算與提前量預測,機械式火控計算機早期機械式彈道計算機)

海風、海浪、船體傾斜的實時修正,雖然當時的火控係統還比較原始,但相比過去的“目視估算+經驗射擊”,無畏號已經邁入了“科學化火控”的門檻,背後是數學、物理學、工程控製論的初步融合。

還有裝甲鋼的鋼鐵冶煉技術

還有艦體線型設計流體力學)、螺旋槳效率優化空氣與水動力學)、到彈藥庫通風與防火化學與安全工程)、再到艦隊通訊與指揮係統早期電子與通信技術的前身)……

一艘無畏艦,就是一座帶著近千人,漂浮在海洋上的武器化城市。是人類在機械時代對力量、速度、火力與智慧的極致追求。

他此時其實在思考另外一個問題,他來的及嗎?

英國強大的海軍的背後,是數百萬級彆的產業工人,是幾十萬工程師,是數千科研人員,是來自殖民地源源不斷的財富供給。

所以,他來得及嗎?媽祖軍來的及嗎?中華來得及嗎?

他非常清楚,風帆戰艦能靠幾萬人的產業鏈混一混,但到了真正的無畏時代,沒有數百萬產業工人,你混都混不下去。

養活數百萬產業工人?

需要多大的經濟規模?

這個數字,無法想象,至少他現在完全沒有概念!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從1800年到1900年,這一百年徹底拉開了東方和西方差距,這一百年非常關鍵。

所以。。。

最關鍵的不是軍艦!

最關鍵的是人!

數百萬的產業工人,才是核心!

所以,必須先搞錢,沒錢搞什麼產業?

所以,就算他和姚耀祖想出了狗屁法子,就是要釋放第一艦隊,那才是根本。

這一場戰爭,打的是銀子!

打的是誰敢搶,敢把搶來的銀子全部砸進產業鏈,砸出一支數百萬的工人大軍!

雨兒此時帶著幾個先生和同學走了過來,大家都想去看一看那兩條大船和他們的有什麼不一樣的!

牛野突然問了雨兒一個問題,“如果一個工人一年要領六十兩銀子,三百萬工人需要多少銀子?”

“一億八千萬兩”,小丫頭就是計算機,一秒出答案!

牛野明白了,媽祖軍有了新目標,年利潤一億八千萬兩白銀!

他又問陳硯秋,“大清一年多少歲入?”

程硯秋也回答的極快:“大約四千萬兩吧”。

牛野不說話了,他發現就算吃了大清也沒用,大清的經濟體係根本搞不出多少油水。

更不要說,這其中還要浪費多少年,搞基吧內政,打多少內戰,砍多少人頭,等搞完了。

英國佬的鐵甲艦已經靠岸了,搞個寂寞,搞個毛線啊!

好消息是自己還有時間!

壞消息是他突然覺得自己很窮!

他轉頭對著姚耀祖,說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話,“必須靠自己!靠自己!”

姚耀祖懵了。。。靠什麼。。。自己?

喜歡1800年之龍騰四海請大家收藏:()1800年之龍騰四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攤牌了,我的售後客戶是龍王 囚牢天珠 我的醫途,從複讀開始 沒有迪迦的世界 都市無常令 虐徒就變強,我抽出絕世女劍仙! 讓你找工作,你去找高冷女總裁? 曜世清歡,女帝之技術流醫妃 剛出馬就是頂級大佬 山海寂滅後,我歸隱種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