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講武堂擴招_明末龍旗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明末龍旗 > 第143章 講武堂擴招

第143章 講武堂擴招(1 / 2)

崇禎四年五月下旬,登州衛校場的晨霧還未散儘,一陣整齊的腳步聲便劃破了寧靜。五百名身著青色號服的士兵列成十排橫隊,手持燧發槍,正隨著教官的口令進行隊列訓練——“立正!稍息!向左轉!”每一個動作都剛勁有力,腳步聲踏在青石板上,震得地麵微微發麻。這是登萊講武堂的學員正在晨訓,而在他們身後,校場西側的空地上,十座嶄新的營房已近完工,再過幾日,這裡將迎來一倍於現有規模的新學員。

講武堂的正廳內,王巢正與講武堂總教官趙烈、副總教官馬坤商議擴招事宜。趙烈曾是遼東軍的參將,因不滿朝廷的腐敗與後金的入侵,輾轉來到登萊,憑借豐富的戰場經驗被王巢任命為總教官;馬坤則是登萊本地的武舉,熟悉步兵戰術與訓練方法,負責學員的基礎教學。

“趙將軍、馬教官,此次講武堂擴招,是為了給陸軍和水師培養更多能打仗、會指揮的軍官。”王巢指著桌上的擴招方案,語氣嚴肅,“目前講武堂有五百名學員,大多是從陸軍各營選拔的老兵,這次咱們要擴到一千人,招生範圍也要擴大——陸軍和水師各選拔三百人,再從民間招募四百名勇武之士,這樣既能保證軍隊的忠誠度,又能吸納民間的人才,避免埋沒可用之輩。”

趙烈拿起擴招方案,仔細看了看,眉頭微微一皺:“大人,從軍隊選拔學員倒還好說,這些老兵有戰場經驗,底子紮實;可從民間招募,怕是魚龍混雜——有些百姓或許勇猛,但不懂軍紀,更不懂戰術,教起來難度極大,甚至可能影響現有學員的風氣。”

“趙將軍的擔憂有道理,但也不必過於擔心。”王巢笑著解釋,“咱們可以設置嚴格的考核,先篩掉品行不端、體質孱弱之輩,再通過三個月的預科訓練,教他們基本的軍紀和體能,合格者才能正式入學。而且,民間的勇武之士往往有一股子衝勁,隻要引導得當,稍加培養,很可能成為戰場上的猛將——當年的嶽飛、戚繼光,不也是從民間走出的嗎?”

馬坤也點頭附和:“大人說得對!咱們登萊這幾年安置了不少流民,其中肯定有不少身強力壯、曾習武或當過兵的人。如果能把他們招入講武堂,既能增強咱們的軍事力量,又能讓他們有個穩定的出路,減少民間的不穩定因素,可謂一舉兩得。”

趙烈見兩人都這麼說,便不再反對:“既然大人已有周全考慮,屬下便按方案執行。隻是考核內容還需再細化——除了體能和品行,是否還要考一些基礎的戰術和謀略?畢竟講武堂培養的是軍官,不是普通的士兵。”

“當然要考。”王巢站起身,走到牆邊的戰術地圖前,“體能考核就考‘三千米跑、負重五十斤行軍十裡、摔跤對抗’,這三項能看出一個人的耐力、力量和反應;謀略和戰術考核,就出一些簡單的題目,比如‘如何帶領十人小隊防守一座小土坡’‘遇到敵軍騎兵突襲該如何應對’,不用太複雜,主要看他們的思路是否清晰,有沒有基本的戰術意識。”

三人又商議了半個時辰,確定了考核的具體流程、時間和考官人選——趙烈負責謀略與戰術考核,馬坤負責體能考核,再從陸軍和水師各抽調五名經驗豐富的軍官,協助進行品行審查和日常管理。

次日清晨,登萊各州縣的城門、集市、軍營外都貼滿了講武堂擴招的告示,上麵用簡化字寫著招生範圍、報名條件、考核內容和入學後的待遇:“凡年齡在十八歲至三十歲,身體健康、無犯罪記錄者,無論是陸軍水師士兵,還是民間勇武之士,均可報名;入學後每月發餉三兩白銀,管吃管住,畢業後直接任命為軍官,最低授予‘隊正’管五十人)之職。”

告示一貼出,整個登萊都沸騰了。對於陸軍和水師的士兵來說,這是晉升軍官的絕佳機會——隻要能通過考核進入講武堂,畢業後就能擺脫普通士兵的身份,不僅俸祿翻倍,還能光宗耀祖;對於民間的勇武之士,尤其是流民中的青壯年,這更是改變命運的希望——不用再靠種地或打零工糊口,還能穿上軍裝,為登萊效力,甚至成為軍官。

報名的第一天,講武堂門口就排起了長長的隊伍。有穿著軍裝的士兵,胸前彆著自己的軍功章,眼神堅定;有穿著粗布衣裳的流民,手裡拿著自己的身份證明,滿臉期待;還有一些本地的武師,背著大刀或長槍,自信滿滿地想要一展身手。

負責報名登記的吏員忙得不可開交,一邊核對報名者的身份信息,一邊給他們發放考核準考證。人群中,兩個身材挺拔的年輕人格外顯眼——左邊的名叫李定國,二十二歲,曾是陝西的流民,去年加入登萊陸軍,在之前的流民清剿戰中表現勇猛,親手斬殺了兩名流寇頭目;右邊的名叫劉文秀,二十一歲,與李定國是同鄉,同樣是流民出身,因擅長騎馬和射箭,被編入騎兵營,曾在訓練中多次獲得“最佳射手”的稱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定國,你說咱們能通過考核嗎?”劉文秀有些緊張地摸了摸腰間的弓箭,“我聽說謀略考核要考戰術題,我連字都認不全,要是看不懂題目可怎麼辦?”

李定國拍了拍他的肩膀,語氣堅定:“彆怕!咱們雖然認字少,但在軍隊裡跟著老兵學了不少實戰經驗,比如怎麼防守、怎麼衝鋒,這些都是戰術。而且,告示上不是說用簡化字出題嗎?咱們在軍營裡學過一些常用的簡化字,應該能看懂。就算考不好,咱們也儘力了,大不了回去繼續當士兵,以後還有機會。”

劉文秀聽他這麼說,心裡踏實了不少,兩人拿著準考證,跟著隊伍往前走,嘴裡還在小聲背誦著之前學過的簡化字和基本的戰術術語。

五天後,考核正式開始。第一天考體能,校場上擠滿了考生和圍觀的百姓。三千米跑的考核中,李定國一馬當先,隻用了一刻鐘就衝過了終點,比第二名快了近兩分鐘;劉文秀雖然跑得慢了些,但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了,隻是跑完後有些氣喘籲籲。

負重行軍考核時,天空突然下起了小雨,地麵變得濕滑難行。五十斤的負重壓在背上,不少考生走了沒幾裡路就累得滿頭大汗,甚至有人直接放棄了。李定國和劉文秀相互攙扶著,一步一步地往前走——李定國體力好,就幫劉文秀托著一部分負重;劉文秀熟悉路線,就提醒李定國哪裡有坑窪,哪裡可以抄近路。兩人默契配合,最終都按時到達了目的地,臉上滿是雨水和汗水,卻笑得格外開心。

摔跤對抗考核最為激烈,考生們兩人一組,在泥濘的場地上較量。李定國的對手是一個身材高大的水師士兵,比他高出一個頭,力氣也大得多。一開始,李定國處處被動,被對方按在地上好幾次,但他沒有放棄,而是仔細觀察對方的動作,尋找破綻。終於,在一次對抗中,他趁對方重心不穩,猛地一個掃腿,將對方絆倒在地,贏得了比賽。

劉文秀的對手是一個民間武師,擅長拳術。劉文秀知道自己在拳術上不如對方,就利用自己靈活的優勢,不斷躲閃,消耗對方的體力,最後趁對方疲憊時,一記快拳擊中對方的胸口,讓對方失去了戰鬥力。

體能考核結束後,有三百多名考生被淘汰,剩下的六百多人進入了謀略與戰術考核。考核場地設在講武堂的教室,考生們每人一張桌子,桌上放著一張試卷,上麵用簡化字印著兩道題目:第一題是“若你是隊正,帶領五十人駐守一座小土坡,麵對一百名敵軍步兵的進攻,該如何布置防守?”;第二題是“行軍途中遇到敵軍十名騎兵突襲,你的小隊隻有二十人,配備五支燧發槍,該如何應對?”

李定國拿著試卷,雖然有些字不認識,但結合上下文,大致看懂了題目的意思。他想起自己在清剿流寇時,曾和戰友們駐守過類似的小土坡,於是拿起筆,在紙上寫道:“1.讓二十人在土坡頂部挖掘戰壕,架設燧發槍,負責遠程射擊;2.讓二十人在土坡兩側布置陷阱,比如挖深坑、埋尖刺,阻止敵軍從側麵進攻;3.留十人作為預備隊,隨時支援薄弱環節;4.收集石塊和木頭,在敵軍靠近時往下扔,消耗敵軍的兵力。”

劉文秀則結合自己在騎兵營的經驗,寫道:“1.讓五名燧發槍兵排成一排,在距離敵軍三十步的地方射擊,先放倒幾名騎兵,打亂他們的陣型;2.讓剩下的十五人拿起長槍,排成密集隊形,對著騎兵的馬腿刺,阻止他們衝鋒;3.找到附近的樹林或障礙物,讓士兵們躲在後麵,避免被騎兵包圍;4.等敵軍騎兵失去衝鋒優勢後,再發動反擊,俘虜或消滅他們。”

趙烈在批改試卷時,看到李定國和劉文秀的答案,眼前一亮。他拿著兩人的試卷,找到王巢:“大人,您看這兩份答案——雖然字跡有些潦草,用詞也不夠專業,但思路非常清晰,完全是從實戰出發,比一些隻會死記硬背戰術理論的士兵強多了!”

王巢接過試卷,仔細看了看,嘴角露出笑容:“這兩個年輕人叫什麼名字?是哪個部隊的?”

“李定國和劉文秀,都是流民出身,現在分彆在陸軍步兵營和騎兵營當普通士兵。”趙烈回答道,“我看他們是可塑之才,隻要好好培養,將來肯定能成為獨當一麵的將領。”

“好!把他們的名字記下來,重點關注。”王巢把試卷還給趙烈,“繼續批改,把那些有實戰經驗、思路靈活的考生都選出來,這些人將來才是咱們登萊軍隊的骨乾。”


最新小说: 剛提離婚,影後老婆怎麼成病嬌了 重生了農民修真世界冒險 說打暑假工,你去當星際雇傭兵? 我成東皇太一了 宇宙秘籍之七碎片 家族反哺,我即巔峰! 彆找了皇帝被我帶去修仙了 極拳暴君之從橫壓一世到征伐萬界 玄黃衛道錄 幼崽超凶噠,皇帝太後她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