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三眼睛一亮:“對啊!我怎麼沒想到?還是你們年輕人腦子活,學了算術就是不一樣。等我下次進貨,就按你說的辦!”
這些變化,王巢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三月初,他去海陽縣視察時,特意來到集市上,看到學員們幫商販算賬、幫漁民核秤,百姓們臉上滿是笑容,心中不禁感慨:“我當初推行教育,本是想掃盲,讓百姓能認得字、算得賬,卻沒想到,算術還能幫百姓經商、提升民生效率。這教育,果然是國之根本啊!”
他走到李大柱和李水生身邊,笑著問道:“水生,你幫你爹算魚價,有沒有遇到過被人坑秤的情況?”
李水生點點頭,把剛才幫父親核對魚價的事說了一遍。王巢聽後,對李大柱說:“以前沒學算術的時候,是不是經常被人坑?”
李大柱歎了口氣:“是啊!以前魚販說多少就是多少,咱們也不會看秤,更不會算賬,隻能吃啞巴虧。現在水生學會了算術和看秤,再也不怕被人坑了。大人,您推行的學堂,真是幫了咱們漁民的大忙了!”
王巢笑著說:“這都是應該的。百姓日子過好了,登萊才能越來越好。以後,學堂還會教更多有用的知識,比如如何核算成本、如何規劃生意,讓更多百姓能靠自己的雙手,過上好日子。”
旁邊的魚販王老漢聽後,連忙說道:“大人,我以後再也不坑人了!以前覺得坑一點是一點,現在看到孩子們都學會了算術,知道這賬是算得清的,再坑人就說不過去了。以後我一定公平交易,童叟無欺!”
王巢點點頭:“這樣才好。公平交易,不僅能讓百姓放心,也能讓集市越來越繁榮。”
離開集市後,王巢又去了萊陽縣的農村。在王老漢家,他看到王小丫正在幫王老漢規劃明年的種植計劃——王小丫幫王老漢算了算,種高粱的每畝產量比玉米高五十斤,每斤售價和玉米一樣,要是明年種兩畝高粱,能多賺兩百文。
王老漢笑著說:“大人,小丫幫我算完後,我才知道種高粱更劃算。明年我就聽小丫的,種兩畝高粱,多賺些錢,給家裡添件新衣裳。”
王巢看著王小丫認真的樣子,心中暗暗思忖:“教育從來都不隻是掃盲,更不是讓百姓隻會讀寫。真正的教育,是要教會百姓有用的技能,讓他們能靠這些技能改善生活、提升效率。算術能幫百姓算賬、經商,識字能幫百姓看懂告示、寫信,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好處。隻要堅持下去,登萊的百姓不僅能擺脫貧困,還能成為有知識、有技能的勞動者,這才是登萊長久發展的根本。”
回到府衙後,王巢立刻召集沈文和周遠,商議如何進一步優化學堂的課程。他說:“現在看來,算術課程的價值遠超我們的預期。接下來,咱們要在算術課程中,增加更多與百姓生活相關的內容,比如如何核算成本、如何計算利潤、如何看秤、如何記賬等。還要鼓勵學員們多去集市、農村,幫百姓解決實際問題,讓他們在實踐中鞏固所學的知識。”
周遠立刻點頭:“大人說得對!我可以編寫一套《實用算術課本》,裡麵多舉一些商販算賬、農戶算收成的例子,讓學員們更容易理解和應用。”
沈文也說道:“我可以讓各州縣的吏員,配合學堂的學員,在集市上設立‘算術服務點’,專門幫百姓算賬、核秤。這樣不僅能幫到百姓,還能讓更多人看到算術的用處,鼓勵更多孩子入學。”
王巢滿意地說:“就這麼辦!咱們要讓百姓知道,讀書不是為了做官,而是為了讓自己的日子過得更好。隻有讓百姓真正嘗到教育的甜頭,他們才會更支持普及教育,登萊的教育事業才能長久發展下去。”
四月中旬,《實用算術課本》在各州縣分學堂推廣開來。課本裡不僅有加減乘除的基礎運算,還有“商販如何核算利潤”“農戶如何計算畝產”“漁民如何核秤”等實用內容,還配了很多簡單的圖畫,方便學員理解。學員們學了之後,去集市、農村幫百姓解決問題的次數更多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萊陽縣的貨郎劉三,按照陳墨教他的方法,每月核算銷量和利潤,不僅賺的錢比以前多了,還開了一家小鋪子,雇了兩個夥計。他常對人說:“要不是學會了算術,我現在還在走街串巷當貨郎呢!這算術,真是改變了我的日子!”
海陽縣的漁民李大柱,在李水生的幫助下,聯合村裡的其他漁民,一起跟魚販談判,統一了魚價,還製定了公平的稱重標準。漁民們的收入比以前多了三成,日子越過越紅火。
萊陽縣的農戶王老漢,明年種了兩畝高粱,果然多賺了兩百文。他用這筆錢,給家裡添了新的農具,還送小孫子去了分學堂,希望小孫子也能學會算術,將來幫家裡過上更好的日子。
這些變化,王巢都看在眼裡。五月初,他在府衙召開會議時,對官員們說:“教育的價值,不僅在於培養人才,更在於提升民生效率。百姓學會了算術,能算賬、能經商、能規劃生活,日子自然會越來越好。而百姓的日子好了,登萊的經濟才能發展,社會才能穩定。今後,咱們要繼續大力推行教育,讓更多百姓受益。”
官員們紛紛點頭讚同。他們都知道,自從學堂開設算術課程以來,登萊的商販越來越誠信,農戶的收成越來越好,漁民的收入越來越高,整個登萊的民生都在向好發展。這一切,都離不開算術課程的推廣,離不開教育的普及。
夕陽西下,金色的餘暉灑在登萊的大地上,給集市、農田、漁村都鍍上了一層溫暖的光芒。分學堂的學員們背著書包,三三兩兩地走在回家的路上,有的還在討論今日幫百姓算的賬,有的在計劃明天去幫哪家農戶算收成。他們的臉上帶著自信的笑容,眼中充滿了對未來的希望。
王巢站在府衙的台階上,望著遠處的景象,心中充滿了欣慰。他知道,教育就像春風化雨,雖然見效慢,但隻要堅持下去,就能滋潤每一寸土地,讓每一個百姓都能受益。而這些學會算術、懂得規劃生活的百姓,就是登萊最寶貴的財富,是登萊未來繁榮發展的基石。
夜風漸起,吹過集市,帶來了商販們的笑聲;吹過農田,帶來了莊稼的清香;吹過漁村,帶來了海浪的聲音。這一切,都在訴說著登萊的變化,訴說著教育給百姓生活帶來的美好。王巢知道,隻要繼續堅持普及教育,登萊的明天一定會越來越好,百姓的日子一定會越來越幸福。
喜歡明末龍旗請大家收藏:()明末龍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