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完善登萊防禦工事,任務全部達標_明末龍旗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明末龍旗 > 第219章 完善登萊防禦工事,任務全部達標

第219章 完善登萊防禦工事,任務全部達標(1 / 1)

登萊城的暑氣正濃,午後的陽光曬得城牆發燙。王巢身披輕便鎧甲,站在登州衛城的城牆上,目光掃過下方的防禦工事——城牆雖已修繕完畢,但頂部光禿禿的,士兵防守時毫無遮蔽;遠處的蓬萊港內,水師戰船正有序停泊,可港口兩側的山丘上,卻連一座像樣的炮台都沒有。他伸手摸了摸城牆的磚石,指尖傳來粗糙的觸感,心中清楚,這便是登萊防禦工事最後那10的缺口,也是“穩固根基”任務能否徹底達標的關鍵。

“將軍,按之前的勘察,蓬萊港兩側的黃崖山、黑石礁最適合建炮台,那裡視野開闊,能覆蓋整個港口入口;登州衛城的護城河,之前隻挖了一丈寬,按您的要求,要擴到三丈,還得清理河道裡的淤泥;城牆上的女牆,工匠們說需要用堅韌的榆木做框架,再砌上磚石,這樣既能擋箭,又能讓士兵隱蔽射擊。”李虎跟在王巢身後,手裡拿著一份防禦工事完善方案,逐條彙報。

王巢點頭,視線落在蓬萊港的方向:“登萊是山東水師的根基,蓬萊港更是海上防禦的重中之重,沒有炮台掩護,一旦後金勾結海盜來襲,戰船在港內就是活靶子。城牆上的女牆和護城河,是陸地防禦的關鍵,之前青州的流民騷亂已經證明,堅固的防禦能少流血。這三項工程,必須在一周內完工,不能再拖。”

“一周?”李虎有些驚訝,“將軍,黃崖山和黑石礁的炮台,光平整場地、搬運火炮就得三天;護城河擴寬到三丈,需要大量士兵和民夫;女牆的榆木,登萊本地的木料不夠,還得從兗州調運,一周怕是太緊了。”

“緊也得完成。”王巢語氣堅定,“係統任務的最終驗收隻剩半個月,登萊的防禦工事不達標,整個‘穩固根基’任務就不算完成。你現在就去調兵——從德州調兩千名士兵過來,負責挖掘護城河和炮台地基;老劉那邊,讓軍工坊暫停蒸汽機床配件生產,優先供應炮台需要的火炮和鐵架;沈文負責協調物資,榆木從兗州調,磚石從登萊的磚窯廠運,糧食和飲水送到各個施工點,確保工匠和士兵們有飯吃、有水喝。”

李虎見王巢態度堅決,不再猶豫,躬身應道:“末將這就去安排,保證一周內完工!”

當天下午,登萊的防禦工事完善工程便全麵啟動。蓬萊港的黃崖山上,兩千名士兵分成十隊,手持鐵鍬、鋤頭,開始平整場地。黃崖山的山體多岩石,一鋤頭下去,隻能砸出一個小坑,士兵們的手掌很快就磨出了水泡,卻沒人叫苦——他們都知道,這炮台是守護家園的屏障,多挖一鍬,登萊就多一分安全。

負責炮台建設的,是軍工坊的老工匠周鐵山。周鐵山年過六十,早年在福建水師參與過炮台建造,經驗豐富。他帶著五十名工匠,在黃崖山的製高點丈量尺寸,用白灰畫出炮台的輪廓:“每座炮台長三丈、寬兩丈,中間修一個火炮基座,用鋼筋和水泥澆築,能承受克虜伯火炮的後坐力;炮台四周砌五尺高的矮牆,既能擋子彈,又不影響火炮射擊視野。”

“周師傅,鋼筋和水泥夠嗎?”一名年輕工匠問道。周鐵山拍了拍身邊的木箱:“軍工坊早就準備好了,這些鋼筋是用新煉的精鐵做的,比普通鐵條結實三倍;水泥是按將軍給的方子配的,用石灰、黏土和鐵礦粉混合,凝固後比磚石還硬,放心用。”

次日清晨,老劉親自押著兩輛馬車,將四門改進型克虜伯火炮送到了黃崖山。火炮重達三千斤,要運到山頂的炮台地基,需要二十名士兵合力抬運。山路陡峭,士兵們用粗麻繩綁住火炮,前麵拉、後麵推,一步一步往上挪,汗水順著臉頰往下淌,浸濕了衣衫。老劉站在山腳下,看著這一幕,對身邊的夥計說:“告訴軍工坊的人,晚上多煮點綠豆湯,給兄弟們解暑。”

與此同時,登州衛城的護城河邊,也熱鬨非凡。士兵和民夫們分成兩組,一組負責挖掘河道,將原本一丈寬的護城河拓寬到三丈;另一組負責清理淤泥,用竹筐將河底的爛泥運到岸邊,堆成土堆,日後還能用來加固城牆。護城河的河底有不少地下水滲出,剛挖一會兒,就積了半尺深的水,士兵們乾脆脫了鞋襪,光著腳在泥水裡乾活,腳下的石子硌得生疼,卻沒人停下。

“張大哥,歇會兒吧,喝口水!”一名年輕士兵遞給身邊的老兵一壺水。老兵接過水壺,猛灌了一口,抹了把臉上的汗水:“歇啥?將軍說了,一周內得完工,咱們多乾一會兒,城就早一天安全。你沒忘了去年倭寇襲擾登萊的時候,要是當時有這麼寬的護城河,他們也進不來。”

年輕士兵點點頭,拿起鋤頭繼續挖掘。遠處的城牆上,另一批工匠正在搭建女牆。女牆高五尺,頂部呈鋸齒狀,每隔三尺就有一個射擊孔。工匠們先將榆木切成丈長的木柱,埋在城牆頂部的凹槽裡,再用磚石將木柱之間的空隙填滿,最後在射擊孔的邊緣包上鐵皮,防止士兵射擊時被磚石劃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榆木不夠了!”一名工匠大聲喊道。負責物資調配的小吏一聽,立刻騎上快馬,趕往兗州——沈文早就跟兗州知府打過招呼,預留了一批榆木,隻要這邊需要,隨時可以調運。傍晚時分,十輛裝滿榆木的馬車就趕到了登州衛城,解了工匠們的燃眉之急。

工程推進到第三天,意外發生了。黃崖山的炮台地基在澆築水泥時,突然下起了暴雨。雨水衝刷著未凝固的水泥,眼看就要毀掉之前的工程,周鐵山急得滿頭大汗。正在附近巡查的王巢看到後,立刻下令:“讓士兵們用帆布蓋住地基,再在四周挖排水溝,把雨水引走!工匠們先躲雨,等雨停了再繼續澆築。”

士兵們立刻行動起來,從船上卸下帆布,蓋在地基上,又用鐵鍬挖了一圈排水溝。暴雨下了一個時辰才停,地基裡的水泥雖然有些受潮,但好在沒有被衝毀。周鐵山讓人用炭火烘乾水泥表麵,又補澆了一層新的水泥,確保地基的堅固。

“將軍,您放心,這地基絕對結實,就算火炮連續射擊,也不會塌。”周鐵山拍著凝固後的水泥,信心十足地說。王巢點了點頭,看著遠處忙碌的士兵和工匠,心中湧起一股暖流——正是這些人的付出,才有了山東今日的安穩。

接下來的幾天,工程進展順利。第五天,黃崖山和黑石礁的三座炮台全部完工,四門克虜伯火炮安裝到位,炮口對準蓬萊港的入口,隻要有敵船靠近,就能立刻開火;第六天,登州衛城的護城河拓寬工程完成,三丈寬的河道裡注滿了水,河麵上還架起了兩座吊橋,平時供行人通行,戰時可以拉起,阻止敵人過河;第七天清晨,城牆上的女牆也全部搭建完畢,鋸齒狀的頂部在陽光下泛著冷光,射擊孔裡隱約能看到士兵們警惕的目光。

當最後一塊磚石砌好時,王巢的腦海中突然響起係統的提示音:“檢測到登萊防禦工事已完成全部細節完善——蓬萊港3座炮台部署到位、登州衛城護城河擴寬至三丈、城牆女牆安裝完畢,四大戰略要地登萊、德州、兗州、沂州)防禦工事均達標,判定防禦工事完成度100。”

“當前‘穩固根基’任務總進度:糧食儲備10030權重)+防禦工事10030權重)+情報網絡10040權重)=100,所有子項均已完成,任務正式達標!”

“獎勵發放:積分200萬,解鎖‘工業升級’係列技術含蒸汽機改良、紡織機設計、高爐煉鐵優化),開啟下一階段主線任務‘強兵富民’。”

係統提示消失後,王巢站在登州衛城的城牆上,望著眼前完善的防禦工事,心中百感交集。從崇禎十二年二月接手登萊,到如今“穩固根基”任務徹底完成,整整十七個月,他帶領山東軍民,克服了荷蘭人的貿易施壓、朝廷的軍餉催繳、流民的安置難題,也攻克了防禦工事的建設瓶頸、情報網絡的滲透難關,終於讓山東有了穩固的根基。

“將軍,所有工事都完工了!您要不要去蓬萊港看看炮台的試射?”李虎快步走來,臉上帶著興奮的笑容。王巢點頭,與李虎一同前往蓬萊港。

黃崖山上的炮台上,士兵們正準備試射。周鐵山親自調整火炮角度,對準遠處的一個漂浮靶。“放!”隨著一聲令下,火炮轟鳴,一顆炮彈呼嘯著飛向海麵,精準地擊中了漂浮靶,激起數丈高的水花。士兵們歡呼起來,周鐵山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將軍,這火炮的射程能到三裡,蓬萊港的入口全在覆蓋範圍內,隻要有敵船來,保證讓他們有來無回!”

王巢走到炮台邊,看著遠處的海麵,水師的戰船正在進行日常巡邏,帆影與炮台相互呼應,構成了一道堅固的海上防線。他轉過身,對身邊的李虎、老劉、沈文說:“防禦工事雖然完工了,但不能放鬆警惕。李虎,你要安排士兵定期檢查炮台和城牆,發現損壞及時修補;老劉,軍工坊要繼續生產火炮和彈藥,確保炮台的彈藥充足;沈文,要管好防禦工事的物資供應,不能讓士兵們缺衣少食。”

三人齊聲應道:“屬下遵命!”

此時,夕陽西下,金色的餘暉灑在登萊城的每一個角落——蓬萊港的炮台上,火炮泛著冷光;登州衛城的護城河邊,孩子們在岸邊嬉戲;流民安置點的麥田裡,收割後的秸稈整齊地堆在田埂上;軍工坊的煙囪裡,濃煙嫋嫋,預示著新的工業技術即將落地。

王巢知道,“穩固根基”任務的完成,隻是一個新的開始。接下來的“強兵富民”任務,需要他推動工業升級,讓山東的軍工和民生更上一層樓;需要他訓練更強的軍隊,抵禦後金和流寇的威脅;需要他拓展海上貿易,為山東積累更多的財富。但他並不畏懼,因為他身後有團結的軍民,有穩固的根基,更有應對挑戰的信心和勇氣。

“走,回都指揮使府。”王巢轉身走下城牆,“我們得好好規劃一下,下一步該怎麼推進工業升級,怎麼讓山東的百姓過得更好。”

身後的城牆上,士兵們正有序地巡邏,女牆後的射擊孔裡,目光堅定;遠處的蓬萊港,炮台上的火炮靜靜矗立,守護著這片土地。登萊的風,帶著海的氣息,吹拂著每一個人的臉龐,也吹拂著大明複興的希望。王巢知道,屬於山東的新篇章,即將拉開帷幕。

喜歡明末龍旗請大家收藏:()明末龍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魔太子和他的創世徒弟 簷下雨聲 怪談降臨:炮灰她靠狂燒冥幣殺瘋了 軍閥:開局給袁大帥獻玉璽 穿成受欺自閉症後,我靠才藝炸了選秀 奇奇怪怪夢境日記 重生之去湯姆長兄如父 無墟之巔 都市重生逆襲記 星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