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馬河的殘雪尚未消融,王巢的中軍帳內卻早已沒了慶功的鬆弛。帳中懸掛著一幅巨大的大明疆域圖,山東半島的海岸線被紅筆勾勒得格外醒目,遼東方向則用黑墨標注著“後金八旗駐地”,幾枚銅製令牌壓在圖上,分彆刻著“陸”“海”“糧”三字。王巢身著便服,手指按著遼東與京師之間的空白地帶,眉頭微蹙,帳下坐著李鐵、張銳、趙剛、李定國,還有負責民生的官員沈文魁,眾人皆屏氣凝神,等著他開口。
“昨日犒賞三軍,是為了讓兄弟們知道,跟著我打仗有奔頭。”王巢的聲音打破沉默,目光從疆域圖上移開,落在眾人臉上,“但慶功過後,咱們不能掉以輕心。阿濟格雖敗,後金根基未損,皇太極雄才大略,絕不會甘心咽下這口氣。”他頓了頓,語氣變得篤定,“我敢斷言,明年開春,後金必再整兵入塞,到時候朝廷還是要靠咱們山東的兵馬勤王。”
帳內眾人聞言,皆麵露凝重。李鐵率先開口:“將軍所言極是!韃子向來記仇,這次咱們在落馬河折了他們五萬精銳,皇太極定會傾巢而出,報複咱們,也報複京師。”張銳也點頭附和:“之前韃子入塞,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若是明年他們再來,咱們絕不能讓他們像從前那樣來去自如!”
王巢抬手示意眾人安靜,繼續道:“所以,從今日起,咱們要開始備戰。這場備戰,不止是練兵,更是要從海陸兩軍、糧草民生上,全麵提升實力。明年韃子若敢來,我要讓他們有來無回,徹底斷了他們入塞的念頭!”
“請將軍下令!末將等萬死不辭!”帳下眾人齊齊起身,聲音鏗鏘。
王巢壓了壓手,示意眾人坐下,隨後指向疆域圖上的山東海岸線:“先談海軍。如今咱們的海軍隻有三萬餘人,戰船多是舊式沙船,航速慢、火力弱,根本擋不住韃子的水師,更彆說主動出擊。我計劃,一年內將海軍擴編至十萬,分駐登州、萊州、威海三大港口,形成三角防禦。”
“十萬?”負責海軍事務的副將周濤忍不住開口,臉上帶著驚訝,“將軍,擴編十萬,不僅需要大量水兵,還需要足夠的戰船和軍餉啊!”
王巢點頭:“水兵的問題,從山東、浙江、福建沿海招募漁民,他們熟悉水性,稍加訓練就能上戰場。至於戰船,我要建造五艘蒸汽戰船,由工部負責監造,圖紙我稍後會交給你們。”他頓了頓,解釋道:“這蒸汽戰船不用風帆,靠蒸汽機驅動,航速是舊式戰船的三倍,船上可搭載十門紅衣大炮,火力足以碾壓韃子的戰船。另外,再建造五十艘新式福船,配合蒸汽戰船作戰,確保山東沿海無虞。”
周濤眼中閃過興奮的光芒,他久在海軍,深知舊式戰船的弊端,若是真能造出蒸汽戰船,大明的海軍實力必將大增:“將軍放心!末將立刻著手招募水兵,配合工部建造戰船,定不辜負將軍所托!”
談完海軍,王巢將目光轉向陸軍將領:“陸軍方麵,目前咱們有十五萬兵馬,明年要擴編至二十五萬。這十萬新兵,從山東、河南、湖北三地招募,優先招募貧苦農戶和退役老兵,確保兵員質量。”他看向李鐵,“銳鋒隊的訓練模式要推廣到全軍,三個月為一個訓練周期,不合格者絕不編入作戰部隊。”
李鐵起身抱拳:“末將明白!銳鋒隊的訓練手冊已經修訂完畢,包括隊列、射擊、拚刺、戰術配合,推廣到全軍不成問題。”
“更重要的是裝備。”王巢的語氣加重,“如今咱們隻有五萬士兵裝備了燧發槍,剩下的還是火繩槍,射速慢、易受潮,根本不適應大規模作戰。我要求,擴編後的二十五萬陸軍,全部裝備燧發槍,其中五萬精銳,還要配備後膛炮——每門炮配五十發炮彈,確保在戰場上能壓製韃子的騎兵。”
張銳聞言,臉上露出期待的神情:“將軍,若是全軍都換上燧發槍,再配上後膛炮,彆說韃子的騎兵,就算是他們的八旗勁旅,咱們也能正麵硬剛!”趙剛也激動地說:“末將早就盼著全軍換裝了!之前在西營,要是咱們的火槍射速再快些,兄弟們也不用拚著性命去填溝了!”
王巢笑了笑:“換裝的事,由李鐵負責協調工部和軍械營。燧發槍的生產要加快,每月至少生產兩萬支,後膛炮每月生產一百門,務必在明年三月前完成全軍換裝。”李鐵沉聲應下:“末將保證完成任務!”
軍事規劃完畢,王巢看向一旁的沈文魁:“沈大人,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明年若是開戰,二十五萬陸軍、十萬海軍,每月至少需要三百萬石糧食,加上戰馬的飼料,消耗極大。如今山東、湖北、河南三地的糧產雖能自給,但要支撐大規模作戰,還遠遠不夠。我要求,這三地的糧產,明年必須再提升一成。”
沈文魁是山東本地人,曾任濟南知府,對地方民生極為熟悉。他沉吟片刻,道:“將軍,提升糧產一成,並非易事。山東去年受了旱災,河南有蝗災隱患,湖北則多水患。不過,若是能興修水利、改良農具、推廣高產作物,倒也並非不可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具體怎麼做,你全權負責。”王巢看著他,語氣堅定,“我給你調撥一百萬兩白銀,用於興修堤壩、打造水車、購買稻種。另外,從軍中抽調兩萬士兵,協助地方開墾荒地,確保明年秋收時,糧產能達標。”
沈文魁起身拱手:“請將軍放心!下官定當竭儘全力,確保三地糧產提升一成,絕不讓將士們餓著肚子打仗!”
接下來的三個時辰,王巢與眾人詳細討論了備戰的每一個細節:海軍的招募標準、蒸汽戰船的建造工期、陸軍的訓練計劃、燧發槍的生產進度、糧田的開墾範圍……帳內的燭火燃了又換,銅製的水壺添了三次熱水,眾人的臉上卻毫無倦意,反而透著一股前所未有的乾勁——他們知道,王巢的這份規劃,不僅是為了應對明年的戰事,更是為了大明的未來。
當日暮時分,眾人散去,中軍帳內隻剩下王巢一人。他再次走到疆域圖前,手指從山東沿海滑到遼東,又從遼東滑到京師,眼中閃過一絲銳利。就在這時,他的腦海中突然響起一道冰冷的機械音:【係統提示:宿主製定全麵備戰計劃,涵蓋海陸軍擴編、裝備升級、民生保障,戰略布局完整,具備可行性。獎勵係統積分600萬,可用於兌換先進武器圖紙、高產作物種子、軍事人才培養方案。】
王巢嘴角微微上揚,600萬積分,加上之前犒賞三軍獲得的200萬積分,如今他已有800萬積分。這些積分,足夠他兌換更多的蒸汽戰船圖紙、改良燧發槍的零件、甚至是培養軍事人才的教材。他知道,有了這些積分的助力,他的備戰計劃將更加順利。
他抬手撫摸著疆域圖上的“後金”二字,眼神變得無比堅定。前世,後金多次入塞,燒殺搶掠,百姓流離失所,朝廷卻束手無策。這一世,他有係統相助,有一支忠誠的軍隊,有完善的備戰計劃,絕不會讓曆史重演。
“皇太極,阿濟格……”王巢低聲自語,聲音裡帶著一絲冷冽,“今年讓你們逃了,明年若是再敢來犯,我定要讓你們付出代價!不僅要守住京師,還要收回遼東,讓你們的八旗鐵騎,永遠留在大明的疆土之上!”
帳外的寒風呼嘯而過,吹動著帳幔,燭火在風中搖曳,卻始終沒有熄滅。王巢站在疆域圖前,身影挺拔如鬆,他知道,未來的一年,將是充滿挑戰的一年——擴編軍隊、建造戰船、提升糧產,每一件事都千頭萬緒。但他更知道,隻要他一步一個腳印,按照計劃推進,明年後金來犯時,他必將給他們致命一擊,為大明撐起一片安穩的天空。
夜色漸深,王巢拿起筆,在疆域圖的遼東方向畫了一個大大的“殺”字,墨色淋漓,如同他心中的決心。他相信,用不了多久,這個“殺”字,就將變成現實,讓後金的鐵騎,永遠埋葬在大明的土地上。
喜歡明末龍旗請大家收藏:()明末龍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