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軍事部署,防範清軍_明末龍旗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明末龍旗 > 第418章 軍事部署,防範清軍

第418章 軍事部署,防範清軍(1 / 1)

崇禎十七年七月初十,北京皇宮武英殿的軍事議事廳內,懸掛著一幅巨大的北方輿圖,從山海關到北京,從永平到遵化,每一處關隘、每一條道路都標注得清晰分明。王巢手持朱筆,站在輿圖前,身後肅立著李虎、張勇、吳甡等核心將領,空氣中彌漫著緊張的備戰氣息——山海關方向的情報接連傳來,吳三桂與清軍的聯絡日益頻繁,一場大戰已箭在弦上。

“諸位請看,”王巢的朱筆落在山海關的位置,力道不自覺加重,“吳三桂率三萬關寧鐵騎退守此處,雖兵力不算雄厚,但山海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更棘手的是,多爾袞已率十萬清軍主力駐紮在關外寧遠,兩軍隔關呼應,若聯手入關,後果不堪設想。”

李虎上前一步,目光緊鎖輿圖上的防線:“監國大人,末將願率北伐軍主力北上,直取山海關,先滅吳三桂,再拒清軍!”他麾下的北伐軍剛收複北京,士氣正盛,對擊敗吳三桂信心十足。

“不可冒進。”王巢搖頭,指尖移向永平與遵化,“山海關若強攻,我軍必然傷亡慘重;且清軍就在關外,若我軍主力陷入攻城戰,清軍趁機從側翼突襲,我軍將腹背受敵。當前首要任務,是構築一道穩固的防線,將清軍擋在關外。”

話音剛落,吳甡便躬身進言:“監國大人所言極是。永平、遵化乃北京通往山海關的咽喉要地,若在此處駐軍,既能支援山海關,又能守護北京門戶。末將願率部駐守永平,憑城據守,絕不讓清軍前進一步!”

王巢點頭,隨即下達第一道軍令:“吳甡聽令!命你率五萬陸軍即刻前往永平,加固城防,在城外挖掘三道壕溝,架設五十門後膛炮,同時在周邊山頭修建了望塔,密切監視清軍動向。若遇清軍進攻,務必堅守十日以上,為北京調兵爭取時間!”

“末將領命!”吳甡雙手接令,轉身便要離去,王巢卻叫住他,補充道:“切記,不可主動出擊,以防守為主。清軍騎兵精銳,若離城野戰,我軍難占優勢。”吳甡重重點頭,大步退出議事廳,即刻集結部隊出發。

緊接著,王巢看向張勇:“張勇,命你率五萬陸軍駐守遵化。遵化東接永平,西連北京,是防線的重要節點。你需在遵化與永平之間修建烽火台,一旦永平遇襲,即刻點燃烽火傳訊;同時,組織當地民兵,協助軍隊防守,擴充防禦力量。”

“末將明白!”張勇領命後,當即提出疑問,“監國大人,若清軍分兵進攻遵化與永平,兩處兵力是否足夠?”

王巢早有預案,他指向輿圖上的薊州:“我已從山東調遣十萬陸軍,由副將趙奎率領,三日內便可抵達薊州。薊州位於遵化以西,可作為預備隊,若永平或遵化遇襲,趙奎部可迅速增援。如此一來,永平、遵化、薊州三地形成掎角之勢,防線可保無虞。”

將領們聞言,皆放下心來。李虎又問道:“監國大人,北京防務如何安排?末將麾下的北伐軍,是否需要留守京城?”

“北京防務至關重要,”王巢沉聲道,“李虎,命你率十萬北伐軍留守北京,負責京城內外的安保,同時訓練新兵,補充兵力。另外,需加強永定河、盧溝橋一帶的防禦,防止清軍繞過山海關,從側翼偷襲北京。”

“末將領命!”李虎應聲,心中清楚,北京是後方根基,絕不能出任何差錯。

部署完陸路防線,王巢的目光轉向輿圖上的渤海海域——清軍雖以騎兵為主,但遼東半島與山海關隔海相望,若海軍能從海上牽製,可大幅減輕陸路壓力。他當即下令:“傳海軍將領鄭和!命其率五萬海軍、二十艘蒸汽戰船,即刻從天津港出發,前往渤海灣巡邏,重點監視遼東半島的清軍動向。若發現清軍試圖從海上登陸,務必全力阻擊;同時,截斷清軍的海上補給線,不讓一粒糧食、一件武器運至關外。”

軍令傳至天津港時,鄭和正率海軍檢修戰船。接到命令後,他即刻召集各艦艦長,召開緊急會議:“諸位,清軍若想入關,海路雖非首選,但絕不能忽視。我等需分三路巡邏:一路駐守渤海灣北部,監視金州方向;一路駐守中部,攔截可能的清軍運輸船;一路駐守南部,支援山海關陸路防線。凡發現清軍船隻,無需警告,直接開炮轟擊!”

當日午後,二十艘蒸汽戰船鳴笛啟航,黑色的煙囪冒出滾滾濃煙,在渤海灣的海麵上劃出一道道白色的航跡。漁民們看到海軍戰船列隊前行,紛紛駐足觀望,有人高聲問道:“鄭將軍,這是要去打清軍嗎?”鄭和站在旗艦甲板上,高聲回應:“鄉親們放心!有我海軍在,清軍絕不敢從海上踏入中原一步!”

與此同時,北京城內的軍事準備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李虎按照王巢的命令,將北伐軍分為三部分:一部分駐守皇宮、城門等核心區域;一部分在城郊訓練新兵,從山東調來的三萬新兵正陸續抵達,經過短期訓練後,便可補充到各部隊;還有一部分則負責加固城防,在城牆上加設火炮,在城外挖掘壕溝,準備應對可能的攻城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七月十三日,趙奎率領的十萬山東陸軍抵達薊州。王巢特意親自前往薊州視察,看到士兵們正忙著搭建營寨、架設火炮,他滿意地點頭,對趙奎說道:“薊州是預備隊的核心,你需確保部隊隨時能戰。若永平或遵化求援,無論晝夜,都要即刻出兵,不得延誤。”

趙奎立正敬禮:“監國大人放心!末將已下令部隊取消休假,糧草、彈藥均已儲備充足,隻要烽火燃起,一小時內便可出兵!”

王巢又叮囑道:“清軍騎兵速度快,增援途中需注意防範伏擊。可派少量騎兵在前偵察,大部隊隨後跟進,確保行軍安全。”

在王巢的統籌部署下,短短數日,一條從山海關到北京、從陸地到海上的立體防線便構建完成:永平、遵化、薊州三地駐軍形成陸路屏障,海軍在渤海灣巡邏形成海上牽製,北京城內的北伐軍則作為最後防線,隨時準備支援各處。

但王巢深知,僅靠防禦無法徹底解決清軍威脅。七月十五日,他再次召見將領們,提出新的作戰思路:“防守是為了爭取時間,我們不能被動挨打。李虎,你從北伐軍中挑選兩萬精銳,組成機動部隊,駐紮在通州。若清軍進攻永平或遵化,機動部隊可從側翼出擊,與守軍夾擊清軍,打退進攻後再返回通州,保持機動性。”

李虎眼睛一亮:“監國大人此計甚妙!機動部隊可靈活支援各處,讓清軍不敢輕易分兵進攻。”

“此外,”王巢繼續說道,“間諜傳回情報,清軍的糧草主要囤積在寧遠。鄭和,命你派三艘蒸汽戰船,偽裝成商船,潛入寧遠附近海域,若有機會,便燒毀清軍的糧草倉庫,斷其補給。”

鄭和領命:“末將即刻安排,定不讓清軍安心囤積糧草!”

就在各項部署緊鑼密鼓推進時,七月十八日清晨,永平方向傳來烽火——清軍果然有所行動!吳甡派人快馬傳信,稱清軍派出三萬騎兵,突襲永平城外的了望塔,已燒毀兩座塔台,正逼近永平城。

王巢接到消息後,立刻下令:“趙奎,率五萬陸軍即刻增援永平,從側翼襲擊清軍;李虎,命機動部隊從通州出發,配合趙奎部行動;鄭和,命渤海灣北部的海軍戰船,向寧遠方向佯攻,牽製清軍主力,不讓其增援永平。”

軍令如山,各部隊迅速行動。趙奎率領的五萬陸軍,從薊州出發,日夜兼程,向永平疾馳;李虎的兩萬機動部隊,輕裝簡行,沿著驛道快速推進;渤海灣的海軍戰船,則升起滿帆,向寧遠方向駛去,火炮隨時準備開火。

此時的永平城下,清軍騎兵正瘋狂進攻。吳甡站在城樓上,親自指揮士兵防守,後膛炮不斷轟鳴,炮彈在清軍騎兵中炸開,倒下一片又一片。但清軍騎兵悍不畏死,前赴後繼地衝向城牆,試圖架設雲梯攻城。

“大人,清軍攻勢太猛,城牆上的士兵已有不少傷亡!”一名副將焦急地向吳甡報告。

吳甡擦了擦臉上的汗水,目光堅定:“撐住!趙奎將軍的援軍很快就到!傳令下去,凡擊退一次清軍進攻者,賞白銀十兩;若有退縮者,軍法處置!”

士兵們聞言,士氣大振,紛紛拿起燧發槍,向城下的清軍射擊。城牆上的火炮也調整角度,集中轟擊清軍的密集區域,暫時壓製住了清軍的攻勢。

七月十九日午後,趙奎率領的援軍終於抵達永平城外。他按照王巢的命令,沒有直接攻城下的清軍,而是繞到清軍側翼,突然發起進攻。清軍猝不及防,陣型大亂。與此同時,李虎的機動部隊也趕到,從清軍後方發起衝擊。

“援軍來了!”永平城上的士兵看到援軍旗幟,歡呼起來。吳甡當即下令:“打開城門,率軍出擊,與援軍夾擊清軍!”

城門大開,吳甡率領城內守軍衝殺出去。清軍腹背受敵,軍心渙散,再也無法抵擋,隻能倉皇逃竄。此戰,清軍損失一萬餘人,丟棄了大量的戰馬、武器,狼狽退回關外。

永平保衛戰的勝利,驗證了王巢部署的防線的有效性。消息傳回北京,王巢並未放鬆警惕,他知道,這隻是清軍的一次試探性進攻,更大的戰鬥還在後麵。七月二十日,他再次召開軍事會議,下令加強各處防線的防禦工事,同時從山東、河北等地繼續調兵,充實兵力,準備迎接清軍的大規模進攻。

“清軍雖退,但絕不會善罷甘休。”王巢看著麾下將領,語氣凝重,“我們必須做好萬全準備,無論是陸路還是海路,都不能給清軍任何可乘之機。隻要我們守住這道防線,便能為剿滅李自成、鞏固北京爭取時間。待解決了內部隱患,再集中全力,徹底將清軍趕出遼東!”

將領們齊聲應諾,目光中充滿了堅定。此時的北京城外,防線穩固,士兵們嚴陣以待;渤海灣上,海軍戰船巡邏不息;城內的百姓們,也紛紛自發組織起來,為軍隊運送糧草、修繕工事。所有人都明白,這場與清軍的對峙,不僅關乎北京的安危,更關乎中原的未來。王巢站在武英殿的窗前,望著遠處練兵場上整齊的隊列,心中清楚,一場決定天下命運的大戰,已悄然臨近。

喜歡明末龍旗請大家收藏:()明末龍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墮落天使的後裔 阿瑤,鳳魂歸位 謝邀,人在修仙,剛成為天花板 天罡捉妖錄 主神真是太難了 穹途變 漢末許褚:開局坐斷東南 三國:玄行天下 假皇帝:從貴妃麵首到權傾天下 大唐修仙:李二求我當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