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說您說。
"老太太立刻往前傾了傾身子。
"事情是這樣的,我身旁這位女士小時候在岱山孤兒院待過,後來被國外家庭收養。
這次回國工作,她惦記著當年受過的恩情,專程回來道謝。
可一打聽才知道,原來的孤兒院早就關門了。
"
"聽說大部分孤兒和工作人員都轉到這兒來了,不知真假?"
張院長詫異地打量著安迪:"這些年確實有從孤兒院出去的孩子回來探望,但不多,這位女士是第三個。
"
"多數孤兒不是被領養就是去外地謀生了。
看這位女士的年紀,事情過去挺久了。
現在院裡隻剩兩位當年的工作人員,不知道有沒有她要找的人。
"
王宣笑著說:"麻煩張院長請她們過來一趟。
我姐姐被領養時年紀太小,得仔細辨認才行。
"
"稍等,我這就去叫人。
"
不一會兒,張院長領著兩位上了年紀的女士進來。
年輕些的那位五十出頭,正是照顧小明的楊秀媛,王宣一眼就認出來了。
"介紹一下,這位是李靜,這位楊秀媛,都是原先孤兒院的職工。
這二位是來捐款的好心人,這位就是我剛才說的從孤兒院出去的。
"張院長簡單做了介紹。
王宣開口道:"兩位阿姨,我姐姐小時候就被領養了。
這些年來她總隱約記得有個弟弟,所以這次回來,一是想捐些錢表達心意,二是想弄清楚到底是記錯了,還是真有這麼個弟弟。
"
聽到這兒,兩人都認真端詳起安迪。
楊秀媛迫不及待地問:"請問這位小姐中文名字是?"
"何麗春。
"
"你姓何?"楊秀媛突然激動起來。
"楊阿姨認識我姐姐?"王宣故作驚訝。
"小楊,彆太激動。
"張院長連忙提醒。
"實在不好意思兩位,我剛才情緒有點失控。
"楊秀媛平複了下心情,"何小姐這個名字我確實有印象,不過我們沒見過麵。
我應該是在你被領養之後才來孤兒院工作的。
但我照看的一個孩子,院裡老人都說原本是姐弟倆,都姓何,姐姐先被領養走了。
"
她猶豫地補充道"所以你的記憶可能沒錯,你確實有個弟弟。
"說完又擔心地看了眼安迪,畢竟突然冒出個親人任誰都難以接受,更何況這個弟弟還患有精神疾病...
"真的嗎?"安迪聲音發顫。
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真相近在眼前時還是難以平靜。
"何小姐先彆激動。
"楊秀媛觀察著安迪的反應,暗自鬆了口氣。
但她必須問清楚,畢竟小明之前就因精神問題被退養過。
"你還記得小時候特彆難忘的事嗎?"
"安迪姐先坐下慢慢想。
"王宣輕撫她的後背。
"不用想,"安迪借著王宣的攙扶調整呼吸,"最深刻的就是每天背圓周率的事。
以前總以為是幻覺,現在才知道是真的。
"她不著痕跡地瞥了眼王宣,把戲演得滴水不漏。
"這就對了!"楊秀媛眼睛一亮,"小明也特彆喜歡背圓周率,從我來時就見他整天念叨。
"
"那楊阿姨,小明現在在哪兒?"安迪急切追問。
"唉,這話說來就長了..."楊秀媛這才想起關鍵問題,麵露難色。
"您慢慢說,"王宣笑著遞上茶水,"我們專程來就是為了這事,有的是時間。
"
楊秀媛點點頭,開始講述她所知的一切。
故事和原劇情相差無幾她來孤兒院不久小明就被領養,但一年後那對夫妻意外得子,便把養子棄若敝屣...
後來由於某些變故,小明的精神出現了異常,被收養家庭拋棄。
警方找到他後,將他送回了孤兒院。
儘管工作人員多次與那戶人家溝通,但他們堅決不肯收養一個有精神問題的孩子。
經曆幾次被棄養後,最終由楊秀媛接手照料。
後來孤兒院關閉,健康的孩子都被領養或轉去其他機構,隻有小明被留在養老院。
安迪聽著楊秀媛的敘述,得知弟弟這些年的遭遇竟如此坎坷,內心愈發沉重。
她無意識地攥緊王宣的手臂,指甲深深掐進他的皮肉。
王宣默默忍著疼痛,心想這點皮肉傷能換來她的信任很值得。
喜歡歡喜:做宋倩背後的男人,推請大家收藏:()歡喜:做宋倩背後的男人,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