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八點三十分,江城一中多媒體中心大報告廳內座無虛席。
五百個座位被來自全市各兄弟學校的觀摩教師、教育局的領導以及媒體記者們擠得滿滿當當。
前排評委席上,七位江城市教育界的泰山北鬥級人物已經悉數落座,其中就包括那位曾經“善意提醒”過楊明宇的特級教師錢佩玲。她身旁坐著一位頭發花白不怒自威的老者,正是本次大賽的評委會主席,以治學嚴謹眼光毒辣著稱的市教育專家——周國棟教授。
按照抽簽順序,江城一中高一14)班,作為東道主,被安排在上午第二場出場。第一場,正是省實驗中學的王牌教師,王坤。
王坤的課堪稱一場教科書級彆的“名師示範”。
他講的是一篇經典的文言文《觸龍說趙太後》。他全程幾乎沒有借助任何多媒體,隻用一支粉筆,一張嘴,就將這篇文章的字詞句、段落大意、人物形象、曆史背景、甚至是其中蘊含的“勸諫的藝術”,都剖析得淋漓儘致,入木三分。他的語言精準,邏輯嚴密,台風穩健,與台下他自己帶來的“尖子生”互動時,總能得到最標準、最完美的回答。
整堂課找不到任何瑕疵。
四十五分鐘結束,全場響起了熱烈而敬佩的掌聲。觀摩的老師們紛紛點頭,交口稱讚。
“不愧是實驗的王牌,這基本功太紮實了!”
“這才是真正的語文課啊,乾貨滿滿!”
評委席上,周國棟教授那張嚴肅的臉上也難得地露出了一絲讚許的微笑。他低頭在評分表上寫下了一個顯然不低的分數。
王坤在掌聲中,優雅地鞠躬下台。經過後台入口時,他與正準備上場的楊明宇擦肩而過。他停下腳步,臉上帶著勝利者般的微笑,低聲說了一句:“楊老師,珠玉在前,你的‘晚會’可要加油了。”
這句充滿挑釁的話,讓跟在楊明宇身後的14班等人都氣得攥緊了拳頭。
楊明宇卻沒有理他,甚至沒有看他一眼。他隻是側了側身讓出通道,平靜地下說道::“‘技術與後勤方陣’注意,清場,檢查設備。‘氛圍互動方陣’按預定位置就座。第一方陣準備登場。”
他用冷靜回應了對手的傲慢。
主持人簡單報幕後,舞台的燈光暗了下來。所有人都以為,接下來,該是楊明宇老師一個人走上講台了。
然而,並沒有。
取而代之的,是一陣整齊劃一的腳步聲從舞台的兩個側幕同時響起!
“咚!咚!咚!咚!”
那聲音,像是古代軍隊出征前的擂鼓,沉穩、有力。
在全場觀眾驚愕的目光中,兩隊穿著整潔校服的學生,邁著精準的步伐,從舞台兩側走到了舞台中央。左邊是以林天、張偉為首的六名男生,右邊是以趙敏、陳靜為首的六名女生。
他們十二人,在舞台中央站定,排成了一個標準的“v”字形。
緊接著,楊明宇才從“v”字形的頂端,緩緩地走了出來。
他沒有走向講台,而是站在了自己學生們的身前。
這個開場,徹底顛覆了所有人的認知!這是要乾什麼?集體朗誦嗎?
評委席上,周國棟教授的眉頭已經緊緊地皺了起來。他最反感的就是這種華而不實的形式主義。
就在全場一片竊竊私語,以為他們要開始什麼集體表演時,楊明宇卻做出了一個更讓人意想不到的動作。
他對著台下的五百名觀眾,深深地鞠了一躬。
他身後的十二位學生,也隨著整齊劃一地深深鞠躬。
然後,楊明宇直起身,拿起了話筒,用無比真誠和尊重的語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