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陽光,透過窗明幾淨的玻璃在14班的教室裡灑下斑駁的光影。
當楊明宇領著王莉走進教室後門時,原本有些嘈雜的教室,瞬間安靜了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齊刷刷地投向了這位氣質不俗的陌生來客。
“大家不要緊張,這位是省裡來的王老師,來咱們班聽一節課。”楊明宇簡單介紹了一句,便示意王莉在最後一排空著的座位上坐下。
王莉拿出筆記本和鋼筆,做好了記錄的準備。她看著這個傳說中的班級,學生們的坐姿算不上多麼的標準,但每個人的眼神都亮的,充滿了好奇和期待。這和她之前在其他學校聽課時,看到的那種昏昏欲睡或者麻木的神情截然不同。
“上課!”
“老師好!”
問好聲洪亮而整齊,顯示出了學生們中氣十足的精氣神。
“同學們好,請坐。”楊明宇站在講台上,環視一圈,臉上帶著溫和的笑意,“今天我們不講新課,我們來聊一首老詞。蘇軾的《定風波》。”
他在黑板上寫下那句著名的“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王莉的眉頭微微一挑,這首詞,太經典了,也太容易講得陳詞濫調了。她倒想看看,這位楊老師能講出什麼花樣來。
楊明宇沒有急著分析詞句,而是拋出了一個問題:“同學們,你們在生活裡,有沒有遇到過‘穿林打葉’的時候?就是那種,你感覺全世界都在跟你作對,倒黴事一樁接一樁的時候?”
這個問題,像一顆石子投入湖中,瞬間激起了千層浪。
“有啊!我期中考試前一天,打遊戲連跪了十把!那感覺,簡直了!”一個男生哀嚎道,引來一陣哄笑。
王昊舉起了手,一本正經地說:“楊老師,這在商業上叫‘係統性風險’,就是你喝涼水都塞牙的時候,說明你該停下來,複盤一下自己的商業模式了!”
他這番發言,再次讓全班笑得前仰後合。
坐在後排的王莉,也忍不住莞爾。她飛快地在筆記本上寫下幾個字:課堂氛圍鬆弛,引導方式生活化,善於調動學生積極性。
“說得很好。”楊明宇壓了壓手,示意大家安靜,“那蘇軾是怎麼做的呢?‘何妨吟嘯且徐行’。他被貶官,被朋友背叛,風雨交加,狼狽不堪,但他心裡想的是,多大點事兒啊,下就下吧,我正好可以一邊唱歌,一邊慢慢走。”
他話鋒一轉,看向體育生張偉:“張偉,我問你,你們打籃球,上半場大比分落後,中場休息的時候,教練是會罵你們,還是會鼓勵你們?”
張偉站起來回答:“都有。先罵我們打得跟屎一樣,然後再告訴我們,下半場還有機會,一個球一個球地追!”
“對!這個‘一個球一個球地追’,就是‘吟嘯且徐行’!”楊明宇一拍手,“天要下雨,躲是躲不過去的,上半場輸了,事實也改變不了。最重要的,是你的心態。是哭喪著臉,覺得完蛋了,還是像蘇軾一樣,覺得‘多大點事兒’,然後調整心態,走好腳下的每一步?”
王莉的筆尖在紙上飛速滑動。她被震撼了。楊明宇完全跳出了傳統的字詞句段篇的分析框架,他在教的,不是一首詞,而是一種麵對困境的人生態度。他巧妙地將文學、生活、體育、商業,融為一爐,讓每個學生都能從自己的世界裡找到與這首千年古詞的共鳴點。
接著,楊明宇又看向了陳靜:“陳靜,你來分析一下,‘一蓑煙雨任平生’,這個‘任’字,好在哪裡?”
如今的陳靜,早已不是那個不敢抬頭的小透明。她站起身邏輯分明的道:“我覺得,這個‘任’字,體現了一種從被動承受苦難,到主動擁抱人生的境界轉變。風雨是我無法選擇的,但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麵對風雨,是我可以說了算的。所以,不是風雨‘打’在我身上,而是我‘任’由這風雨來去,我才是生活的主人。”
一番話,說得條理清晰,見解深刻。
王莉在筆記本上,重重地畫下了一個圈,旁邊寫道:真正實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一堂四十五分鐘的課,王莉感覺像隻過了十分鐘。下課鈴響時,她甚至有些意猶未儘。她看著學生們下課後,沒有立刻衝出教室,而是三三兩兩地圍在一起,繼續討論著剛才的話題,甚至還有幾個學生圍到了楊明宇的講台邊追問著關於蘇軾的其他故事。
這一刻,她無比確定這絕不是“表演”,這是良性的教學生態。
課後,王莉沒有立刻離開。她婉拒了周校長共進午餐的邀請,而是請求在校園裡自己走走,並希望能和幾位14班的同學聊一聊。
她在操場邊,找到了正在和同學炫耀新球鞋的王昊。
“王昊同學,你好。”王莉微笑著走過去。
“王……王主編好!”王昊顯然有些受寵若驚。
“我能問你一個問題嗎?”王莉說,“你覺得,楊老師給你們班帶來的最大的改變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