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長想了想回答道:“我們應該發揚同學愛精神,為他組織一次募捐,力所能及地幫助他。同時,也要鼓勵他不要被困難打倒,要繼續努力學習,不能因為家裡的事影響高考。”
這個回答挑不出任何毛病。換做以前,孫偉會非常滿意。但現在,他卻覺得這個答案空洞得可怕。
他沉默了片刻,換了一種方式問:“那你知道14班是怎麼做的嗎?”
班長搖了搖頭。
孫偉便將自己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到的、關於“陽光夥伴”課題小組的所有操作,原原本本地講給了自己的得意門生聽。從辯論賽的“師出有名”,到“尊嚴式援助”,再到庭審上的“跨學科降維打擊”……
他講得很慢,很詳細,與其說是在告訴學生,不如說是在逼著自己進行一次更深層次的複盤。
班長越聽,眼睛瞪得越大,臉上的表情從最初的平靜,到驚訝,再到難以置信,最後變成了敬佩和羞愧的複雜神色。
當孫偉講完,辦公室裡陷入了長久的沉默。
“孫老師……”班長終於開口,聲音有些乾澀,“我……我們辯論賽輸得不冤。我們隻是在‘學習知識’,而他們……他們在‘運用知識’”
孫偉看著自己的學生心中百感交集。他知道,這孩子懂了。但他更清楚,懂了,不代表能做到。因為在他的高壓題海戰術下,他的學生們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做這些“與考試無關”的事情。
是他,親手掐滅了學生們身上除了“分數”之外的所有可能性。
“老師,我想……”班長猶豫了一下,但還是鼓起勇氣說道,“我想申請,我們班和14班能不能搞一次學習交流會?我……我想去學學他們是怎麼做到在處理這麼複雜事情的同時,成績還能追得這麼猛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孫偉看著窗外,14班的教室裡依舊燈火通明,那是一個充滿了生命力和無限希望的班級。而自己的班級呢?安靜,高效,每個人都像做題機器。
哪一種才是教育該有的樣子?
他想起了楊明宇那本火遍全國的書。他之前對此嗤之鼻,認為不過是走了狗屎運的“網紅雞湯”。但現在,他覺得自己或許應該去買一本,好好看一看。
“好。”孫偉轉過頭看著自己的班長,做出了一個決定。
“這件事,你去做個方案。不僅要搞學習交流會,我還要親自去向楊老師請教。我要看看,他到底是怎麼給這群孩子施了魔法,讓他們既能腳踏實地地刷題,又能仰望星空地做事。”
班長重重地點了點頭。
就在這一天晚自習,孫偉破天荒地沒有給學生們發卷子。他借來了一部關於社會現實的紀錄片在班裡放。
電影講述的是一群山區教師和留守兒童的故事。當看到影片中孩子們對知識的渴望和對親情的期盼時,1班教室裡有些學生在小聲的哭。
放完後,孫偉走上講台問了全班同學一個問題:
“同學們,我們每天在這裡從早上七點到晚上十點,刷著永遠也刷不完的題,我們的目標是考高分,上名校。但今天我想問,考上名校之後呢?我們學習到底是為了什麼?”
台下一片沉默。同學們顯得有些不知所措。
喜歡讓你帶個差班,你全員本科了?請大家收藏:()讓你帶個差班,你全員本科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