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文脈新途_天痕:玉佩中的時空囚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06章 文脈新途(2 / 2)

第二天,楚驍主動拜訪了織工行會的會長,一位織造技藝精湛的老匠人。

“鄭老先生,晚輩今日特來請教。”楚驍態度謙恭。

鄭老先生冷著臉:“若是來說那紡織機械之事,就請回吧。”

楚驍不慌不忙地取出一匹精美的手工織錦:“這是晚輩特意請人織造的錦緞,用的是最好的絲線。無論機械紡織如何發展,手工藝術的價值永遠不會被取代。”

鄭老先生麵色稍緩。

楚驍繼續說:“機械紡織針對的是普通布料,而高級綢緞、精美刺繡仍然需要大師手工製作。更何況,機械紡織的推廣會讓布料價格下降,對高級手工製品的需求反而可能增加。”

接著,楚驍提出了一個合作方案:由實學講堂培訓織工轉型做機械操作、技術指導工作,並聘請最好的織工為特聘講師,傳授織造藝術。

鄭老先生沉思良久,終於點頭:“楚先生確實是為大局著想。老朽可以支持,但行會內反對聲浪仍大...”

楚驍深知,要真正獲得支持,必須讓更多人看到新式紡織機械的好處。

他決定舉辦一場公開演示會。

......

三日後,在知府衙門的監督下,新式紡織機械公開演示會在楚家布莊舉行。

楚驍當場演示了飛梭織布機和多錠紡紗機的操作,並展示了成品布料。

最令人震撼的是效率對比:傳統織機一天織布一丈,飛梭織機可織三丈;傳統紡車一人操作一錠,多錠紡紗機一人可操作八錠。

許多普通百姓看到這個效率,激動不已:“天啊!這麼快!”

“布價肯定會下降!”

“我們終於能穿得起新衣服了!”

就連一些布商也開始動搖:“若真如此,布料成本大降,銷量增加,利潤未必減少。”

演示會後,輿論開始轉向。趙知府見狀,順勢宣布:允許新式紡織機械在官府監督下有限使用,主要用於普通布料生產,高級綢緞仍以手工織造為主。

這一折中方案暫時平息了爭議。

楚驍立即著手改進機械設計,並優先招聘織工子弟做機械操作工。

......

然而,反對勢力並未就此罷休。

以賈貴為首的既得利益集團,暗中策劃著更陰險的破壞行動。

“紡織機械若是推廣,布料價格下跌,我們的利潤將受威脅。”一個保守布商憂心忡忡。

賈貴冷笑:“放心,我已經找到了對付他的方法。”

幾天後,市麵上突然出現大量粗製濫造的“機械織布”,質地粗糙,容易破損。

同時有謠言說這些劣質布都出自楚驍的工坊。

更陰險的是,有人偷偷在楚家布莊的機械上做手腳,導致生產出大量次品,然後向官府舉報。

一時間,楚驍再次陷入危機。

工坊被查封,剛剛起步的紡織革新麵臨夭折。

關鍵時刻,楚驍沒有慌亂。

他首先公開澄清劣質布並非自家工坊產品,並邀請專家鑒定;其次徹查內部,找出被安插的奸細;最後主動邀請官府監督整個生產過程。

真相大白後,公眾對新式紡織機械的信心反而更加堅定。

趙知府也看到了這項技術的潛力,決定由官府直接投資擴大生產規模。

......

轉年春天,新式紡織機械的威力開始顯現。

布價大幅下降,許多貧寒百姓終於穿得起新衣;紡織效率提高,帶動了相關產業發展;甚至開始有布料出口,永寧紡織名聲遠揚。

最讓楚驍欣慰的是,一些偏遠地區的百姓來信說,因為布價下降,他們能夠為家人添置新衣,生活品質顯著提高。

巡撫大人視察永寧時,特意參觀了紡織工坊。

看著快速運轉的機械和高效的生產流程,他感歎道:“楚推廣使又創奇跡!此技術若推廣全國,百姓穿衣問題可解矣!”

楚驍謙遜回應:“大人過譽了。紡織機械隻是工具,真正的價值在於它能改善百姓生活。”

在巡撫的支持下,新式紡織機械開始向全省推廣。

楚驍特意編寫了《紡織機械教程》,無私公開所有技術細節,讓各地都能自行建立紡織工坊。

......

冬日暖陽下,楚驍站在擴大後的紡織工坊前,看著一車車布料運往各地,心中充滿感慨。

紡織技術的革新讓百姓生活有了實實在在的改善,產業發展也有了新方向。

但他知道,這隻是開始。紡織機械的普及將會帶來更深遠的社會變革——生產效率提高,勞動力轉移,產業格局變化...前路必將更加艱難。

“少爺,如今各地都來學習紡織技術,您可是開創了產業新天地啊!”忠伯興奮地說。

楚驍卻神色平靜:“忠伯,技術隻是手段,真正的變革在於民生的改善。

我們的路還很長。”

他心中清楚,隨著產業變革的深入,將會麵臨更多的經濟結構調整和社會轉型挑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舊有的生產方式和利益格局不會輕易改變,產業革新必將伴隨著激烈的鬥爭。

但看著滿載布料的車輛駛向遠方,想象著無數人因此能夠穿得暖穿得好,楚驍心中充滿堅定。

無論前路如何艱難,他都將沿著這條產業革新之路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因為這就是他穿越到這個時代的使命,也是他存在的意義。

夕陽西下,楚驍的目光越過永寧城,望向更遠的遠方。

在他的心中,一個更加宏大的產業革新藍圖正在緩緩展開,將給這個世界帶來更深遠的變革。

寒冬漸深,永寧城的街道上積雪未化。

楚驍站在紡織工坊外,看著滿載布料的車輛在泥濘的道路上艱難前行,車輪時常陷入積雪和泥坑中,需要多人推拉才能繼續前進。

“這樣低效的運輸,嚴重限製了產業的發展。”楚驍喃喃自語,眼中閃爍著思索的光芒。

回到實學講堂,楚驍召集工匠學員們開會:“我們的紡織工坊產量提高了,但運輸效率低下,產品難以快速運往各地。大家有什麼想法?”

一個年輕工匠猶豫地說:“楚先生,道路狀況如此,除非像京城那樣修建石板路,但那成本太高了...”

楚驍搖頭:“石板路成本確實高昂。但我有一種新的材料,成本隻有石板的十分之一,卻更加平整耐用——水泥。”

學員們麵麵相覷:“水泥?那是什麼?”

楚驍微笑著開始講解水泥的製作原理和用途。

他回憶起前世的水泥混凝土技術,雖然這個時代條件有限,但製作簡易水泥還是可行的。

“我們需要石灰石、黏土和石膏,經過煆燒研磨,就能製成水泥。”楚驍在黑板上畫出工藝流程,“水泥加水攪拌後能硬化成石狀,可以用來修路、建房、造橋...”

工匠學員們聽得入神,但也有人懷疑:“楚先生,這聽起來太神奇了,真能實現嗎?”

楚驍堅定地說:“不試試怎麼知道?讓我們從一個小型試驗開始。”

......

試驗過程充滿挑戰。

第一次煆燒溫度不夠,出來的不是水泥而是生石灰;第二次配料比例錯誤,產物毫無強度;第三次研磨不夠細致,水泥質量低劣...

但楚驍和工匠們沒有放棄。

經過數十次試驗調整,第一批合格的水終於試製成功。

“成功了!真的成功了!”當第一塊水泥試塊達到預期強度時,工匠們歡呼雀躍。

楚驍決定先在實學講堂院內鋪設一條水泥小路作為示範。

消息傳出,引來許多人圍觀。

“這就是楚先生說的神奇材料?”

“看起來和泥巴差不多,真能變硬?”

“不會是又一種奇技淫巧吧?”

三天後,水泥小路完全硬化,平整如石板,卻比石板更加連續無縫。

人們走在上麵,驚歎不已:

“真的變硬了!”

“好平整啊!比石板路還好走!”

“這材料太神奇了!”

楚驍趁機向知府趙德芳展示水泥路的優勢。

趙知府親眼看到後大為震撼,立即批準在城西修建第一條水泥示範路。

然而,這一決定遭到了石板匠和傳統築路工人的強烈反對。

“大人!這是斷我們的生路啊!”

“千百年來都是用石板鋪路,這是祖宗之法!”

“那種泥巴變的東西,怎麼可能比石板耐用?”

楚驍早有準備:“水泥築路不是要取代所有石板路,而是提供一種更經濟的選擇。

諸位匠人可以學習新技術,轉型做水泥施工,需求隻會增加不會減少。”

經過激烈爭論和多方協調,最終達成妥協:主要乾道仍用石板,次要道路可用水泥。

楚驍還承諾培訓傳統匠人掌握水泥技術。

......

水泥路的修建進展順利,但楚驍的思考已經飛得更遠。

“路修好了,但運輸還是靠人力和畜力,效率太低。”一天,楚驍望著道路上艱難前行的貨車,對身旁的李大夫說。

李大夫歎道:“運輸自古如此,除非有傳說中的木牛流馬。”

楚驍眼中閃過光芒:“木牛流馬沒有,但我有更好的想法——軌道運輸。”

他回憶起前世的鐵路運輸原理,雖然這個時代不可能造出蒸汽機車,但簡易的軌道馬車係統還是可行的。

“我們可以在主要運輸線上鋪設木軌,讓貨車在軌道上行駛,阻力大大減小,一匹馬能拉三倍的貨物。”楚驍向工匠們解釋構想。

工匠學員們再次被這個大膽的想法震驚:

“軌道?貨車在軌道上走?”

“這可能嗎?”

“若是成功,運輸效率將大大提高!”

試驗同樣困難重重。木軌強度不夠,容易損壞;車輪與軌道不匹配,經常脫軌;轉向係統設計不合理...但楚驍團隊堅持不懈,一次次改進。

一個月後,第一條實驗性軌道在紡織工坊和倉庫之間建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當裝載三倍貨物的馬車在軌道上輕鬆前行時,圍觀的人們發出了驚歎。

“奇跡!真是奇跡!”

“一匹馬拉了以前三倍的貨!”

“這樣運輸成本將大大降低!”

楚驍沒有立即推廣軌道運輸,而是繼續改進設計,同時著手解決另一個關鍵問題——車輛本身。

“現有的貨車太笨重,效率低下。”楚驍研究著各種貨車設計,“我們需要一種更輕便、更高效的車轍。”

他設計了一種新型貨車:更輕的車身、更合理的重心分布、更好的軸承係統...甚至開始構思一種全新的動力係統——雖然蒸汽機暫時無法實現,但他想到了利用水力和風力。

......

然而,這些革新再次觸動了既得利益集團。

馬車行、石板匠、甚至客棧老板因為運輸效率提高後,沿途住宿需求可能減少)聯合起來反對。

“楚驍這是要斷所有人的生路!”

“不能再讓他為所欲為了!”

“必須徹底阻止這個禍害!”

一天深夜,一夥暴徒襲擊了軌道試驗場,破壞了一段木軌。

幸虧守衛及時發現,未造成更大損失。

更陰險的是,有人散布謠言說水泥含有毒物質,會危害健康;軌道會破壞地氣,帶來災禍...

麵對這些阻力,楚驍沒有硬碰硬。

他采取了一種更聰明的策略——讓利益說話。

他首先邀請各行各業代表參觀水泥路和軌道運輸的實際效果,用數據展示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的好處。

接著,他組織研討會,討論產業升級帶來的新機會:水泥生產需要工人,軌道建設需要勞工,運輸效率提高後商品流通加速,商業機會反而增加...

最重要的是,他讓已經受益的群體發聲。

布商講述運輸成本降低如何讓利潤增加;農民講述水泥路如何讓農產品更快運往市場;普通百姓講述如何買得起更多商品...

漸漸地,反對聲開始減弱,支持聲越來越強。

趙知府看到這種情況,終於下定決心支持交通革新。

他宣布:成立永寧交通革新局,由楚驍負責,全麵推進道路和運輸改良。

......

轉年春天,交通革新的效果開始顯現。

水泥路四通八達,雨天不再泥濘;軌道運輸網絡初步形成,物流成本大幅下降;甚至開始有周邊州縣前來學習取經。

最讓楚驍欣慰的是,一些偏遠地區的特產能夠快速運往城市,農民收入增加;城市商品也能便捷運往鄉村,百姓生活改善。

巡撫大人視察永寧時,特意乘坐了軌道馬車。

感受著平穩高效的運輸,他感歎道:“楚推廣使又創奇跡!此技術若推廣全國,物資流通將大大改善!”

楚驍謙遜回應:“大人過譽了。交通革新隻是手段,真正的價值在於它能促進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

在巡撫的支持下,水泥和軌道技術開始向全省推廣。

楚驍特意編寫了《交通革新教程》,無私公開所有技術細節。

......

然而,楚驍的思考已經飛向更遠的未來。

一天,他站在新建的了望塔上,俯瞰永寧城的交通網絡,對身旁的李大夫說:“這些還隻是開始。真正的交通革命需要更強的動力——不是人力畜力,而是機械力。”

李大夫疑惑地問:“機械力?就像水車那樣?”

楚驍目光深遠:“比水車更強大的動力。一種能夠驅動車輛自動前行的力量...”

他心中想著蒸汽機、內燃機、電動機...雖然這個時代無法實現,但他相信,隻要播下科學的種子,總有一天會發芽生長。

“我們需要更基礎的研究。”楚驍下定決心,“實學講堂應該設立機械研究科,專門研究動力和機械。”

說乾就乾。楚驍立即著手組建研究團隊,開始基礎機械原理的研究和教學。

雖然短期內難有實用成果,但他相信這是未來的方向。

......

夕陽西下,楚驍站在軌道樞紐站,看著高效運轉的運輸係統,心中充滿感慨。

交通革新讓物資流通加速,經濟發展有了新動力,百姓生活有了實實在在的改善。

但他知道,這隻是開始。

交通網絡的完善將會帶來更深遠的社會變革——地域聯係加強,文化交流加速,市場範圍擴大...前路必將更加艱難。

“少爺,如今各地都來學習交通技術,您可是開創了發展新天地啊!”忠伯興奮地說。

楚驍卻神色平靜:“忠伯,技術隻是手段,真正的變革在於社會的進步。

我們的路還很長。”

他心中清楚,隨著交通革新的深入,將會麵臨更多的區域協調和利益分配挑戰。

舊有的地域隔閡和利益格局不會輕易改變,社會變革必將伴隨著激烈的鬥爭。

但看著高效運轉的運輸係統,想象著無數人因此生活改善,楚驍心中充滿堅定。

無論前路如何艱難,他都將沿著這條革新之路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因為這就是他穿越到這個時代的使命,也是他存在的意義。

夜幕降臨,楚驍的目光越過永寧城,望向更遠的遠方。

在他的心中,一個更加宏大的革新藍圖正在緩緩展開,將給這個世界帶來更深遠的變革。

喜歡天痕:玉佩中的時空囚徒請大家收藏:()天痕:玉佩中的時空囚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