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烽火燃九州_天痕:玉佩中的時空囚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07章 烽火燃九州(2 / 2)

次日,許楚修書一封,遣使送至平西王大營。

信中不提戰事,隻論天下大勢,陳述利害,暗示朝廷願與平西王和談。

吳靖接信後,果然心動。

連番受挫後,他意識到許楚驍不易對付,強攻青峪關代價太大,不如假意和談,等待後續援軍到來。

於是雙方達成臨時停戰協議,各派使者往來談判。

許楚驍利用這段時間,加緊修複關隘,整頓防務,等待北境主力到來。

十日後,韓擎率北境主力終於抵達青峪關。

與此同時,各地勤王兵馬也陸續趕到,朝廷軍力大增。

平西王見大勢已去,隻得下令退兵,固守已占領的三州之地。

青峪關保衛戰,以朝廷軍全勝告終。

京城,東宮。

太子蕭景琰接到捷報,大喜過望:“好!好一個許楚驍!以少勝多,智退叛軍!傳旨,重賞三軍,許楚驍晉爵關內侯,授鎮軍大將軍!”

殿下眾臣紛紛道賀,唯有內閣首輔楊文卿麵色凝重。

“殿下,平西王雖退,但仍占據三州之地,擁兵自重,不可不防啊。”楊文卿提醒道。

蕭景琰點頭:“愛卿所言極是。傳旨許楚驍,暫駐青峪關,整軍備戰,以待日後平定叛亂。”

他望向遠方,目光深邃:“這場風波,才剛剛開始...”

青峪關上,許楚驍獨立牆頭,望著平西王退兵的方向。

韓擎走來:“將軍,京城來旨,晉您為關內侯,授鎮軍大將軍。將士們都等著為您慶功呢。”

許楚驍卻無喜色,反而歎息一聲:“平西王雖退,但根基未損。朝廷積弊未除,內亂恐不會就此平息。”

他轉身望向京城方向,目光複雜:“真正的風暴,恐怕還在後麵...”

秋風掠過關隘,旌旗獵獵作響,仿佛在訴說著未來的血雨腥風。

許楚驍握緊劍柄,眼中閃過堅定之色。

寒風吹過青峪關的城牆,卷起零星雪花,在灰蒙蒙的天空中打著旋。

關隘上下,戰後修複的工作仍在繼續,工匠和士兵們忙碌著修補破損的牆垛,清理戰場痕跡。

雖然平西王已退兵半月有餘,但空氣中仍彌漫著若有若無的血腥味,提醒著人們不久前這裡曾經曆怎樣慘烈的戰鬥。

許楚驍站在關牆上,目光越過茫茫雪原,望向平西王退兵的方向。

黑甲外罩著一件玄色大氅,領口鑲著銀狐毛,襯得他麵容愈發冷峻。

晉爵關內侯、授鎮軍大將軍的聖旨三日前已到,但他臉上並無喜色,反而眉頭深鎖。

“將軍,北境急報。”韓擎快步走來,臉色凝重地遞上一封密信。

許楚驍拆開火漆,迅速瀏覽內容,眉頭越皺越緊:“蠻族有異動?”

韓擎點頭:“探馬回報,漠北三大部落近日頻繁會盟,似乎在籌劃什麼。鎮北侯擔心他們趁我軍主力南下之機犯邊。”

許楚驍將信紙捏緊,指節微微發白:“平西王剛退,蠻族便蠢蠢欲動...這時機未免太過巧合。”

“將軍懷疑平西王與蠻族有勾結?”韓擎壓低聲音。

“未必是勾結,但趁火打劫是蠻族一貫作風。”許楚驍轉身麵向關內,“京城有何消息?”

“太子殿下命將軍暫駐青峪關,整軍備戰。

但朝廷撥發的糧餉遲遲未到,軍中存糧僅夠半月之用。”韓擎麵露憂色,“若是蠻族真的大舉南下,我軍將麵臨兩線作戰的危局。”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許楚驍沉默片刻,忽然問道:“平西王退兵後動向如何?”

“據探馬來報,退守雲州後便按兵不動,似乎在休整部隊。但近日有傳言,說平西王派密使前往京城...”

許楚驍眼神一凜:“看來有人不想讓這場戰爭這麼快結束啊。”

就在這時,一騎快馬飛奔入關,馬上使者高喊:“八百裡加急!京城來的聖旨!”

京城,東宮。

燭火搖曳,映照著太子蕭景琰疲憊的麵容。

他麵前堆著如山奏折,最上麵一份是內閣首輔楊文卿呈上的《請議和疏》。

“許楚驍剛打退叛軍,楊文卿就主張與平西王和談...”蕭景琰揉著太陽穴,聲音裡滿是倦意,“諸位愛卿如何看待此事?”

兵部尚書李振率先出列:“殿下,平西王雖退,但實力未損,此時議和,無異養虎為患!臣主張乘勝追擊,一舉平定三州之亂。”

楊文卿顫巍巍上前:“殿下,連年戰事,國庫空虛,百姓困苦。如今北境蠻族又蠢蠢欲動,若再與平西王開戰,恐兩麵受敵啊!不如暫與平西王議和,許其自治三州,待平定蠻族後再做打算。”

“自治三州?”李振怒極反笑,“楊相這是要裂土封王嗎?今日許他三州,明日他就敢要半壁江山!”

蕭景琰抬手製止爭吵,目光轉向一直沉默的錦衣衛指揮使陸炳:“陸愛卿,你怎麼看?”

陸炳躬身道:“臣近日查到一些線索,平西王退兵後,其密使頻繁出入某些朝臣府邸。”他有意無意地瞥了楊文卿一眼,“議和之事,恐非表麵看來那麼簡單。”

楊文卿臉色微變:“陸指揮使這是何意?莫非懷疑老臣通敵?”

“下官不敢。”陸炳語氣平靜,“隻是提醒殿下,議和背後恐有隱情。”

蕭景琰沉吟良久,終於開口:“傳旨許楚驍,命其加強邊防,警惕蠻族動向。另派使者前往平西王處,探其虛實。議和之事...容後再議。”

退朝後,蕭景琰獨坐殿中,望著跳動的燭火出神。

登基以來,他深感朝堂水深難測,各方勢力明爭暗鬥。

平西王叛亂看似被暫時遏製,但朝中暗流湧動,似乎有更大的風暴在醞釀。

“父皇啊父皇,您留給我的,是怎樣一個爛攤子...”他低聲自語,聲音中帶著幾分無奈與迷茫。

雲州,平西王府。

吳靖站在院中,望著枯樹上最後一片掙紮的枯葉,麵色陰沉。

青峪關之敗猶在眼前,許楚驍那張年輕而銳氣的麵孔時常在他腦海中浮現。

“王爺,京城密信。”孫文謙悄無聲息地走來,遞上一封沒有署名的信函。

吳靖拆信瀏覽,嘴角漸漸勾起冷笑:“楊文卿這個老狐狸,一麵在朝中主張與我們議和,一麵向太子表忠心...真是兩頭討好。”

孫文謙低聲道:“楊相雖主張議和,但太子似乎不為所動。近日還派了使者前來,恐怕是來探虛實的。”

“探虛實?”吳靖冷哼一聲,“那就讓他們看看"虛實"。傳令下去,明日校場點兵,讓京城來的使者好好看看我平西軍的威風!”

“王爺,此舉是否太過張揚?恐怕引起朝廷警惕...”

吳靖擺手打斷:“許楚驍兩萬兵馬就敢與我八萬大軍抗衡,憑什麼?憑的就是一股氣勢!如今我軍新敗,更需要展示實力,重振軍心!”

他轉身看向孫文謙:“蠻族那邊聯係得如何了?”

“漠北三大部落已答應出兵,但要求事成之後,將北境三城劃歸他們所有。”

“貪得無厭的蠻子!”吳靖啐了一口,“答應他們!等拿下京城,整個天下都是我的,還在乎三座邊城?”

孫文謙遲疑道:“王爺,與蠻族合作,恐遭天下人非議...”

吳靖眼中閃過厲色:“成王敗寇!隻要奪得天下,曆史自由勝利者書寫!當年太祖皇帝不也是借蠻族之力才奪得江山?”

他望向京城方向,聲音漸冷:“蕭景琰,許楚驍...咱們的較量,才剛剛開始。”

青峪關,將軍府。

許楚驍站在沙盤前,眉頭緊鎖。沙盤上,代表蠻族騎兵的小旗已逼近北境防線,而平西王的勢力仍盤踞在三州之地。

“將軍,京城使者已到關外。”親兵來報。

許楚驍抬頭:“請進來。”

片刻後,一位身著緋袍的官員在侍衛陪同下步入廳堂。

許楚驍認出這是太子少傅張文遠,朝中有名的清流代表。

“張大人遠道而來,有失遠迎。”許楚驍拱手施禮。

張文遠還禮:“許將軍守關有功,太子殿下特命下官前來犒軍。”他環視四周,語氣關切,“聽聞軍中糧餉短缺,殿下已命戶部加緊調撥,不日即可送達。”

許楚驍請張文遠入座,直入主題:“張大人此行,恐怕不隻是犒軍這麼簡單吧?”

張文遠歎口氣:“將軍明鑒。朝中近日有大臣主張與平西王議和,太子殿下猶豫不決,特命下官前來聽取將軍意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許楚驍沉吟片刻:“平西王雖暫退,但野心未消。此時議和,無異於縱虎歸山。但若繼續用兵,北境蠻族又虎視眈眈,我軍確實麵臨兩線作戰的風險。”

“那將軍的意思是...”

“以戰促和,以和備戰。”許楚驍目光銳利,“可假意與平西王談判,拖延時間,同時加緊整軍備戰。待春季來臨,蠻族退兵後,再集中兵力平定三州之亂。”

張文遠點頭:“將軍高見。不過...”他壓低聲音,“朝中有人與平西王暗中往來,將軍需警惕後方有變。”

許楚驍眼神一凜:“多謝大人提醒。”

送走張文遠後,許楚驍立即召來韓擎:“加強關防,特彆是對京城方向的警戒。從今日起,沒有我的手令,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入關隘。”

韓擎驚訝:“將軍懷疑京城有變?”

許楚驍望向窗外飄落的雪花,聲音低沉:“朝堂之爭,有時比戰場更加凶險。我們不僅要防前方的敵人,還要警惕後方的暗箭。”

是夜,許楚驍難以入眠,獨自登上關牆巡視。

寒風凜冽,吹動他黑色的大氅。

關外雪原在月光下泛著幽藍的光澤,遠山如黛,寂靜中暗藏殺機。

“將軍。”守城校尉見到他,連忙行禮。

許楚驍擺手:“可有異常?”

“一切正常。就是天太冷,弟兄們守夜辛苦。”

許楚驍望向遠處執勤的士兵,見他們在寒風中瑟瑟發抖,心中不忍:“傳令下去,守夜士兵每時辰輪換一次,夥房備好熱湯,隨時供應。”

“謝將軍!”校尉感激道。

許楚驍沿著城牆緩緩行走,思緒萬千。

從北境到京畿,從對抗蠻族到平定叛亂,他深感朝局複雜,遠非戰場殺敵那麼簡單。

平西王叛亂背後,似乎有更深的力量在操縱一切。

“將軍似乎心事重重。”一個溫和的聲音從身後傳來。

許楚驍回頭,見是軍師顧清風。

這位年過四十的文士三月前投奔軍中,因足智多謀而被許楚驍聘為幕僚。

“先生還未休息?”許楚驍問。

顧清風微笑:“見將軍獨上城頭,想必有心事難解,特來相伴。”

許楚驍歎口氣:“我在想,平西王為何選擇此時起兵。他在西境經營二十年,兵強馬壯,若真要反,為何不早不晚,偏偏在此時?”

顧清風撫須道:“將軍可記得去年江淮水患,百萬流民失所?又可知今年北方大旱,糧食歉收?如今國庫空虛,民心浮動,正是起兵的最佳時機。”

“但這些天災,平西王又如何能預料?”

“或許不是預料,而是...製造。”顧清風聲音漸低,“下官近日查閱近年各地災情報告,發現許多巧合。江淮水患前,曾有大量不明身份的人挖掘堤壩;北方大旱前,多個水庫莫名決堤...”

許楚驍眼神驟變:“先生的意思是,這些天災背後有人為因素?”

“下官不敢妄斷,但太過巧合的事,往往不是巧合。”顧清風意味深長地說,“將軍不妨想想,誰最能從這些災情中獲益?”

許楚驍心中一震,一個可怕的猜想浮現在腦海。

若真如顧清風所言,那平西王背後的謀略之深、手段之狠,遠超他的想象。

“多謝先生提醒。”許楚驍鄭重道,“還請先生暗中調查此事,但務必小心,切勿打草驚蛇。”

顧清風躬身:“遵命。”

望著顧清風離去的背影,許楚驍心中湧起強烈的不安。

他感覺自己仿佛置身於一張無形的大網中,前方的敵人明確,背後的暗流卻難以捉摸。

“無論幕後是誰,我定要揭開你的真麵目。”他握緊劍柄,暗自立誓。

數日後,雲州傳來消息:平西王同意和談,邀請朝廷使者前往雲州商議具體事宜。

朝堂之上,為此事再起爭論。

“王爺願意和談,乃是朝廷之福,百姓之幸!”楊文卿力主接受邀請,“老臣願親自前往雲州,與王爺商議和談條件。”

李振立即反對:“不可!平西王狡詐多變,楊相身為內閣首輔,豈可輕入險地?況且誰不知楊相與平西王...”他忽然住口,但言外之意顯而易見。

楊文卿臉色漲紅:“李尚書這是何意?老臣一心為國,天地可鑒!”

蕭景琰打斷爭吵:“二位愛卿不必再爭。和談之事關係重大,確需重臣前往。但楊相年事已高,不宜遠行。”他沉吟片刻,“不如由錦衣衛指揮使陸炳前往,既可代表朝廷,又能探查平西王虛實。”

陸炳出列:“臣遵旨。”

退朝後,楊文卿匆匆返回府邸,屏退左右,秘密修書一封,命心腹連夜送出京城。

他不知道的是,這一切都被潛伏在暗處的錦衣衛密探看在眼裡。

青峪關,許楚驍接到京城來信,得知陸炳將前往雲州和談,眉頭深鎖。

“陸炳雖為錦衣衛指揮使,但畢竟是將領而非文臣,朝廷派他和談,恐怕平西王不會滿意。”他對韓擎說。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韓擎點頭:“確實奇怪。按理應派文臣前往,為何讓陸指揮使去?”

許楚驍沉思片刻,忽然明白過來:“恐怕和談是假,探查是真。太子殿下對平西王不放心,派陸炳去摸底。”

就在這時,親兵來報:“將軍,關外有一商人求見,說是將軍故人。”

許楚驍疑惑:“故人?請他進來。”

片刻後,一個身著貂裘、富商模樣的人被帶入廳堂。

那人取下兜帽,露出一張精明乾練的麵孔。

“楚驍兄,彆來無恙?”

許楚驍一愣,隨即驚喜:“子瑜?怎麼是你?”

來人名叫周子瑜,是許楚驍年少時的同窗好友,後來棄文從商,成為江南巨富,多年來少有聯係。

周子瑜笑道:“聽說老朋友鎮守青峪關,特來探望。”他環視四周,壓低聲音,“順便帶來一些...朋友相贈的禮物。”

許楚驍會意,屏退左右:“現在可以說了。”

周子瑜神色嚴肅起來:“我在經商途中,偶然得知一些消息。平西王正在暗中收購大量糧草軍械,不像要休戰的樣子。更奇怪的是,采購資金並非來自西境,而是通過江南錢莊流轉,最終源頭...疑似京城某位大臣。”

許楚驍心中一震:“可知是哪位大臣?”

周子瑜搖頭:“對方很謹慎,線索到江南就斷了。但我查到,這些錢莊與楊文卿的族弟有牽連。”

“楊文卿...”許楚驍沉吟道,“他雖在朝中主張議和,但若暗中資助平西王,豈不是兩麵討好?”

“正是如此。”周子瑜點頭,“還有更奇怪的。我北上途中,發現多支商隊運載的不是普通貨物,而是精鐵和硝石——製造火器的原料。這些商隊的目的地,都是平西王控製的雲州。”

許楚驍眼神銳利起來:“看來平西王不僅在準備下一場戰爭,還在準備大規模使用火器...”

他忽然想起顧清風關於天災人禍的猜測,心中不安愈發強烈。

若平西王真有如此深謀遠慮,那眼前的平靜恐怕隻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子瑜,多謝你帶來這些消息。”許楚驍鄭重道,“還請你在關中暫住幾日,我需要你的幫助。”

周子瑜微笑:“故友相求,義不容辭。”

當夜,許楚驍秘密召集心腹將領和幕僚。

“情況比我們想象的更複雜。”他將周子瑜帶來的消息告知眾人,“平西王正在備戰,而且可能得到朝中某些人的暗中支持。”

韓擎震驚:“若真如此,和談豈不是個幌子?”

“正是。”許楚驍點頭,“我擔心陸指揮使前往雲州,恐有危險。”

顧清風撫須道:“將軍所慮極是。平西王若真有異心,必會趁和談之機扣留陸指揮使,作為人質或籌碼。”

許楚驍沉思片刻,忽然道:“或許我們可以將計就計。”

眾人疑惑地看著他。

“平西王以為我們在明處,他在暗處。殊不知,我們已察覺他的圖謀。”許楚驍眼中閃過銳光,“我們可以假意不知,暗中準備,待平西王動手時,反將一軍。”

他詳細布置一番,眾人領命而去。

會後,許楚驍獨留顧清風:“先生之前關於天災人禍的調查,可有進展?”

顧清風低聲道:“下官已派人前往江淮和北方調查,初步證實確有人為破壞的痕跡。更令人擔憂的是,下官發現這些破壞行動似乎與一個神秘組織有關。”

“什麼組織?”

“‘幽冥司’。”顧清風聲音更低,“這個組織極為隱秘,下官也是偶然從一本古籍中得知其存在。據說曆代都有這樣一個暗中操縱朝局的組織,但無人知曉其真實麵目。”

許楚驍心中湧起寒意。若真存在這樣一個組織,那平西王叛亂恐怕隻是冰山一角。

“繼續調查,但務必小心。”他鄭重囑咐。

顧清風躬身:“下官明白。”

十日後,雲州傳來驚人消息:在和談過程中,平西王以“涉嫌刺殺”為由,扣留了錦衣衛指揮使陸炳!

消息傳至京城,朝野震動。

太子蕭景琰大怒,當即下令停止和談,命許楚驍整軍備戰。

與此同時,北境急報:蠻族大軍開始南下,兵鋒直指寒石關!

許楚驍站在青峪關城頭,望著南北兩個方向,心知最擔心的兩線作戰局麵終於到來。

“傳令全軍,準備迎戰!”他聲音冷靜,眼中卻燃著戰意。

喜歡天痕:玉佩中的時空囚徒請大家收藏:()天痕:玉佩中的時空囚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