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風聲外泄,長安議罪
春回大地,邊郡的春耕正如火如荼。新打造的鐵犁在田地裡翻起黑土,鄉勇營的士兵們脫下鎧甲拿起農具,與百姓一起勞作,田埂上不時傳來笑聲。與此同時,狼山鐵礦的第一座冶煉工坊正式投產,通紅的鐵水澆入模具,冷卻後便成了鋒利的鐮刀和堅固的犁頭。
一切都在按《五年規劃》的步調推進,沒人注意到,一份抄錄的規劃副本,正悄然通過商旅傳入長安。
這份副本先是落到了禦史大夫周昌手中。周昌是出了名的剛直,看到“以軍力拓疆土”“收服西域小國”等字眼,頓時勃然大怒,當即捧著副本衝進未央宮。
“陛下!天宇要反!”周昌嗓門洪亮,在殿內回蕩,“這《五年發展規劃》哪裡是發展邊郡,分明是在打造獨立王國!他要鹽鐵專營,要私練鄉勇,還要拓疆土——這不是反賊是什麼?”
劉邦正在批閱奏折,聞言心中一沉,接過副本細看。越看臉色越難看,尤其是看到“五年練成五萬鄉勇”“河西走廊建立要塞”等內容,指尖都在顫抖。
“他竟有如此野心!”劉邦將副本摔在案上,“朕就知道他擴編輔兵營沒安好心,原來早有預謀!”
此時,陳平恰好進來,見此情景,拿起副本仔細看了一遍,眉頭緊鎖,卻沒有立刻附和周昌。
“陳平,你怎麼看?”劉邦問道,語氣帶著怒意。
陳平沉吟道:“陛下,天宇的規劃確實大膽,但‘不臣之心’四個字,還需謹慎。邊郡地處偏遠,若不發展鹽鐵,百姓難以安定;若不訓練鄉勇,難以防備匈奴;至於拓疆土……或許他真是為了斷絕匈奴後路。”
“你還替他說話!”周昌怒道,“私練五萬鄉勇,這是防備匈奴嗎?這是要兵臨長安!”
朝中大臣聽聞此事,紛紛湧入大殿,一時間議論紛紛。
“天宇在邊郡搞鹽鐵專營,早已賺得盆滿缽滿,如今又要擴軍,其心可誅!”
“聽說他用匈奴人為將,用羌女為官,早已不遵漢製,這規劃怕是早就想好了!”
“依臣看,當立刻削其兵權,召他回長安任職,斷其根基!”
唯有蕭何沉默半晌,開口道:“陛下,削兵權恐生禍端。如今滎陽戰事正緊,邊郡若亂,匈奴必趁機南下,到時候腹背受敵,悔之晚矣。”
“那難道就放任他做大?”周昌反問,“等他五萬鄉勇練成,再占據河西,咱們還有勝算嗎?”
劉邦看著爭吵的大臣,心中五味雜陳。他既忌憚天宇的野心,又不得不依賴邊郡的穩定。正如蕭何所說,此刻動天宇,無異於自毀長城。可若不動,這《五年規劃》就像一把懸頂之劍,讓他日夜難安。
“陳平,你有何良策?”劉邦看向陳平,語氣緩和了些。
陳平道:“陛下可先派使者去邊郡‘慰問’,名為查看民生,實則探其虛實。若天宇真有反心,定會露出破綻;若隻是為了治理邊郡,咱們也可借機敲打,讓他收斂些。”
劉邦點頭:“就依你。派誰去合適?”
“禦史中丞酈食其。”陳平道,“酈大人能言善辯,又剛正不阿,既能傳達陛下的關切,也能看清邊郡的實情。”
劉邦準奏,當即擬旨,命酈食其為使者,攜帶賞賜前往邊郡,名為“犒勞軍民”,實則探查《五年規劃》的底細。
消息傳到邊郡時,天宇正在武學查看少年們的訓練。一群各族少年穿著統一的短打,在教官的指導下練習紮馬,雖稚氣未脫,眼神卻異常專注。
“侯爺,長安派酈食其來了,說是犒勞軍民。”李信匆匆趕來,語氣帶著擔憂,“怕是為了《五年規劃》的事。”
天宇放下手中的馬鞭,淡淡一笑:“該來的總會來。讓戶曹司準備接旨,另外,把這幾個月的鹽鐵收益賬冊、鄉勇營的訓練記錄都整理好,酈大人想看什麼,就給他看什麼。”
“可是……”李信有些猶豫,“萬一他雞蛋裡挑骨頭怎麼辦?”
“挑就讓他挑。”天宇望向長安的方向,目光平靜,“邊郡行得正坐得端,不怕人看。他若想敲打,我便接著——但想讓我停了規劃,不可能。”
此時的武學內,一個匈奴少年不小心摔倒,立刻有漢人少年伸手將他扶起,兩人相視一笑,又繼續紮馬。天宇看著這一幕,心中更定——邊郡的根基,早已不是一份規劃、幾道聖旨能動搖的。
喜歡秦末龍旗請大家收藏:()秦末龍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