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半個月來,被陳捷以各種“程序瑕疵”、“風險隱患”為由卡住的項目,已經不下十個,涉及的總投資額,更是高達上億。
這些項目,如果都能順利推進,安宜鎮今年的GDP,至少能再往上竄一大截,他蔣海山的政績簿上,也能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可現在,這些項目都像被施了定身法一樣,動彈不得。
再這麼下去,彆說發展了,維持現狀都困難。
蔣海山心中焦急,卻又無可奈何。
陳捷的批示,從法理上,從程序上,都無懈可擊。
自己如果強行要推,那就是違規,將來出了問題,責任還得自己扛。
這個年輕人,用一張看不見的、由規則和程序編織成的大網,將自己所有試圖“靈活變通”的路徑,都給堵得死死的。
不行,必須得找他談談了。
蔣海山深吸一口氣,做出了決定。
他拿起那份被打回來的紡織工業園項目報告,站起身,走出了自己的辦公室,徑直走向了隔壁那間略顯陳舊的副鎮長辦公室。
“篤篤篤。”
“請進。”
蔣海山推門而入,看到陳捷正埋首於一堆文件中,神情專注。
聽到動靜,陳捷抬起頭,看到是蔣海山,臉上立刻露出了溫和笑容,連忙站起身:
“蔣鎮長,你怎麼親自過來了。”
“沒事,正好過來走動走動。”蔣海山笑著擺了擺手,將手中的文件,輕輕地放在了陳捷桌上,“順便,也想跟陳鎮長你,聊聊天。”
陳捷看了一眼那份文件,心中了然。
他指了指對麵的沙發,笑道:
“蔣鎮長快請坐,我給你泡茶。”
“不用客氣,我自己來。”
兩人在沙發上坐下,氣氛客氣,卻又帶著一絲若有若無的微妙。
蔣海山沒有一上來就直奔主題,而是先拉起了家常,對陳捷這半個月來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
“陳鎮長,你來咱們安宜這半個月,可是給我們整個鎮政府,帶來了一股新風氣,讓我們這些在基層乾了多年的同誌,都打心底裡佩服。”
這番話,說得是真心實意。
陳捷笑了笑,謙虛道:
“蔣鎮長你過獎了,我也就是紙上談兵,提了點不成熟的想法,主要還是靠下麵同誌們執行力強。”
“你太謙虛了。”蔣海山擺了擺手,話鋒一轉,切入正題,“不過,陳鎮長,今天我來,也是想跟你探討一個問題,或者說,是一種工作理念上的困惑。”
“你說。”陳捷坐直了身體,神情認真。
“你也知道,我們安宜鎮,是市裡確定的‘改革先鋒鎮’,是‘衝鋒鎮’。”蔣海山緩緩說道,“市裡對我們的要求,就是發展,是又好又快的發展,為了這個總目標,允許我們大膽地試,大膽地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