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大山走過去。
隔間不大,布置得卻格外整潔溫馨。
白素雅正坐在一群婦人中間,身邊還依偎著幾個孩童。
她手裡拿著一塊塗了炭的木片,指著上麵刻畫的簡單字符:“來,跟我念,人之初——”
“人之初——”婦人們和孩子們稚嫩的聲音跟著響起,雖然發音生澀,卻充滿認真。
瑤瑤也在其中,小腦袋一點一點,奶聲奶氣地跟著念。
看見袁大山出現在門口,她眼睛一亮,掙脫白素雅的手,像隻小蝴蝶般撲過來:
“大山哥哥!”
白素雅抬頭,看到袁大山,臉上綻開溫柔的笑意。
陽光透過窗欞灑在她身上,仿佛鍍上一層柔和的光暈。
她起身,走到袁大山身邊,自然地接過撲過來的瑤瑤。
“大山哥,”她輕聲彙報,“識字班開了五日,已有百餘人能識得幾十個常用字了。
“婦人們學得很用心,都說能看懂簡單的告示和記下工分,心裡踏實多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她又指了指旁邊幾個正在縫製冬衣的婦人,“過冬的棉衣和孩子們的冬衣,也在加緊趕製。”
她的影響力在潛移默化中增長。
從最初的醫療協助,到後來的製鹽突破,再到如今主管婦孺事務,推動識字教化,她的聰慧,細致和發自內心的善良,贏得了穀中所有婦孺的敬愛。
她已不再是那個需要被保護的柔弱女子,而是成為了袁大山治理體係中不可或缺的柔和力量,是凝聚民心的一縷春風。
內心os:琴琴…這塊璞玉,越來越亮了。識字教化,凝聚婦孺,這工作看似不起眼,卻是根基中的根基。民心所向,才是真正的長城。有她在,這冰冷的亂世之城,才真正有了家的溫度。
離開內政中心,袁大山走向喧鬨的工坊區核心。
張三鐵正趴在一張巨大的,畫滿線條的獸皮圖紙上,眉頭緊鎖。
他身邊圍著幾個工匠頭目,正激烈地討論著。
他臉上沾著油灰,眼窩深陷,顯然又熬了夜,但眼神卻像燃燒的炭火,充滿亢奮。
“不行!老李頭,你這鼓風機的風口角度還得調!風力集中不起來,爐溫就上不去!”
張三鐵指著圖紙一處,唾沫橫飛,“還有這水輪!軸太細,承不住力!得加粗!用硬木心!城主說了,水力鼓風才是王道!這玩意兒弄成了,煉鐵效率能翻倍!”
另一個工匠指著另一處:“張頭兒,鹽棚那邊,素雅姑娘提了個想法,說能不能在池底鋪一層細陶片?更光滑,鹽粒更容易刮,雜質也少…”
“好主意!”
張三鐵一拍大腿,“記下來!記下來!回頭就試!柳如夢那邊要的蒸餾器草圖呢?畫好了沒?城主等著要呢!”
他儼然成了整個潛淵城技術體係的總工程師。
從城牆棱堡到引水渠,從土高爐到新式農具,再到如今正在攻關的水力鼓風機,改良曬鹽池,乃至柳如夢醫療所需的簡易蒸餾裝置…所有技術難題最終都彙總到他這裡。
他像一塊永不滿足的海綿,吸收著袁大山偶爾拋出的“神啟”火花,再帶領工匠們用最原始的工具和無窮的智慧,將其一點點變成現實。
內心os:張三鐵!技術狂人!工造大匠!這稱號實至名歸。從基建到軍工到民生,全靠他領著工匠們死磕。效率是低了點,但這份鑽研勁頭,千金難買。他就是潛淵城不斷自我強化的引擎。
袁大山沒有打擾他們,靜靜地看了一會兒。
夕陽的金輝給忙碌的工坊區鍍上一層暖色,叮當的打鐵聲,鋸木的嘶鳴,工匠們的爭論,彙成一股充滿生機的喧囂。
他轉身,緩步登上內城的城牆。
站在堅實的棱角垛口後,俯瞰著下方炊煙嫋嫋的生活區,金浪翻滾的耕作區,機器轟鳴的工坊區,還有遠處軍營傳來的陣陣操練聲。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軍、政、工、情、民…潛淵城這架在亂世中艱難起步的粗糙機器,各個部件都已就位,開始笨拙卻堅定地運轉起來。
內心os:草台班子,總算升級成了個像樣的草台班子了!
周一木掌軍,李麗麗管內政,柳如夢抓醫療情報,張三鐵搞技術,素雅凝聚婦孺人心…
框架有了,血肉也在生長。
雖然原始,雖然稚嫩,雖然問題一堆…但終究是邁出了最堅實的一步。
效率…效率還是太低了!管理流程,信息傳遞,資源調配…漏洞百出。
這才是真正挑戰的開始!路還長,但方向,就在腳下。
喜歡農民工在三國虐爆名將能臣請大家收藏:()農民工在三國虐爆名將能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