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青壤新生_旱魃:隴塬骸骨三百萬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7章 青壤新生(1 / 1)

黑鬆溝的雪是在驚蟄那天徹底化透的。

頭天夜裡還飄了陣碎雪子,打在七號煤窯的木牌上簌簌響,第二天清晨推開窯門,卻見陽光把鬆針上的冰棱曬得透亮,一滴水珠墜下來,在地上砸出個小小的濕痕。王小英抱著疊好的棉衣站在洞口,忽然被腳邊一抹異樣的綠晃了眼,三兩片指甲蓋大的草芽,正從裂開的石縫裡鑽出來,嫩得能掐出水。

“媽媽,你看!”栓柱舉著根枯樹枝跑過來,樹枝尖上纏著團白絨絨的東西,“這是啥?”

王小英湊過去看,是團蒲公英的絨毛,被風吹得掛在枝椏上。她心裡一動,去年冬天在鷹嘴崖,連枯草都難見一根,更彆說帶絨毛的種子了。她蹲下身,手指輕輕碰了碰那叢草芽,指尖沾了點濕土,是黑褐色的,帶著股腥甜的潮氣,這氣味,上次聞到還是前年了。

去年大旱剛開始,她和雙喜還在地裡播種,想寫秋天一定是收獲滿滿,那時候平安和保田老是喜歡在地裡打鬨,保田小,還跑不過哥哥,每次都被平安追上。那時的土地是灰黃色的,裂得像老人臉上的皺紋,用鋤頭挖下去,能聽見“哢”的脆響,土塊碎成渣,風一吹就漫天飛。後來一月一月過去了,一滴雨都沒見,連草根都被饑民挖光了,土地裸露出慘白的沙礫,太陽一曬就燙得能烙餅。她從沒想過,有朝一日還能摸到這樣軟乎乎、能攥出濕氣的土。

“是茵陳。”李醫生背著藥箱從窯裡走出來,眼鏡片後的眼睛眯成了縫,“開春頭茬的茵陳,能當菜吃,還能入藥。”他蹲下來,用手指撥開草芽周圍的土,“你看這根須,白生生的,紮得深。地醒了,比人醒得早。”

他的話像顆石子投進王小英心裡。是啊,地醒了。這幾年裡,人們逃的逃,死的死,隻有土地一直趴在這兒,渴著,等著,如今終於等來了雪水,等來了能讓它舒展筋骨的春天。

不遠處,周隊長正帶著戰士們勘察那片計劃開墾的坡地。那地方原是片亂石灘,大旱年月裡,人們曾在這裡挖過井,挖了三丈深也沒見著水,隻留下些廢棄的井筒和散落的石塊。此刻,雪水彙成的小溪正順著坡地邊緣往下淌,在石頭縫裡鑽出鑽去,留下一串濕漉漉的痕跡。

“就這兒了。”周隊長用腳尖點了點地麵,軍靴碾過表層的碎石,露出下麵的土,“土層不算薄,向陽,雪水也能流到。”他回頭對王世天喊,“老王,把家夥什都搬來,今天就開工。”

王世天應了一聲,轉身招呼大牛和幾個年輕老鄉。他們手裡的工具看著有些寒磣:有戰士們從馬匪手裡繳獲的刺刀,有老鄉家裡傳下來的木犁,還有王世天用煤窯裡撿的廢鐵打製的“破土器”——一塊巴掌大的鐵板,前端被煨得尖尖的,牢牢綁在磨光滑的木杆上。

“這土硬得很,得先鬆鬆。”王世天掄起破土器,猛地往地上鑿去。隻聽“咚”的一聲悶響,鐵板隻陷進去寸許,震得他胳膊發麻。他啐了口唾沫在手心,搓了搓,又掄起家夥,“當年大旱,地裂得能伸進拳頭,現在雪水泡了這陣子,總算有點軟乎氣了。”

王小英看著他弓起的脊背,忽然想起在鷹嘴崖時,他也是這樣,掄著鎬頭挖引水的木槽,汗珠子砸在冰上,瞬間就凝成了小冰粒。她把棉衣放進窯裡,轉身找了個篩子,“我去撿石頭。”

栓柱也顛顛地跟過來,手裡攥著塊小木板,“我也幫忙!”

婦女們很快都聚攏過來。趙春燕端著個簸箕,裡麵裝著要晾曬的土豆種,看見大家都在忙活,把簸箕往石頭上一放,“我先不曬了,撿石頭要緊。”她的土豆種是去年藏在煤窯最深處才保住的,表皮皺巴巴的,卻鼓著幾個飽滿的芽眼,像睡著的小娃娃。

“這些土豆可得當寶貝護著。”趙春燕一邊撿碎石,一邊說,“這下有了水,有了地,說啥也得讓娃們吃上一口新土豆。”

大家都沒說話,手裡的動作卻更快了。陽光漸漸熱起來,照在背上暖融融的。王小英跪在地上,手指扒開表層的土,把藏在裡麵的碎石塊一個個撿出來。土很濕,很快就把她的手染成了黑色,指甲縫裡嵌滿了泥,可她一點也不覺得臟。有好幾次,她摸到土裡的草根,都是活的,帶著韌勁,輕輕一拽就能拉出好長一段。

“你們看!”一個年輕媳婦突然喊起來,手裡舉著棵帶著根須的草,草頂上還頂著個小小的花苞,“是苜蓿!能吃的!”

大家都圍過去看,那棵苜蓿的根須又白又密,像老爺爺的胡須。李醫生笑著說:“這是土地在給咱們送禮呢。苜蓿紮根深,能把底下的養分帶上來,種在地裡,比上肥料都強。”

王世天直起腰,用袖子擦了擦額角的汗,“可不是嘛,這地啊,你對它好,它就給你長東西。”他往遠處望了望,鬆樹林已經不像冬天那樣灰蒙蒙的了,鬆針間冒出些嫩綠色的新葉,遠遠看去,像給林子鑲了道綠邊,“你們發現沒?今年的樹也比往年綠得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確實是這樣。不光鬆樹,坡下的柳樹枝條也泛出了黃綠色,軟軟的,風一吹就輕輕搖擺。有幾隻麻雀落在枝頭,嘰嘰喳喳地叫著,聲音脆生生的,像在說春天的新鮮事。王小英記得,大旱最嚴重的那幾個月,彆說麻雀,連烏鴉都很少見,天上總是空蕩蕩的,隻有太陽毒毒地照著。

“周隊長說,等把地開出來,就種糜子,種土豆,再種點南瓜。”趙春燕眼裡閃著光,“南瓜藤能爬滿坡,到時候結得滿地都是,黃澄澄的,看著就喜興。”

栓柱湊過來,小手指著遠處的小溪,“那我能在溪邊種西瓜嗎?我娘以前種過,可甜了。”

“能!”王世天笑著摸了摸他的頭,“等咱們有了多餘的種子,就給栓柱種一片西瓜地,讓你第一個吃。”

太陽爬到頭頂時,大家才停下來歇腳。王小英低頭看自己的手,黑黢黢的,可掌心熱乎乎的,還帶著泥土的溫度。她往地上啐了口唾沫,搓了搓手,又要接著乾,卻被趙春燕拉住了。

“先歇會兒,我給你們帶了點吃的。”趙春燕從布包裡掏出幾個糜子麵窩頭,“墊墊肚子再乾。”

王小英接過窩頭,掰了一半給栓柱,自己咬了一口。粗糧有點乾巴,可她吃得很香。她看著眼前這片漸漸露出模樣的土地,看著遠處巡邏的戰士們扛著槍走過鬆樹林,看著天上飄著的白雲,忽然覺得,這幾年吃的苦,好像都隨著冬天的雪化掉了。

地醒了,人也該醒了。她咬了一大口窩頭,心裡暗暗想,等種下的種子長出苗來,她要寫信告訴劉雙喜,黑鬆溝的春天來了,土地綠了,他們有盼頭了。

開墾坡地的活兒,比想象中要難得多。

表層的碎石清理得差不多了,露出的土層卻硬得像塊鐵板。戰士小張掄起工兵鏟,猛地往下砍,隻在土上留下個淺淺的白印,震得他虎口發麻。“這哪是土啊,比石頭都硬。”他齜牙咧嘴地甩了甩手。

“這是大旱年景結的‘殼’。”王世天蹲下來,用手摳了摳土塊,指甲縫裡立刻嵌進了土渣,“那年頭,天不下雨,地就一直裂著,太陽曬,風吹,慢慢就成了這樣。得用木槌砸開,再用耙子篩。”

周隊長讓人找來幾根結實的木頭,削成槌子的模樣,“男人們輪流砸,女人們負責篩土,孩子們撿小石子,咱們分工乾。”

於是,坡地上響起了此起彼伏的“咚咚”聲。男人們掄著木槌,一下下砸在硬土上,每砸一下,都要憋足了勁,額頭上的青筋鼓鼓的。砸開的土塊大大小小,還得用木耙一點點碾碎,篩出細土。

王小英和婦女們拿著篩子,蹲在地上來回晃動。細土從篩眼裡漏下去,留在篩子上的碎石和土塊就被撿出來,堆在旁邊。一開始,篩出來的細土很少,大部分都是硬邦邦的土塊。可砸了兩天後,情況漸漸好了起來,篩出的細土越來越多,顏色也從灰黃色變成了深褐色,攥在手裡能成團,鬆開手又能散開。

“這土活過來了。”趙春燕捧著一把細土,湊到鼻子前聞了聞,“有土腥味了,以前聞著都是土腥味。”

王世天的“破土器”派上了大用場。他把鐵板尖對準土塊的裂縫,用錘子輕輕一敲,土塊就順著裂縫裂開了。“這法子省勁。”他擦了擦汗,“以前在老家種地,遇到硬土就這麼弄。”他教大牛和幾個年輕老鄉用這個法子,很快,坡地上就響起了“叮叮當當”的敲擊聲。

最難處理的,是那些藏在土裡的“硬心”。這些硬心是常年乾旱形成的,比磚頭還硬,用木槌砸都砸不開。周隊長讓人找來幾根鋼釺,先在硬心上打個眼,再把鋼釺插進去,用錘子往上撬,才能把硬心弄出來。

“這些硬心就像人心裡的疙瘩,不弄開,地就喘不過氣。”周隊長一邊撬硬心,一邊說,“咱們把它們都清出去,地才能好好長莊稼。”

戰士們還從煤窯裡找出些廢棄的鐵條,彎成鉤子的形狀,用來勾出埋在土裡的草根和石塊。這些鐵條雖然鏽跡斑斑,可用來清理雜物卻很管用。

幾天下來,大家的手上都磨出了水泡。王小英的手心磨破了,滲出血珠,她就用布包上,接著乾。趙春燕的肩膀被篩子勒出了紅印,她也隻是揉了揉,繼續篩土。男人們的胳膊都掄酸了,可誰也沒說歇著。

栓柱和孩子們也沒閒著。他們拿著小鏟子,跟在大人後麵,把漏下的小石子撿起來,裝進小籃子裡。有時候,他們還會發現土裡的蟲子,就興奮地喊起來:“有蟲子!有蟲子!”在他們看來,有蟲子,就說明土地有了生機。

李醫生每天都來看看,給大家處理手上的傷口,還教大家用草藥泡水洗手,說能消腫止痛。“你們這是在給土地治病呢。”他笑著說,“土地健康了,才能長出好莊稼。”

這天傍晚,周隊長讓人丈量了一下開墾出來的土地,竟然有兩畝多。看著這片平整的土地,雖然還帶著些小土塊,可已經能看出田地的模樣了,大家都很高興。

“明天開始,咱們就可以整壟了。”周隊長說,“整好壟,就能種莊稼了。”

王小英站在坡地邊,看著夕陽灑在土地上,把土染成了金黃色。她仿佛已經看到了秋天的時候,這裡長滿了糜子,沉甸甸的穗子低著頭;土豆埋在土裡,挖出來的時候一個個又大又圓;南瓜藤爬滿了坡,上麵結滿了黃澄澄的南瓜。

她摸了摸口袋裡的那半塊藍布條,那是劉雙喜臨走時留給她的。她想,等莊稼長出來了,她一定要告訴劉雙喜,他們用自己的雙手,讓這片硬土變軟了,讓黑鬆溝有了希望。

喜歡旱魃:隴塬骸骨三百萬請大家收藏:()旱魃:隴塬骸骨三百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憑借外星科技,建立星海王朝 綜武之我,唯一修仙者 天賦覺醒輔助係,好在我是合道境 並蒂焚仙 神魔版隋唐演義 全城都在賭我活不過三天 吞天葫 挽淵錄 墜入月光 百世劫滿,剛繼承奇境就墜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