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淵巨獸的咆哮震得石壁簌簌落石,陳沐陽拽著父親轉身就跑。好在那巨獸似乎被玉門的光芒困住,並未追出密道。等兩人連滾帶爬回到地麵,部落眾人早已在井口急得團團轉,老者見到他們平安歸來,顫巍巍的手差點握不住木杖。
“先離開這裡!”陳景行捂著流血的手臂,看向黑風崖方向。經曆這場變故,崖壁上的青銅建築已坍塌大半,可誰也說不準還有什麼危險潛藏在暗處。眾人抬著傷員、收拾起能用的物資,踏著暮色往山下走。陳沐陽背著裝有天空之淚的獸皮袋,感覺肩上沉甸甸的——這不僅是激活時間密鑰的關鍵,更像是祖輩交付的生存重擔。
兩天後,隊伍在一處山穀落腳。這裡背山麵水,有大片平整的荒地,隻是雜草叢生、亂石遍布。陳景行站在土坡上打量地形,突然想起祖父日記裡的話:“尋地如尋醫,向陽、近水、藏風,三者缺一不可。”他撿起塊碎石,在地上畫出草圖:“東邊靠山挖水渠,西邊開梯田,中間建木屋。”
開荒第一天,陳沐陽跟著幾個年輕族人清理雜草。原始的石鋤挖下去,草根盤根錯節,沒刨幾壟就累得腰酸背痛。陳景行走過來,示範著用火燒荒:“先割倒雜草堆成垛,等乾燥些再點火。灰燼能肥田,還能燒死害蟲。”果然,熊熊烈火過後,土地變得鬆軟,翻起來省力多了。
部落裡的老人們也沒閒著,他們帶著婦女兒童采集草藥、辨認野菜。陳沐陽特意把祖父日記裡記載的植物圖譜畫在樺樹皮上,指著葉片寬大的車前草說:“這個能煮水喝,利尿消腫;開黃花的苦菜,蘸醬吃最下飯。”說著彎腰挖起一株野薄荷,碾碎的葉片散發清涼香氣,引得幾個孩子湊過來聞。
打獵的活兒自然落到陳景行和守衛們肩上。陳沐陽纏著要跟去,父親拗不過,遞給他一張新編的獸皮弓:“隻許在邊上看著,彆亂跑。”隊伍在山林裡設下套索,用曬乾的野豬肉當誘餌。陳沐陽學著父親的樣子,在樹乾上刻下標記——三角形代表有熊,圓圈加十字是野豬群。
第三天清晨,套索傳來動靜。眾人悄悄靠近,隻見一頭公鹿被藤蔓纏住後腿,正拚命掙紮。陳景行示意其他人包抄,自己則摸出骨製匕首,看準時機割斷藤蔓。受驚的公鹿剛要逃跑,卻被守衛的長矛攔住去路。陳沐陽拉緊弓弦,卻遲遲沒敢放箭——這是他第一次麵對鮮活的生命。
“殺生為養命,不可濫取。”陳景行仿佛看穿了兒子的心思,“取其所需,敬其性命。”說著割下鹿腿上的肉,又在傷口敷上草藥,這才放走公鹿。回程路上,陳沐陽盯著手中溫熱的鹿肉,突然明白了祖父日記裡“與山林共生”的深意。
農田漸漸有了模樣,可新的麻煩接踵而至。一場暴雨過後,水渠被衝垮,剛播種的穀種全被衝走。陳沐陽蹲在泥水裡,急得直掉眼淚。老者拄著木杖過來,在水渠旁的石壁上敲了敲:“這裡的石頭硬,挖個涵洞引水。”眾人用青銅鑿子鑿了三天三夜,終於在石壁上開出通道,清澈的溪水順著新修的水渠流進田裡。
秋收時節,金黃的穀穗壓彎了腰。陳沐陽學著部落婦女的樣子,用石刀割下稻穗,再用木杵在石臼裡脫粒。夜晚,篝火堆上架著新打的野兔,穀倉裡堆滿糧食,老者唱起古老的歌謠,歌聲裡滿是喜悅。陳沐陽望著星空,想起黑風崖下的驚險,又看看眼前忙碌的族人,突然覺得穿越回古代也並非全然不幸——在這裡,他真正觸摸到了祖輩與自然相處的智慧。
某天清晨,陳沐陽在溪邊洗臉,發現水麵漂來塊刻著符號的木片。他心頭一緊,順著溪流尋找,在下遊的蘆葦叢裡找到半截破損的羊皮卷。展開一看,上麵畫著長白山深處的地形圖,標注著“古礦脈”“藥穀”等字樣,還有幾處用朱砂圈出的神秘符號——與天空之淚上的紋路如出一轍。
“爹,你看這個!”陳沐陽飛奔回部落。陳景行接過羊皮卷,目光落在最下方的小字:“欲解星圖秘,先尋地脈根。”父子倆對視一眼,同時望向遠處雲霧繚繞的主峰——那裡,或許藏著激活時間密鑰的下一個線索。但此刻,炊煙正從新蓋的木屋裡升起,田間傳來孩童的嬉笑,他們知道,在追尋秘密的路上,先要守護好眼前這片來之不易的家園。
喜歡穿越六零年代之狩獵傳奇請大家收藏:()穿越六零年代之狩獵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