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彆冰雕城堡時,烏爾夫贈予的獸皮地圖在寒風中獵獵作響。陳沐陽將地圖仔細折好收入行囊,羊皮紙邊緣用馴鹿筋縫製的細密針腳,與地圖上用木炭標注的蜿蜒路線,都在訴說著中世紀北歐先民的生存智慧。陳景行握緊新鍛造的鐵鎬,鎬頭鑲嵌的隕鐵刃口泛著冷光,這是他離開前為應對雪山地形特意改良的工具。
兩人沿著地圖指示的方向行進,腳下的雪原逐漸被陡峭的冰坡取代。陳沐陽取出在城堡用獸骨和皮革製作的冰爪,將尖銳的骨釘牢牢綁在鞋底。他觀察山體走勢,發現東側山脊處的積雪呈現出波浪狀紋理——這是風蝕形成的"雪簷",看似堅固實則暗藏危機。"走西側碎石帶,雖然路險但更安全。"他指著山體另一側裸露的褐色岩石說道。
攀登過程異常艱難。碎石在腳下不斷滑動,陳景行用鐵鎬鑿出階梯,每一步都要反複確認著力點。突然,陳沐陽聽到上方傳來細微的斷裂聲,抬頭隻見巨大的雪簷正在緩慢傾斜。"快躲!"他拽著父親滾向旁邊的岩石凹陷處,數噸重的積雪如白色瀑布般傾瀉而下,揚起的雪霧幾乎將兩人吞沒。待雪霧散儘,他們的披風上已結滿冰碴。
夜幕降臨時,父子倆在背風的岩洞裡落腳。陳沐陽用鐵鎬敲下岩壁上的冰棱,放入陶罐融化。陳景行則收集乾枯的高山杜鵑枝,這種植物富含油脂,即使潮濕也能點燃。火焰升起的瞬間,岩洞角落的陰影中突然閃過兩點幽綠的光芒——是兩隻饑餓的雪豹。陳景行迅速將燃燒的樹枝擲向洞口,雪豹被火光震懾,發出不甘的低吼後消失在夜色中。
次日清晨,他們在岩縫中發現了珍貴的野生紅景天。陳沐陽想起在唐朝學習的草藥知識,這種植物既能抗疲勞又能預防高原反應。他用匕首小心采挖根莖,將多餘的部分用濕潤的苔蘚包裹,準備帶回培育。繼續前行時,地圖上標注的"藍冰湖"出現在視野中,湖麵漂浮著巨大的冰磧,在陽光下折射出詭異的藍光。
然而,尋找渡湖的路徑卻成了難題。湖邊的冰層布滿裂縫,陳景行用鐵鎬敲擊冰麵,根據回聲判斷厚度。他發現靠近南岸的區域冰裂呈放射狀分布,這是湖底暗流湧動的征兆。"用浮冰擺渡。"陳沐陽提議,他們找到一塊長寬約兩米的平整浮冰,用繩索固定在岸邊的岩石上。為防止冰麵滑動,他們在浮冰表麵鑿出凹槽,插入白樺木作為簡易船槳。
渡湖過程驚心動魄。浮冰剛離開岸邊就被暗流衝得打轉,陳景行用鐵鎬抵住冰塊邊緣調整方向,陳沐陽則奮力劃動木槳。當浮冰行至湖心時,突然傳來冰層斷裂的脆響,冰麵出現蛛網般的裂紋。千鈞一發之際,陳沐陽發現遠處有塊更大的浮冰正在靠近,他迅速甩出套索,將兩塊浮冰連接。借助新浮冰的推力,他們終於抵達對岸。
上岸後,地圖指引他們進入一條狹窄的山穀。穀中遍布巨大的冰蘑菇——這是陽光與寒風共同作用的奇特地貌。陳沐陽注意到冰蘑菇底部的陰影處生長著灰綠色的地衣,這種植物既能食用又能入藥。他用獸皮製作成簡易刮刀,小心采集地衣。同時,他發現穀中堆積的枯枝下藏著旱獺洞穴,這意味著附近可能有水源。
循著旱獺活動的痕跡,他們在岩壁凹陷處找到一處泉眼。泉水從冰層縫隙中滲出,溫度接近冰點。陳沐陽用陶罐接水,加入采集的地衣和紅景天根莖煮沸。這種混合草藥湯不僅補充水分,還能有效抵禦寒冷。休息時,陳景行發現山穀兩側的岩石上有古老的岩畫,描繪著原始人捕獵猛獁象的場景,這暗示此地在遠古時期氣候更為溫暖。
繼續前行,他們遭遇了暴風雪。能見度幾乎為零,陳沐陽立即用繩索將兩人相連,防止走散。他想起在冰雕城堡學到的經驗,用白樺樹皮製作成簡易風向標,通過觀察樹枝飄動的方向判斷風向。在風雪中摸索前行時,陳景行突然踢到硬物——是半截凍在雪中的馴鹿骨架,鹿角上還殘留著獸皮繩索。
"有人來過這裡。"陳景行蹲下身子,發現骨架旁的雪層下埋著破碎的陶罐。他清理積雪,露出一塊刻有北歐古文字的石板,上麵記載著百年前一支商隊在此遇難的經過。石板的角落裡,還畫著一條通往山穀深處的隱秘小徑。他們決定循著線索前進,或許能找到避風雪的地方。
在石板指示的方位,一座天然冰洞出現在眼前。洞口覆蓋著厚厚的冰簾,陳沐陽用鐵鎬敲開冰簾,洞內溫暖的氣息撲麵而來。原來洞底有地熱活動,融化的雪水形成小型溫泉。洞壁上生長著罕見的高山苔蘚,陳沐陽采集了一些苔蘚樣本,這些植物對改善土壤具有重要價值。
在冰洞休整期間,父子倆對裝備進行了全麵檢修。陳景行用馴鹿筋加固破損的披風,陳沐陽則將采集的地衣和紅景天曬乾磨粉,製成便於攜帶的應急口糧。當暴風雪終於停歇,他們再次踏上旅程。遠處的山脈在陽光下閃爍著銀光,而地圖上尚未探索的區域,似乎隱藏著更多未知的挑戰與生機。
喜歡穿越六零年代之狩獵傳奇請大家收藏:()穿越六零年代之狩獵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