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雪壓得村落的茅草屋頂往下塌,幾處茅草已經被雪浸成深褐色,風一吹就簌簌掉雪粒。阿圖推開磨坊門時,看到村口的鐵匠正踩著木凳,用乾草填補屋頂的破洞——木凳晃得厲害,他妻子在下麵扶著,手裡還攥著一把凍硬的麥稈;教堂的石牆根下,幾個孩子圍著一堆融雪玩,雪水順著石縫滲進泥土裡,凍成薄薄的冰殼,反射著微弱的晨光。
“咱們的帳篷頂快塌了!”塔卡從帳篷裡鑽出來,頭上還沾著茅草,“夜裡的雪積得太厚,帳篷的木架彎了,再不想辦法,今晚就得在磨坊裡擠著睡;還有,連著吃了三天熏肉乾和黑麥餅,嘴裡發苦,村民說後山有耐寒的‘雪根菜’,能煮著吃,就是得挖開半尺厚的雪才能找到;鐵匠家的屋頂補了一半,木凳不夠高,還缺個穩當的梯子,說願意用半塊醃豬肉換咱們幫忙。”
雅蘭正用布擦拭陶碗,碗裡還剩一點昨晚的豌豆湯,湯麵上結了層薄油:“雪根菜挖回來得趕緊處理,不然會凍壞,得做個烘乾架,把菜曬乾了存著,冬天能吃很久;帳篷的木架得加固,光靠撐木杆不行,得做個能承重的支架;梯子也得做,幫鐵匠修完屋頂,還能用來清理咱們帳篷上的積雪。”
奇伯坐在磨坊的陶灶旁,手裡拿著一塊新換的鐵錠,正用磨石打磨邊緣:“先做三件事:帳篷雪載支架、野菜烘乾架、便攜木梯。支架撐帳篷,烘乾架存菜,梯子幫村民修屋頂換醃肉;上午做好支架和烘乾架,下午去後山挖雪根菜、幫鐵匠修屋頂,傍晚回來烘乾野菜,煮一鍋野菜湯,解解嘴裡的苦。”
族人們立刻在磨坊旁的雪地裡忙活起來,雪粒落在鐵錠上,很快就化成水珠,卻沒人停下手裡的活——
奇伯和塔卡先動手做“帳篷雪載支架”。他們找了四根三尺長的硬木杆,每根杆的一端削成尖,釘進帳篷四周的地裡一尺深,作為固定樁;然後在每兩根固定樁之間,綁一根橫木杆,橫木杆離帳篷頂半尺高,形成一個方形框架;框架的四個角,各斜綁一根木杆,一頭連固定樁,一頭連橫木杆,形成三角形支撐三角形更穩固,能扛住積雪重量);最後在橫木杆上,每隔一尺綁一根細藤條,藤條垂下來係在帳篷的木架上,將積雪的重量分散到框架上,避免帳篷架直接受力。
支架搭好後,陳沐陽用木鏟鏟掉帳篷頂的積雪——積雪順著支架滑下來,帳篷架果然不再晃動,之前彎了的木杆也慢慢彈直,比單純撐木杆穩固太多,就算再下兩天雪,帳篷也不會塌。
陳沐陽和阿圖則做“野菜烘乾架”。他們找了塊兩尺長、一尺寬的硬木板,木板上鑽滿半寸大的小孔方便通風,讓野菜快乾);然後用四根一尺長的木柱,釘在木板的四個角,做成支架,讓木板離地麵半尺高避免地麵潮氣);支架的外側,圍一圈細藤網擋住風吹雪落,還能透光);最後在支架的下方,放一個陶盆,陶盆裡裝著從陶灶裡掏出來的熱灰利用餘溫烘乾野菜,不用額外燒柴,符合中世紀省柴的習慣)。
烘乾架做好後,雅蘭放了幾片新鮮的雪根菜在木板上——過了一個時辰,菜片就變得半乾,摸起來不粘手,比放在雪地裡凍著強,還能保留菜裡的水分,吃起來不柴。
上午的日頭剛爬過教堂的尖頂,眾人帶著木鏟、烘乾架,往後山出發。後山的雪沒到小腿,走一步就陷進去半尺,阿圖用木鏟挖開雪層,果然看到貼地生長的雪根菜——菜葉子呈深綠色,帶著鋸齒,根部粗短,挖出來帶著泥土,卻很新鮮;塔卡用木鏟挖了滿滿兩布袋,足夠烘乾後吃半個月。
下午的日頭偏西時,眾人扛著雪根菜回到村落,先去鐵匠家修屋頂。陳沐陽和塔卡組裝“便攜木梯”——木梯是用兩根四尺長的硬木做梯架,梯架上每隔一尺釘一根橫木做梯級,梯級的兩端用銅釘固定,梯架的底部綁一塊厚獸皮放在屋頂不打滑);木梯能拆開成兩根木杆,方便攜帶,組裝起來又穩當,比鐵匠的木凳好用太多。
陳沐陽踩著木梯爬上鐵匠家的屋頂,用乾草和泥土填補破洞,塔卡在下麵遞材料;鐵匠的妻子則在屋裡煮豌豆湯,還切了一小塊醃豬肉放進湯裡——這是中世紀村民招待客人的方式,有肉的湯就算是厚待了。修完屋頂,鐵匠果然給了半塊醃豬肉,肉皮上還掛著鹽粒,是用粗鹽醃了一個月的,能放很久。
傍晚時分,眾人回到磨坊,開始烘乾雪根菜。雅蘭將雪根菜洗乾淨,切成半寸寬的條,鋪在烘乾架的木板上,陶盆裡的熱灰還帶著溫度,菜條很快就開始變軟;陳沐陽則在陶灶裡燒火,煮了一鍋野菜黑麥粥,粥裡加了幾片熏肉乾和新鮮的雪根菜,粥的香氣混著野菜的清香,飄滿了磨坊。
村民們聞到香味,有幾戶人家端著陶罐過來,想用黑麥換點野菜乾——雅蘭給每個陶罐裡裝了一把乾菜,換回來的黑麥剛好放進防蟲箱裡,儲物架上的穀物又多了不少。教堂的鐘聲敲了五下,晚禱的歌聲從石牆後傳來,混著雪粒落在茅草屋頂的沙沙聲;磨坊的陶灶裡,粥還在冒泡,烘乾架上的野菜乾已經變得乾脆,用手一掰就斷,帶著淡淡的清香。
沒人說話,阿圖正用木鏟清理帳篷支架上的新雪,雪粒落在支架上,順著橫木滑下來;雅蘭將烘乾的野菜乾裝進陶土密封罐,罐口用蠟封好,放進儲物架;陳沐陽則幫奇伯打磨新的鐵錠,鐵錠在火光裡泛著冷光,明天就能用它做一把新的伐木斧;塔卡坐在陶灶旁,喝著熱粥,粥裡的野菜帶著微苦,卻解了多日吃熏肉的膩。
遠處村落的燈火漸漸暗了,隻有教堂的窗口還透著一點光,雪還在下,卻沒了之前的狂勁,變得細密起來。他們知道,隻要帳篷穩固,食物充足,這個冬天就能安穩地撐下去,在這個中世紀的歐洲村落旁,每多做一件工具,每多存一點食物,就多一分活下去的底氣。
喜歡穿越六零年代之狩獵傳奇請大家收藏:()穿越六零年代之狩獵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