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蔡瑁暴怒!折了美人又折兵!_開局截胡諸葛亮,皇叔對不住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開局截胡諸葛亮,皇叔對不住了! > 第13章蔡瑁暴怒!折了美人又折兵!

第13章蔡瑁暴怒!折了美人又折兵!(2 / 2)

然則,劉琦當下卻動王朗不得。

王朗是憑著實打實的軍功一步步晉升至此,軍中將士有目共睹。

劉琦若僅因內心猜忌,無過而罰,便貿然罷黜一位有功的統兵校尉,在其他將校眼中豈非成了賞罰不明、任性而為之主?

“且讓他再待些時日。”

劉琦目光幽冷,心中已然定計,“待到此番江夏局勢稍定,便尋個由頭,或明升暗降,或調任閒職,總要將這五千兵馬,牢牢握於自己掌中才能安心。”

心念既定,劉琦回到軍營立刻升帳議事。

帳內,劉琦、諸葛亮、徐庶三人核心在列,而王朗也應召立於下首。

“王校尉。”

劉琦目光掃過王朗,語氣平淡無波,“營中士卒操練,近日如何?”

王朗踏前一步,拱手回報,言辭簡練,條理清晰,確是一副乾練之才的模樣。

他自然也感受到劉琦那股若有若無的疏離與審視,但王朗麵色沉靜,仿佛渾然不覺。

聽完彙報,劉琦不置可否,然而話題卻陡然一轉:“蔡青等吞沒糧草之事,王校尉此前竟未察覺異常麼?”

王朗身形微不可察地一頓,低頭道:“屬下失察,請主公責罰,後勤輸送,向來就由蔡都督麾下彆部直轄,屬下確難插手,亦未曾想蔡將軍族人竟會……”

王朗話語適時止住,未儘之言,便是將責任推向了蔡氏等人的專橫,與自己被排除在外的無奈。

劉琦心中冷笑,麵上卻不動聲色:“罷了。日後軍中一應事務,無論隸屬,凡有異常,皆需即刻來報!若再‘失察’,軍法不容!”

“屬下遵命!”王朗沉聲應道。

輕輕敲打之後,劉琦不再看王朗,轉向諸葛亮與徐庶:

“糧草已備,然我軍對江夏敵情,仍是一抹黑。孫策動向不明,貿然行軍如盲人夜行,此乃兵家大忌。”

徐庶聞言,當即言簡意賅地獻策道:“主公,斥候此行,當聚焦三事:其一,探明孫策主力動向與兵力部署,此乃用兵根本”

“其二,設法聯絡江夏潰散的黃祖舊部,若能收編,可為內應。”

“其三,必須查明江東軍糧道所在,此為其致命要害。知己知彼,方能決勝。”

徐庶這三個建言集收集敵情,聯絡黃祖舊部、探查江東軍糧道於一體,目標明確,直指要害。

“元直之言甚善。”

諸葛亮頷首,繼而拾遺補缺“斥候需精悍機警之輩。可多攜金帛,以備收買眼線之需。”

“好!”

劉琦拍板,目光卻越過王朗,直接投向侍立帳下的陳武,“陳武,此事交由你親自去辦!即刻從軍中,尤其是魏延部中,挑選善戰知地形之士,組三支精銳斥候,即刻出發!”

“諾!”陳武領命,大步出帳。

劉琦這番安排,核心軍機完全繞開了王朗。

王朗靜立一旁,垂首不語,恍若未聞。

劉琦這才仿佛想起王朗,吩咐道:“王校尉,你負責整軍備戰,督促各部操練,待斥候回報,隨時聽候調遣。”

“屬下領命!”

王朗拱手,神色平靜的退出了大帳。

看著王朗離去的身影,諸葛亮輕搖羽扇:“此人沉穩,喜怒不形於色,可見非庸才,主公暫用之策,乃老成之舉。”

“且讓他再領幾日兵,待到此間事了,或江夏到了江夏再做打算。”

劉琦言語之間,便決定了王朗未來的結局。

而此時,襄陽城中蔡府內。

一盞青銅酒爵被狠狠砸在蔡和麵前地上,力道之大竟將青銅酒爵摔得變形,潑濺開來的酒液散發著醇香酒氣。

廳堂內,侍女仆役早已屏息靜氣地退至廊下,恨不得連呼吸都停止,深怕被人注意到。

蔡瑁胸膛劇烈起伏,一雙眼睛裡充滿了怒火死死盯著站在麵前、麵如土色的蔡和。

“廢物!蠢材!我蔡氏怎會生出你這等無腦之徒!”

蔡瑁怒吼咆哮聲震得梁上灰塵都簌簌落下。

蔡和渾身一顫,膝蓋一軟,幾乎要跪倒在地板上。

“我先前再三叮囑,糧草可按最低軍製,撥付一月之數,既可扼其咽喉,又不授人以柄?”

“你倒好!十日!隻調撥區區十日糧草!你是怕劉琦找不到由頭發作嗎?!”

吼的蔡瑁聲音幾乎嘶啞,每一個字都像是從牙縫裡擠出來的般。

蔡和哆哆嗦嗦地辯解:“大……大哥息怒!我……我是看那劉琦驟然得權,便帶著美人出遊,一副紈絝敗家之相,想來他根本不識軍務……少二十日糧草,他定然看不出來……誰……誰曾想……”

“看不出來?!”

蔡瑁猛地打斷蔡和,一步踏過案幾,走到蔡和跟前,指著蔡和的鼻子怒罵:

“他非但看出來了,而且還算得清清楚楚!四十車糧,五千人月需幾何,他分毫不差!”

“還更當著全軍之麵,斬了蔡青,這是在打我的臉啊!你告訴我,這是紈絝子弟能做出來的事?!”

蔡和啞口無言,冷汗浸透了後背的衣衫。

蔡和此刻才恍然醒悟,劉琦那幾日的攜美出遊,根本就是劉琦精心策劃的迷魂陣!

自己,連同整個蔡家,都被那小子看似荒唐的行徑給麻痹了!

蔡和臉色煞白,嘴唇哆嗦著,想辯解卻發不出清晰的聲音,隻能伏低身子,以頭觸地,發出“咚”的一聲悶響,顫聲道:“小弟……小弟愚鈍!小弟萬死!實是……實是被那劉琦的偽裝所騙,以為他……”

“蠢貨!你們以為我心疼的是蔡青那幾個廢物嗎?!”

蔡瑁的怒火並未因蔡和的請罪而稍減,反而因想到了什麼般更加惱火。

聞言蔡和猛地抬頭,眼中充滿不解和一絲僥幸——難道大哥並非因族人被殺而如此震怒?

隻見蔡瑁在廳內急促地踱步,怒氣衝衝的:“他們死了也就死了,蔡家旁支子弟多得是,找個由頭再安插進去便是!真正讓我心痛的,是王朗!是王仲宣啊!”

王朗?蔡和愣住了。

蔡和當然知道王朗,一個不算他們核心圈子,但大哥一直頗為倚重的統兵校尉。

蔡和之前隻以為大哥是氣損失了幾個親信,沒想到大哥真正在意的,竟是這個“外人”?

見蔡和麵露不解,蔡瑁恨鐵不成鋼的解釋道:

“王朗此人,他是一刀一槍,從最底層的軍士拚殺上來的,練兵、行軍、紮營、布陣,無一不精,無一不曉!!”

“如今倒好……如今這五千兵馬給了他劉琦,連帶著王朗這等紮實可靠的統兵之才也一並送了過去……”

“損失王朗一人,其痛堪比折損五千精兵!劉琦小兒,怕是做夢都要笑醒!”

一想到自己苦心挖掘、著力培養,本用以維係和提升荊州軍戰鬥力的核心將領,如今卻要為潛在的對手劉琦效力,蔡瑁就感到一陣鑽心的疼痛和前所未有的危機感。

蔡瑁那沉痛無比的語氣,像一把錘子砸在蔡和心上。

蔡和涕淚交加:“大哥!是我蠢!是我有眼無珠!我……我當時認為那劉琦是個廢物,隻想讓他更難受些,沒想……沒想竟壞了大哥事情!我罪該萬死!罪該萬死啊!”

蔡和一邊哭訴,一邊竟抬起手,左右開弓狠扇自己耳光,清脆的“啪啪”聲在寂靜的廳堂裡格外刺耳,臉頰很快紅腫起來,指印清晰可見。

“夠了!”

蔡瑁一聲爆喝,打斷蔡和的動作。

蔡瑁看著狼狽不堪的族弟,眼中怒火雖然未熄,但蔡瑁卻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現在打爛你的臉,難道能把王朗打回來?能把那五千精銳打回來?於事無補!”

蔡瑁重重坐回榻上,手指揉著刺痛的額角,“劉琦……他馬上就要去江夏了,太守之位,開府之權,天高皇帝遠!屆時他手握實權,內有諸葛亮、徐庶輔佐,外有兵馬錢糧,再想動他,難如登天!”

蔡瑁深吸一口氣,說出了最讓他感到無力的事實:“一旦他在江夏站穩腳跟,擊退孫策,甚至隻是僵持不下,其聲望、實力都將飛速膨脹。屆時,他若以長子之名攜江夏之威歸來,這荊州……還能由我等說了算嗎?”

廳內陷入一片死寂,所有人都感受到了那股迫近的危機。

“大哥難道……難道就真的沒辦法了?那對美人,她們……”蔡和話未說儘,但意思很明顯,是否還能寄希望於之前的美人計,在江夏從內部腐蝕劉琦。

提到凝香、凝露,蔡瑁的心中更是滴血。

那對並蒂蓮般的西域嬌蕊,本是蔡瑁留著攀附朝廷權貴,或是待自己大權獨攬時納入房中儘情享用的絕世珍品。

如今倒好,白白送給了劉琦!

不僅沒能消磨其心誌,反而成了劉琦麻痹自己的工具,甚至可能……可能真的被劉琦享用了!

一想到那對姐妹花在劉琦身下承歡的模樣,蔡瑁就妒火中燒,幾乎要噴出血來。

“張子綱!張允!誤我!誤我甚矣!!”

若非張允獻上這看似高明的“美人計”,蔡瑁怎會忍痛割愛?

若非相信此計能奏效,蔡瑁又怎會放鬆警惕,讓蔡和這等蠢貨去執行至關重要的糧草任務?

真是賠了美人又折兵。

就在蔡瑁於襄陽府中為痛失臂膀、賠了夫人又折兵而暴怒不甘之際,數百裡外的江夏,戰火已燃,局勢正以驚人的速度演變。

時間回到數日前。

長江之畔,喊殺聲震天。

孫策親冒矢石,於萬軍之中突入黃祖旗艦,手起刀落,陣斬黃祖!主將既亡,黃祖部曲軍心瞬間潰散,在孫策軍的猛攻下或逃或降,不到半個時辰便徹底瓦解。

此戰,孫策采納周瑜之計,以多次佯敗驕敵之心,誘使黃祖出城追擊,終在預設埋伏圈內一舉功成,堪稱經典。

而黃祖戰敗身死的消息,比孫策的大軍更早抵達江夏郡治沙羨城。

城內頓時大亂,恐慌蔓延,投降之聲四起。幸得劉表十年治理,恩澤尚存,城內忠於劉表的守軍迅速以鐵血手段斬殺言降者,勉強穩住陣腳,推舉出一名校尉臨時指揮。

然而,當孫策大軍兵臨城下,將黃祖首級高懸示眾時,這好不容易凝聚的軍心如同冰雪遇陽,頃刻崩潰。

守軍望風而降,逃亡者不計其數。

周瑜見狀,立刻建言總攻。

孫策從之,大軍如潮水般湧上城頭,半日之內,沙羨易主。

站在沙羨殘破的城牆上,孫策眺望西方荊州腹地,眼中是大仇得報的快意與開拓疆土的雄心。

周瑜雖麵帶倦色,目光卻依舊睿智,,提醒道:“伯符,沙羨雖下,然江夏未定,荊州未平,不可懈怠。”

孫策點頭稱是。

次日江東軍軍議,戰果清點完畢:傷亡千餘,殲敵三千,俘獲萬人,繳獲糧草軍械無數,戰船百餘艘。

眾將歡欣鼓舞,黃蓋、韓當等孫堅舊將更是盛讚周瑜謀略之功。

周瑜謙和應對,將功勞歸於孫策神勇與將士用命。

隨後,孫策下令於城外設壇,以黃祖首級祭奠亡父孫堅。

儀式上,孫策跪地灑酒,聲音沉痛而激昂:“父親在天之靈可見?孩兒已取仇敵之首級!”

孫策此舉雖極大地鼓舞了己方士氣,卻也震動了整個江夏。

江夏各世家豪強反應不一:有的痛罵孫策殘暴,深感忌憚,也有的則看到了機遇,暗中遣使歸順,但更多的則持觀望態度。

消息傳至安陸黃氏宗族,舉族悲憤恐慌。

族老黃承彥強忍心中悲痛與怒火,一麵怒斥族人慌亂,一麵下令緊急征召私兵、加固安陸,準備死戰。

果然不出黃承彥所料,孫策心中的仇恨並未因斬殺黃祖而熄滅。

郡守府內,孫策提出了更進一步的計劃:“黃祖一人之血,難洗父仇。我欲進軍安陸,徹底鏟除黃氏宗族!”

周瑜聞言,立刻勸諫:“伯符不可!安陸非戰略要地,水道不利我軍,黃家必拚死抵抗,代價巨大。”

“當務之急,是趁劉表未及反應,速派精銳西進,千裡突襲江陵!”

“一旦奪取江陵,便可割裂荊州,震動荊南四郡,使其生亂,屆時霸業可圖!複仇之事,可暫緩。”

但黃蓋、韓當等孫堅舊部情緒激烈,堅持認為父仇不共戴天,斬草務必除根,且此舉能彰顯孝道、鼓舞士氣。

麵對戰略大局與血親複仇、麾下重臣意見分歧,孫策內心掙紮良久,最終做出了一個充滿風險的決定——分兵。

“黃蓋、韓當,命你二人率三千兵馬,北上攻打安陸,為我父複仇!”

“公瑾,你率三千兵馬留守沙羨,鞏固後方,防備襄陽。”

“我自率主力西進,突襲江陵!”

周瑜臉色頓變,力陳分兵乃兵家大忌。

但孫策決心已定,他既要顧及軍中老將情緒與孝道名分,亦不願放棄爭奪江陵的戰略機遇。

次日,孫策大軍一分為三,各自開拔。周瑜立於沙羨城頭,望著遠去的船隊,心中憂慮深重。

長江之上,千帆競渡,卻奔往不同方向,為這場征伐埋下了不確定的種子。

(本章完)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