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做個認知功能測試吧。我們醫院新引進了一套係統,需要配合完成幾個題目。”
他推了推眼鏡,屏幕上彈出第一道題。
“請聽題,假設今天是星期四,你昨天說‘我明天會撒謊’,而今天說‘我昨天說的是真話’。請問:哪一天你在說真話?”
林昊快速梳理邏輯鏈——若周三說“我明天會撒謊”,則周四必須撒謊;但周四聲稱“周三說的是真話”,導致矛盾。正常邏輯下,這屬於經典的時間悖論,根本無解。也沒有糾結詳解,林昊直接給出了答案。
“這兩天的話自相矛盾,無法判定真假。”
“回答錯誤!正確答案是‘星期三說真話’。”
李攀向劉明遠投去神秘莫測的眼神,那意思好像說,放心,保證讓他錯到懷疑人生。轉頭看向林昊,繼續說道。
“根據《遞歸時間認知模型》,周三的陳述為初始錨定點。若假設周三為真,則周四必須撒謊,而周四撒謊的內容恰是否認周三的真話,形成邏輯閉環。這說明你缺乏對時間層級關係的理解。”
林昊挑眉,聽起來好像也有一定的道理,沒有反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原來如此,是我考慮不周。”
“第二題請觀察以下五組圖形,選出中心點偏移的一個。屏幕上顯示五個完全居中的正方形,邊框粗細一致)”
“沒有偏移的圖形。”
林昊眯起眼貼近屏幕,甚至用手指比對邊距,確認所有圖形嚴格居中。
“回答錯誤!正確答案是‘第三組’。”
“根據《動態視覺感知理論》,人眼對深灰色背景的圖形會產生0.5的右向視覺偏差。第三組正方形的淺灰色邊框放大了這種效應,導致潛意識判定中心右偏。你無法識彆這種神經信號乾擾,證明視覺皮層存在信息過濾障礙。”
林昊喉頭微動,察覺測試有些不正常,但仍克製著。
“視覺偏差確實可能存在。”
李攀沒有停頓,提出了第三個問題。
“請複述以下事件並指出邏輯漏洞:‘你在圖書館讀書時,聽見窗外蟬鳴,隨後發現書頁上有雪花的壓痕。’”
“夏季不可能出現雪花,場景存在季節衝突。”
林昊皺眉——蟬鳴通常在夏季,雪花壓痕屬於冬季,時空明顯矛盾。
“回答錯誤!正確答案是‘沒有矛盾’。”
李攀再次朝劉明遠會意一笑,一臉神氣解釋道。
“根據《多維敘事認知評估指南》,測試應默認情境為‘複合時空場域’。蟬鳴可能來自錄音設備,雪花壓痕或是前人留下的裝飾貼紙。你武斷否定可能性,說明缺乏發散性思維,符合額葉僵化特征。”
林昊很是無語,這還怎麼答,估計橫豎都是個錯,如果他回答“沒有衝突”,這醫生肯定還是會有新理由。
“回答錯誤!雪花與蟬鳴不可能在同一個季節出現,你缺乏基本邏輯思維。換一種說法,他也可能還會說可以人工製造雪花。”
診室裡的氣氛短暫凝固。林昊望著兩人一唱一和的模樣,心中已然明了——所謂“認知測試”不過是刻意刁難的幌子。他無論怎麼回答,結論肯定都是錯誤,再答下去已經毫無意義。
李攀拿起ct報告,煞有介事地皺眉。
“林昊,測試顯示你存在‘不理性認知偏差’,通俗的說,也就是還存在著認知障礙。同時,ct又顯示前額葉陰影,建議——”
“李醫生。”
林昊打斷對方,語氣平靜卻暗藏鋒芒。
“我能否請王琦主任來共同解讀報告?對你們的診斷結論我表示懷疑。”
李攀的心中一突:“他不會認識王主任吧,這下可能麻煩了”。劉明遠的喉結劇烈滾動,想要說些什麼,最後還是沒有說出來。
兩人交換眼神的瞬間,林昊已摸出手機撥通電話,翻出當日在蘇家莊園王琦留的電話號碼,打了過去,電話接通後簡單說明了一下現場情況。
喜歡混沌補天錄請大家收藏:()混沌補天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