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王莽的崛起_天朝魂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天朝魂 > 第220章 王莽的崛起

第220章 王莽的崛起(1 / 2)

元成哀平衰頹的軌跡與王莽的崛起(公元前48年公元6年)

1:新帝臨朝,陰影初現公元前48年冬)

未央宮的鐘鼓聲在寒風中顯得有些沉悶,宣帝的時代如同落日熔金,最終沉入了曆史的夜幕。新即位的天子,漢元帝劉奭,裹著厚重的裘皮,坐在宣室殿那曾經屬於他父親的禦座上,卻感受不到應有的溫熱。殿內炭火燒得很旺,但他蒼白的臉上依舊沒什麼血色,時不時壓抑的低咳聲打破殿宇的莊嚴。

這位年輕的皇帝,自幼喜好儒學,性情溫和甚至有些柔弱。他腦海中常回響著父親宣帝威嚴的聲音:“漢家自有製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可惜,劉奭骨子裡更親近那些講求仁恕、禮儀的儒家經義。他身體裡的某種力量,似乎也和這帝國初冬的天氣一樣,帶著揮之不去的虛弱感。

此刻,中書令宦官石顯,正恭敬地垂手侍立在禦案一側。他身形精瘦,麵容清臒,一雙細長的眼睛低垂著,偶爾抬起時,目光銳利如針,卻又迅速斂去鋒芒,換上恰到好處的恭順。他手中捧著一份奏疏,聲音不高不低,帶著一種奇異的穿透力,清晰地送入元帝耳中:

“陛下,這是禦史大夫副丞相)蕭望之、光祿勳掌管宮殿門戶警衛)周堪、宗正掌管皇族事務)劉更生即劉向)等人聯名的奏章……他們……”石顯微微停頓,似乎在斟酌措辭,“他們再次懇請陛下,罷黜中書宦官,言說宦官乃刑餘之人,不宜典掌樞機、傳宣詔命,更不該參與國事的議論……認為這是祖製所無,易生禍端。”

元帝的眉頭不易察覺地蹙了一下。又是這個話題!他抬眼看向石顯,疲憊地問道:“石卿,依你之見……”

石顯的頭垂得更低,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委屈和忠誠:“陛下明鑒。奴婢等不過是陛下的家奴,蒙陛下不棄,得以在宮內奔走侍奉,傳遞文書,處理一些瑣碎事務。奴婢們時時刻刻謹記自己的身份,萬不敢僭越。蕭大夫他們……或許是念及先帝時麒麟閣功臣的榮耀,心憂國事,故而言辭急切了些。隻是……”他又是一頓,語氣更加柔和小心,“隻是中書署設立已久,職責便是溝通內外,傳遞章奏,若驟然廢除,恐政令傳遞不暢,反誤了陛下處理國事的時效。況且,奴婢們行事,無時無刻不在陛下眼前,若有絲毫差池,陛下洞若觀火,隨時可責罰。比起那些外朝大臣……”他適時地住了口,留下一個意味深長的空白。

這番話,看似謙卑自抑,實則暗藏機鋒。他將自己和宦官群體定位為皇帝最貼心、最可控的“家奴”,暗示外朝大臣特彆是蕭望之)的進諫,表麵是維護祖製,實則可能隱含著對皇權的不信任,甚至是結黨營私、挑戰皇帝權威的苗頭。他巧妙地利用了元帝體弱、精力不濟以及對儒臣集團龐大勢力潛在的忌憚心理。

元帝沉默著。蕭望之,這位先帝麒麟閣上的功臣,自己曾經的太子太傅,學識淵博,品行剛正不阿,是宣帝親自為他選定的托孤重臣。他的話,分量極重。然而,眼前的石顯,從自己還是太子時就侍奉左右,辦事乾練,心思縝密,尤其是在自己身體不適時,總是能將複雜的政務梳理得井井有條,讓自己省心不少。想起批閱堆積如山的奏章帶來的頭痛欲裂,元帝內心深處感到一陣疲憊與依賴。他揮了揮手,聲音透著濃濃的倦意:“此事……容後再議吧。蕭卿等人的奏章,先留中留在宮中不批複)。”

“奴婢遵旨。”石顯躬身應答,嘴角掠過一絲幾乎看不見的弧度。他知道,皇帝的心防,已經被撬開了一道縫隙。他恭敬地退下,轉身離開宣室殿時,那謙卑的身影在長長的宮道上投下了一道長長的、帶著寒意的影子。

與此同時,在未央宮外一間雅致的府邸內,“五鹿”府的門楣在夕陽下閃著低調的光澤。少府掌管皇家財政及手工業)五鹿充宗,這位以精通《梁丘易》而聞名的學者型官員,正與幾位同僚密談。他麵容白皙,眉眼間帶著讀書人的清雅,但眼神深處卻閃爍著與外表不符的精明算計。

“石公指石顯)今日暗示,”五鹿充宗端起溫熱的酒樽,聲音不高,“蕭望之等人步步緊逼,矛頭直指中書署。陛下雖未表態,但顯然……有些不勝其煩了。”

他對麵坐著的是仆射尚書台高級官員)牢梁,此人麵色黝黑,身形粗壯,眼神銳利,一看便是行事果決之人。牢梁冷哼一聲:“蕭望之自恃是天子舊師,麒麟閣功臣,目無餘子。他糾集周堪、劉更生等人,開口閉口祖製、清議,還不是想獨攬大權?中書署若撤,內外信息必經尚書台,而尚書台……哼,他們不就更能一手遮天了?”

“牢兄所言極是。”五鹿充宗微微頷首,放下酒樽,“陛下性情仁厚,體弱多安。我等身為臣子,當為陛下分憂,不能讓陛下時刻處於繁瑣政事與大臣爭執的漩渦之中。石公常伴聖駕,深知陛下心意,也最能為陛下解憂。我們……”他環視眾人,聲音壓低,“當唯石公馬首是瞻,方可穩固朝局,保陛下安寧。至於蕭望之等人……若他們執意妄為,擾亂聖心,危及社稷穩定,那便是辜負了先帝托付之重,也辜負了當今陛下的信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一場圍繞著皇帝病榻的無聲權力絞殺,已然拉開了序幕。一方是以蕭望之為首,秉持儒家理想、試圖限製宦官權力、維護外朝大臣尊嚴和話語權的清流集團;另一方則是以石顯為核心,牢牢把控宮中禁省要害、善於揣摩聖意、並迅速與五鹿充宗、牢梁等野心官僚結成緊密同盟的“石黨”。

本章警示:當權力中樞被虛弱與依賴籠罩時,看似卑微的藤蔓也能悄然纏繞參天大樹——依附強者或許能得一時之利,但失去獨立根基的代價終將由所有人償還。

2:構陷忠良,碧血丹心公元前47年)

接下來的日子,長安城上空仿佛籠罩著一層無形的陰霾。石顯集團的力量,如同冰冷的水銀,無孔不入地滲透進帝國運轉的每一個縫隙。

蕭望之、周堪、劉更生等人並未放棄。他們深知宦官專權的危害,屢次麵聖或在朝堂上直言進諫。元帝內心其實認可他們的部分觀點,但他更恐懼朝堂的激烈爭論加重自己的病情,更依賴石顯等人提供的“寧靜”。每當蕭望之激昂陳詞時,元帝看著師傅那嚴肅而憂慮的麵容,聽著那鏗鏘有力的聲音,內心反而會升起一股莫名的煩躁和壓力。他更習慣石顯那種溫順、體貼、無聲無息就將難題“解決”的方式。

石顯敏銳地捕捉並放大了皇帝的這種情緒。他不動聲色地在元帝耳邊低語:

“陛下,蕭師傅是學問大家,是忠臣,這點毋庸置疑。隻是……他老人家性子剛烈,說話有時過於直率,甚至有些……咄咄逼人。陛下龍體欠安,需要靜養,蕭師傅卻每每以忠言直諫為名,語帶鋒芒,引得朝堂爭論不休,連帶著其他大臣也紛紛議論,這……這豈不是讓陛下更難安心休養嗎?奴婢看著,實在心疼。”

“還有,”石顯的聲音壓得更低,帶著一絲恰到好處的擔憂,“奴婢聽聞,蕭師傅門下聚集了不少年輕氣盛的郎官宮廷侍衛)、太學生,他們私下裡對陛下……對陛下信任奴婢等人,頗有微詞,甚至……甚至有怨望之言啊。”

“怨望?”元帝疲憊的眼中閃過一絲驚疑和怒火。這個詞如同毒刺,深深紮進了皇帝敏感而多疑的心。帝王最忌諱的,就是臣下的“怨望”——心懷不滿,甚至怨恨君主。

石顯見火候已到,立刻遞上一份早已準備好的“罪證”——一封偽造的匿名奏疏。奏疏中“揭發”:蕭望之、周堪、劉更生等人結為朋黨,互相吹捧,貶低時政,誹謗天子近臣指石顯等人),更嚴重的是,他們“不悔過”,對皇帝的寬容毫不感激,反而“教子上書,稱引稱頌引用)無辜”,為其被免職的弟子鳴冤叫屈,這分明是在指責皇帝處理不公,是對天子的“怨望”!


最新小说: 皮刃 我,本無罪 竊竊私語你聽見了嗎 人途鬼心 潛意識獵人 僵屍:拜師九叔,我能操控一切 大明衛 大明第一戰神 抗戰:神級狙擊手絕地反殺 詭神密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