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皆肅然起立,向天拱手。
金陵暮春,天高雲淡,江麵微風送涼。
金陵城的新宮工程如火如荼,燕雀湖畔晝夜不息的喧囂。
一個月過去了,自從在亳州分彆,韓世忠與劉光世便在淮河一線,以血肉之軀構築起一道防線,為南遷隊伍爭取了喘息之機。
但戰報,從未停歇。
南岸雖得喘息,朝堂上卻人人心知,戰事並未真正結束。
一日朝會,崇禎帝的目光掃過殿中群臣,最終落在暫管軍務的宰相孫傅身上。
“孫卿,北方戰事如何了?”
崇禎沉聲問道。
孫傅拱手,麵色憂慮地回稟:“回稟官家,韓世忠將軍與劉光世將軍死戰不退,終是將金兀術的人馬阻擋在了淮河以北,然金人兵鋒甚銳,我軍損失不小,尤其是韓將軍,在蒙城一役中身先士卒,雖大挫金兵,自身卻也受了不輕的傷,如今仍在休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崇禎聞言,眉頭微蹙,卻也鬆了口氣。
韓世忠能抵擋住金兀術,著實不易。
這位韓世忠,他前世便有所耳聞,乃是宋朝有名的抗金名將。
其人驍勇善戰,卻也屢遭朝廷猜忌,尤其是那位大宋朝的“童太師”,更是瞎了眼。
崇禎思及舊事,韓世忠的戰功,素來驚人,卻又驚人得讓人難以置信。
當初西夏邊境,宋軍圍攻銀州,久攻不下,軍心疲憊。
是韓世忠領敢死隊,奮力破城而入,親手斬殺守城敵將,將其首級扔出城外,這才激得宋軍士氣大振,一擁而上,攻下了那座堅城。
此後,西夏重兵集結蒿平嶺,韓世忠又領銳卒在敵軍重圍中鏖戰,硬生生地將其擊退。
戰陣之上,夏軍中有一位騎士作戰尤為勇猛,屢次衝陣,幾乎無人能擋。
韓世忠詢問俘虜的夏卒,得知這竟是西夏的監軍駙馬!
他沒有絲毫猶豫,躍馬衝陣,直取敵將,在千軍萬馬之中,將那駙馬斬首示眾!
西夏兵大亂,爭相奔逃,軍心徹底崩潰。
戰後,經略司將韓世忠的功績層層上報朝廷,力薦破格提拔。
可是,當時主持邊事的樞密使童貫卻懷疑戰報的真實性,認為韓世忠的功勞太過匪夷所思,根本不相信有人能做到這等地步。
最終,隻同意給韓世忠升了一級官職,草草了事。
當時軍中將士無不深感不平,人人替韓世忠抱屈,甚至有人私下議論,若是大宋的將領都像童貫這般,那這仗還怎麼打?
如今,韓世忠能抵住金兀術的兵鋒,崇禎並不意外,他滿意地頷首:“韓將軍勞苦功高,著實是朕的股肱之臣,待他傷愈,朕必有厚賞!”
孫傅見官家讚賞韓世忠,心中也頗為欣慰,這位老邁的宰相隨即又道:“不過,金兀術那邊,倒是有了新的動靜,據前線回報,金兀術派出了使者,言明要渡江前來金陵,親自與官家相談撤兵一事。”
此言一出,殿中一片竊語聲。
金兀術派使者來談?
這在靖康之前,是何等高傲的姿態,如今卻主動要求談判,可見韓世忠與劉光世的阻擊,還是奏效了。
幾位年輕武將忍不住冷笑,顯然不信金軍的和談是真心。
崇禎眼神微眯,心中已然有了計較。
他知道,金人此時來談,絕不是因為他們宅心仁厚,而是被阻擊得有些惱火,想通過談判來達到戰場上未能達到的目的。
“準。”崇禎言簡意賅,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
喜歡朕避他鋒芒?龍纛前壓,天子親征請大家收藏:()朕避他鋒芒?龍纛前壓,天子親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