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的春日,本該是萬物複蘇,生機勃勃。
然而,對於大宋的官僚體係而言,正經曆著一場前所未有的雷霆洗禮。
崇禎帝在紫宸殿中,以震耳欲聾的聲勢,宣布了廢除門下、尚書兩省,確立中書省為核心中樞,並任命左右丞相及六部尚書的重大改革。
隨後,他將改革的鋒芒直指地方,決意廢除積弊深重的“路”製,設立“行中書省”,並以“巡撫”統領一省軍政民生。
北宋末年共有二十四路。
京東東、京東西、河北東、河北西、河東路、永興軍路、秦鳳路、京西南、京西北、淮南東、淮南西、江南東、江南西、兩浙路、荊湖南、荊湖北、福建路、成都府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廣南東、廣南西、陝西路等。
左丞相李綱深知皇帝的雷厲風行,也理解改革的迫切性。
他奉旨後,中書省上下更是加班加點,恨不得在一夜之間便將皇帝的旨意落實到位。
他們想當然地認為,“廢路設省”不過是換個名頭,將原有的二十四路,直接更名為二十四行省,再各設一名巡撫罷了。
於是,僅僅一天時間,一份寫著“大宋二十四行省”的奏報便送到了崇禎帝的禦案上。
“混賬!”
紫宸殿內,崇禎帝的怒吼聲震徹殿宇,奏本被狠狠地摔在地上,激起一陣塵埃。
李綱心頭一顫,不明所以。
他自認為效率已然極高,卻不料竟引得官家如此震怒。
是中書省辦事太快了嗎?
“李綱!朕所言廢路設省,是簡單的換個名字嗎?!”
崇禎帝從龍椅上走下,走到李綱麵前,居高臨下地俯視著他,語氣不善:“朕要的是精簡!是效率!是強乾弱枝,而非多頭並立!二十四路各自為政,臃腫不堪,朕將它們原封不動地換個名字,就能解決問題了?這分明是換湯不換藥,糊弄聖聽!”
“那二十四路,本就是為牽製地方而強行劃分,許多區域山川形便被割裂,經濟聯係被阻斷,軍政管轄更是混亂不堪!”
“朕要的是結合我大宋的疆域範圍、路級政區分布及地理特征,分階段整合調整!該合並的合並,該拆分的拆分!”
崇禎的想法是,最終形成類似大明‘兩京一十三省’的行政格局!
這一過程不僅涉及行政區域的拆分與合並,還需兼顧軍政管轄、經濟聯係及邊疆治理!
而不是簡單換個名字。
“你們中書省竟然敷衍至此,真以為朕的革新是兒戲嗎?!”
崇禎的痛斥,如同一盆冰水,兜頭澆在李綱身上。
老李頭這才幡然醒悟,自己和中書省的官員們,竟是如此短視和簡單化地理解了陛下的宏圖大略!
陛下的“廢路設省”,絕非僅僅是名稱的更迭,而是對整個大宋地方行政體製的重構,是對權力分配的重新洗牌,是對國家治理理念的徹底顛覆!
“臣知罪!臣有負陛下聖恩,思慮不周,請陛下責罰!”
李綱低下頭,羞愧萬分。
他終於理解到了官家的良苦用心,感受到其破釜沉舟、一往無前的決心。
此後半個月,中書省燈火通明,所有官員都繃緊了神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