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深知,一場席卷全國的官場大洗牌即將來臨。
而自己的命運,將完全掌握在金陵那位年輕卻鐵腕的皇帝手中。
一時間,官道上車馬絡繹不絕,那些曾經互不統屬、各自為政的“四司”長官們,此刻不得不放下姿態,帶著忐忑不安的心情,一同奔赴金陵。
他們中有的擔憂自己的仕途就此中斷,有的則暗自盤算著如何在官家麵前表現,以求更進一步。
金陵紫宸殿外,人頭攢動,往日難得一見的各地大員們,此刻竟如同科舉待考的學子般,排起了長隊。
崇禎每日召見數人,或單獨垂詢,或集體麵聖。
這般情形,大宋何曾有過?
宋徽宗趙佶在位近三十年,外地臣子大多隻在畫卷上見過那位“道君皇帝”。
哪裡見過這位麵對麵,眼神銳利、氣勢迫人的大宋官家崇禎!
“你在京東東路任轉運使,年收賦稅幾何?地方冗費幾何?有何開源節流之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崇禎的聲音洪亮而富有穿透力。
他身前擺放著一份份各地官員的履曆和考核報告,問的不是空泛的理論,而是實實在在的數字和經驗。
一名官員顫顫巍巍地答道:“回陛下,京東東路年賦稅……約七十萬貫,冗費……難計其數,多為冗官俸祿與各項名目繁多的開支。”
他不敢隱瞞,將他所知的弊病一一道來。
崇禎目光如炬:“你既為轉運使,掌管財賦,為何不能有所作為?冗費如此之巨,你視而不見,還是無能為力?”
那名轉運使臉色煞白,垂首請罪:“臣……臣實乃力不從心,舊製之下,層層牽製,臣等亦是徒呼奈何。”
“哼!”
崇禎冷哼一聲:“勿要尋理由,下一位!”
揮手打發了此人。
這位京東東路轉運使還想再爭取一下,就被下一位江南西路經略安撫使給拽了出去,搶了位置。
行禮之後,崇禎拷問對方:“你說你曾平定過地方匪患,可有具體方略?日後若任巡撫,如何確保一方安定?”
他考較的是實際政績與施政理念,而非空洞的表忠心。
麵對官家的親身考較,許多官員方才意識到,這位鐵血官家與以往的宋朝君主完全不同。
他不再滿足於籠統的奏對,而是直指核心,務求實效。
那些平日裡靠著背景、資曆混日子的官員,此刻無不汗流浹背,惴惴不安。
而少數真正有能力、有見地,但過去被體製所困的官員,則抓住這難得的機會,侃侃而談,獻計獻策。
崇禎將這一切看在眼裡,不僅聽官員們的陳述,更觀察他們的神態、眼神,判斷其是否忠誠可靠,是否有革新求變的勇氣。
他需要的是能夠打破舊規、不懼阻力,且能堅定執行新政的人。
這些親自麵聖,並最終被他欽點為巡撫的官員,無不感受到莫大的恩榮。
他們清楚,自己是天子親手提拔的“新心腹”,從此便是“帝黨”的一員。
喜歡朕避他鋒芒?龍纛前壓,天子親征請大家收藏:()朕避他鋒芒?龍纛前壓,天子親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