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北伐方略_朕避他鋒芒?龍纛前壓,天子親征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24章 北伐方略(1 / 2)

李綱再三勸說,試圖說服這些桀驁不馴的義軍首領。

他深知他們的忠勇,也明白他們的顧慮。

但是,統一指揮權是必須的,無論如何也要促成。

李綱輕咳兩聲,放緩了語氣,開始講述整合的必要性和宏觀戰略,強調隻有統一指揮,才能將有限的力量發揮到極致。

然而,義軍首領們或因久經朝廷背棄之痛,或因擔憂自身勢力受損,仍舊麵露不悅,不為所動。

他們眼中皆是疑慮與不信任,氣氛再度變得膠著。

李綱見苦勸無果,臉上的平和漸漸褪去。

自己堂堂一國丞相,親自蒞臨此地,與之好言相勸,換來的卻是無動於衷!

李相國有些惱了,深吸一口氣,語氣變得嚴厲起來,直言不諱道:“本官知諸位對朝廷有所不滿,亦知諸位抗金不易,本官亦須直言,當下各地義軍自行割據,雖有功績,卻也難以對金人形成有效打擊!”

“更有甚者,少數義軍,假抗金之名,行魚肉百姓之實,此等行徑,朝廷絕不會坐視不理!”

此言一出,如同驚雷炸響。

堂內義軍首領的臉色紛紛變幻,有人羞愧,有人憤怒,有人則心生警惕。

李綱的語氣愈發斬釘截鐵:“故而,今日大會,朝廷隻予諸位兩條路!”

他目光掃過每一個麵孔,聲音洪亮,回蕩在府衙大堂之內:“要麼,願者將所部收編為正規軍,從此聽從朝廷號令,共同抗金,共衛大宋河山!此為正道!朝廷將補給錢糧,授予官職,絕不虧待!”

“要麼,若不願受朝廷約束,亦不願編入正規軍者,便請自行解散,各歸鄉裡,從此不得再以義軍之名,私自聚眾,擾亂地方!”

李綱的話,已然是最後的通牒,毫不退讓。

這意味著,義軍們失去了繼續獨立存在的空間,必須在接受招安與徹底瓦解之間做出選擇。

這一政策的推行,無疑是對各路義軍勢力的一次強行整合,旨在將所有抗金力量牢牢掌握在朝廷手中。

堂內氣氛凝重,幾乎可聞呼吸之聲。

諸多義軍首領麵麵相覷,憤懣與無奈充斥其間。

他們縱有萬般不願,麵對朝廷的強勢與杜充等人的威脅,終究無力抗拒。

最終,各路義軍在李綱的強硬手腕下,被迫接受了收編整合的方案。

嶽飛自始至終沉默不語,將這一切儘收眼底。

此番整合,並非出於心甘情願的聯合,而是權力的強行壓製。

看得出來,義軍各部首領頗為不滿。

有的不善掩蓋表情的,乾脆怒目而視,甚至罵娘幾句。

俗話說宰相肚裡能撐船,左丞相李綱雖然聽到了,卻麵色沉靜,毫不在意。

隻要能整合力量抗金,被罵幾句又如何?

這些抗金義士可是拿命在玩!

這些義軍,各有其所長,也各有其弊端。

李綱所慮,乃是全局,統一指揮確實必要。

然其手段,卻過於剛硬,缺乏柔和之道。

嶽飛明白,一支軍隊的士氣,不僅源於鐵血軍紀,更源於將士發自內心的忠誠與信任。

今日這般強行收編,恐為日後埋下隱患。

他心中思忖,若要真正發揮這些義軍的力量,恐怕尚需時日,以及更深的經營。

而自己的“嶽家軍”,將士們皆是自願留下,血肉相連,這便是其最大的優勢。

嶽飛期盼著,有朝一日,能與這些心懷忠義卻滿腹怨氣的將士們,真正同心同德,共赴國難。

大名府義軍大會之後,雖則各路義軍名義上歸於一統,但諸首領心中積累的疑慮與不滿,非一朝一夕可以消弭。

彼此間隔閡猶存,信任難以建立,若不加以引導整合,便如同一盤散沙。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