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李綱立於朝班之中,麵對潮水般的彈劾,麵色蒼白,卻又神情坦然。
他並非不能辯駁,然而,真定一戰,功虧一簣,宋軍確實遭遇慘敗。
作為北伐主帥和左丞相,對此負有不可推卸的重大責任。
再多的辯解,也無法改變杜充兵敗投敵,三萬大軍灰飛煙滅的事實。
李綱心中的沉重,遠超他人想象。
他深吸一口氣,像是用儘全身力氣一般,緩緩走上前,對著崇禎皇帝深深一躬。
“陛下,真定之敗,臣責無旁貸,臣識人不明,用人不當,致使社稷蒙羞,將士罹難。”
“臣有罪,罪該萬死!臣懇請陛下,準臣請辭左丞相一職,以謝天下!”
李綱的話,讓朝堂上瞬間安靜下來。
許多官員的目光都集中在崇禎皇帝的臉上,猜測著天子的心意。
崇禎的目光在朝臣們臉上掃過,最終停在了李綱身上。
他並不想讓李綱此時辭職,因為沒有人比李綱更適合主持大局,也沒有人比李綱更清楚北伐的艱難。
崇禎需要時間,也需要李綱,自然不能讓這些跳梁小醜輕易得逞!
沒有理會李綱的請辭,崇禎看向右丞相孫傅,隨意地問道:“孫卿,朕有一事不明,這最先彈劾李卿家的李孝忠,究竟是何人?”
此言一出,原本喧囂的朝堂瞬間安靜下來。
所有人都沒想到,皇帝竟會突然問及這個小人物。
孫傅聞言,忙上前躬身稟報:“啟稟陛下,這李孝忠本是太行山中的一支義軍首領,被朝廷收編後,授予七品承節郎之職。”
“七品承節郎?”
崇禎皇帝的聲音陡然拔高,語氣中帶著一絲怒不可遏的威壓。
猛地一拍龍椅扶手,怒目圓睜,目光如刀般掃過汪伯彥、黃潛善、張浚等一眾官員:“小小的七品承節郎,也敢彈劾朕的左丞相?!”
崇禎眼中寒光一閃,語氣森然道:“此人,不知天高地厚,以下犯上!朕看他,是被人利用,蠱惑人心,擾亂朝綱!著皇城司,立即將此人拿辦!徹查其幕後主使,嚴懲不貸!”
話音剛落,朝堂之上,鴉雀無聲。
那些原本叫囂最甚的汪伯彥、黃潛善、張浚等人,此刻皆是麵如土色,噤若寒蟬。
崇禎皇帝此舉,並非單純的護短,而是在震懾朝臣。
他是在明確告訴所有官員:朕的宰相,不是爾等可以隨意攻擊的。
朝中官員的升遷貶黜,自有天子乾綱獨斷,而非由爾等私下結黨,相互傾軋!
尤其是那些妄圖借助禦史言路,蠱惑人心,動搖國本的宵小,更是要被重重懲戒。
朝會散去,金陵的日頭西斜。
崇禎回到文德殿,並未急著批閱奏章,而是屏退左右,隻留下了候在一旁的內侍。
他端坐案前,沉思片刻,隨即吩咐道:“去,傳左丞相李綱。”
不多時,李綱便被引至文德殿。
他步履略顯沉重,眉宇間帶著一絲疲憊。
方才朝堂上的唇槍舌劍,他選擇了承受,然內心深處的煎熬,卻無人能知。
“臣,參見官家。”李綱躬身行禮。
“李卿不必多禮,賜座。”
崇禎溫和地抬了抬手,示意李綱落座。
待李綱坐定,他親自為李綱斟了一杯熱茶,遞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