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做大做強_朕避他鋒芒?龍纛前壓,天子親征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42章 做大做強(1 / 2)

站在崇禎身旁的樞密使姚友仲,激動得臉色漲紅,雙目圓睜。

他不自覺地向前挪動了幾步,嘴裡連聲讚歎:

“陛下!陛下真乃軍事奇才也!此等三段擊戰術,臣從未想過!有了這戰術,我大宋將士再不懼金人鐵騎!遇到敵軍,火力打擊連綿不絕,實乃天下無敵之陣!”

姚友仲的讚美,發自肺腑。

他深知火繩槍雖威力巨大,然裝填緩慢乃其致命缺陷。

若僅是零星射擊,麵對金人鐵騎風馳電掣般的衝鋒,待得將士擊發一輪,敵騎便已衝至眼前,第二輪射擊根本無法完成。

但如今,這“三段擊”戰術,卻巧妙地解決了這一難題,實現了火力的持續覆蓋。

他甚至能預見到,若是禦營軍能將此戰術操練至爐火純青,其射速必將更快,威力更盛,足以扭轉戰場乾坤。

崇禎聽著姚友仲由衷的讚歎,嘴角微揚,心中卻不由得泛起一絲波瀾。

姚友仲讚他為“軍事奇才”,可這“三段擊”戰術,分明是前朝大明開國功臣沐英所創,在後世被奉為火器部隊的典範,更是歐洲大陸火器部隊的通行戰術。

自己不過是因緣際會,將這領先時代數百年的戰術提前引入此世罷了。

崇禎心中微歎,大宋的士人將火器視為“奇技淫巧”,對火器部隊的戰術運用更是聞所未聞。

而他,正要將這些來自後世的先進理念,一點一滴地灌輸到這片古老的土地,使之煥發新生。

“姚卿過譽了。”崇禎擺了擺手,目光再次投向那片硝煙彌漫的校場。

“火器之道,奧妙無窮,遠非今日所見,朕之夙願,乃禦營軍將此戰術融於血脈,化為本能,待他日北伐,麵對金人,便可使其親嘗我大宋火器之威,一雪靖康之恥!”

再次吞下官家畫的大餅,姚友仲隻覺胸中熱血沸騰,重重地抱拳,朗聲應道:“臣定當竭儘全力,不負陛下所托!為大宋,為陛下,肝腦塗地!”

校場上硝煙漸散。

崇禎皇帝目睹禦營軍火器操練效果卓著,心中甚是欣慰。

他將目光投向身旁隨行的工部尚書趙鼎。

趙鼎本是科舉出身的文官,然因其務實能乾,且對工藝製造有所涉獵,故在崇禎整飭軍器局時被破格提拔,委以重任。

“趙卿家,今日禦營將士操演火器,頗有成效,然朕觀之,此三千之數,實難堪大用,軍器局如今火繩槍的產出,每月可至幾何?”

趙鼎躬身回稟,語氣中透著幾分無奈:“回稟陛下,軍器局自陛下禦批擴建,匠人日夜趕工,已是竭儘所能,受限於舊有作坊規模與場地,每月能穩定產出,且品質上乘的火繩槍,上限約在一千支左右,此已是目前能達到的最大產能了。”

“一千支?”崇禎聞言,眉頭微蹙。

這個數字,與他心目中對抗金人鐵騎的需求,無疑是杯水車薪。

大宋地域勉強還算遼闊,但軍力匱乏,要組建一支足以扭轉戰局的火器勁旅,所需火槍必是以十萬計。

趙鼎察覺到官家的不滿,連忙解釋道:“陛下,臣已儘力了,火器製造,非同小可,若要保證火器質量,則製作工序繁複,耗時甚巨。”

“若為追求數量而一味趕工,恐火器品質難以保證,臣等憂慮,粗製濫造的火器一旦上陣,極易炸膛傷兵,反而得不償失。”


最新小说: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 大國海軍,從北洋水師開始 什麼我的光之力是黑神給的 第一滴熱血 東莞盲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