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天大的誤會_朕避他鋒芒?龍纛前壓,天子親征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71章 天大的誤會(1 / 2)

這一夜,金陵城注定無眠。

很快,禦史張桐、知府陳邦光、右侍郎馬文升和少卿張承等人,被皇城司番子捆綁押解至大理寺。

在王衣的主審下,他們的罪行被層層剝開,呈現在光天化日之下。

最終,這幾名官員因構陷朝廷命官、徇私枉法、濫用職權等罪名,被革職流放,家產充公。

他們的黨羽親信,也無一幸免,受到不同程度的懲罰。

江東經製副使趙明誠,無罪釋放,恢複官職,崇禎更是特地頒布了一道聖旨,由朝廷出具“私藏合法”的文書,明確規定其金石書畫收藏的合法性,嚴禁任何人再行覬覦或構陷。

這不僅是對趙明誠的昭雪,更是對天下文人收藏愛好的一種保護和肯定。

“陛下聖明!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趙明誠與李清照夫婦,在經曆了這場浩劫之後,向崇禎帝謝恩。

他們跪伏在地,淚流滿麵,心中充滿了劫後餘生的感激與震撼。

崇禎帝讓他們起身,走到趙明誠身邊,俯身拿起那卷被李清照一直珍藏的《金石錄》手稿,輕輕翻看。

《金石錄》收錄了自夏商至五代的金石器物、碑刻銘文,為後世保留了大量珍貴曆史資料,其學術價值曆經千年不可替代。

崇禎看到上麵密密麻麻的批注,感受到其中蘊含的學問與心血,於是將手稿交還給趙明誠,語重心長地告誡道:

“亂世之中,能守此學術初心,實屬不易,此《金石錄》,當傳之後世,啟迪天下學人。”

趙明誠與李清照夫婦連連稱是,心中感念聖恩。

李清照更是感激涕零,她曾以為自己一生便要沉溺於詩詞書畫,未曾想今朝得見天顏,親曆聖斷,心中對這位年輕的帝王,除了敬畏,更多了一份折服。

為了表達謝意,趙明誠夫婦提出,願將他們多年來收藏的部分珍貴金石拓片獻給官家。

崇禎不高興了,心道你們把朕當什麼人了?

他擺了擺手,溫言拒絕道:“此物應屬天下學者,而非帝王私藏,朕要的,是天下太平,是萬民安樂,是清明吏治,是海晏河清!”

言罷轉身,在顧千帆和康履的簇擁下,起駕回宮。

數日之後,此案被百姓口口相傳,街頭巷尾都議論著“官家微服斷冤獄”的佳話。

經過此案,大宋的吏治風氣為之一肅,那些原本蠢蠢欲動的黨爭苗頭,也被這突如其來的雷霆手段,狠狠地掐斷。

金陵城中的官場,在經曆了這場洗牌之後,似乎終於看到了清明的曙光。

......

然而,凡事皆有兩麵。

這場風波,在帶來清明的同時,也在無形中為趙明誠夫婦平靜的生活埋下了隱患。

自大理寺一彆,崇禎與李清照雖然沒有再見麵,但在詩詞上的交流卻悄然開始。

崇禎在禦批奏章之餘,偶爾會將自己所作的詩詞,通過康履輾轉送至李清照處,請她斧正。

李清照本就是當世大儒,詞風婉約豪放兼具,見識卓絕。

麵對天子詩作,她既不敢怠慢,又秉持文人風骨,每每批閱,皆細致入微,點評精辟,偶爾也會以自己的詩詞相和,表達對時局的看法或對天子勵精圖治的期許。

這般詩詞往來,既是出於崇禎帝對李清照才華的欣賞,也是他從這位心憂天下的女詞人筆下,窺見民間疾苦、感受文人風骨的一種途徑。

在李清照的啟發和批注下,崇禎帝的詩詞造詣突飛猛進,文采日益斐然。

他本就胸懷天下,如今得名家指點,筆下的詩句,也漸漸擺脫了昔日的直白鼓舞,開始融入更深層次的哲思與情感,文化素養飆升。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