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綱與一眾官員圍在地圖前,神情嚴肅。
“按照陛下的旨意,我等需儘快拿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授田方案。”
一位中書省官員指著地圖說道:“我省初步擬定,為鼓勵歸正人還鄉墾荒,每名丁口授田十畝,以四百五十萬歸正人計算,朝廷需拿出約四千五百萬畝土地。”
這個數字,對於廣袤的北方大地而言,似乎並不算多。
然而,戶部的一名官員聞言,卻麵露難色。
他從懷中取出一份剛剛彙總完畢的清冊,躬身道:“相爺,諸位大人,此事……恐怕有些難處。”
李綱眉頭微皺:“有何難處?講。”
那戶部官員咽了口唾沫,小心翼翼地說道:“回稟相爺,根據我部官吏在北方各省的實地清查,目前……目前各地荒蕪無主、可供朝廷直接支配的土地,總計隻有約兩千萬畝,距離中書省擬定的四千五百萬畝,尚有兩千五百萬畝的巨大缺口。”
“什麼?隻有兩千萬畝?”中書省的官員們頓時炸開了鍋。
一位官員立刻站出來反駁:“這絕無可能!我朝官方田畝記錄詳儘,元豐元年時,全國墾田總麵積約為七億三千二百萬畝,其中北方諸路便占了四成,約有兩億九千四百萬畝。”
“靖康之亂至今不過數年,即便戰亂導致田地荒蕪,又豈會隻剩下區區兩千萬畝無主之地?”
“就算按照人均二十五畝計算,四百五十萬人也需要一億多畝地,如今朝廷才按人均十畝授田,拿出四千五百萬畝,你們戶部卻說實際隻有兩千萬畝?那……那其餘的土地呢?”
是啊,其餘的土地呢?
那數以億計的,曾經屬於大宋百姓的田地,都到哪裡去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整個議事廳內,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丞相李綱身上。
李綱沉默了片刻,蒼老的臉上,看不出任何驚訝。
他緩緩走到地圖前,用手指在河南、河北、山東一帶劃過,聲音沉重而清晰:“土地不會憑空消失,少了這麼多,隻能有一個原因。”
頓了頓,李綱一字一句地說道:“土地,被人占了。”
被人占了!
這四個字,如同重錘一般,狠狠地敲在每一位官員的心頭。
他們都是官場中人,瞬間便明白了這其中的含義。
曆朝曆代,每逢戰亂,流離失所、倉皇逃亡的,永遠是普通百姓。
而那些地方上的士紳地主、土豪大姓,卻很少有逃走的。
他們家中有糧有錢,有家丁護院,他們會結寨自保,將自己的莊園修建成一座座堅固的塢堡,猶如小型的城池,用以防禦入侵。
城寨之中,隻有他們的族人和佃戶,少則數百,多則數千。
金人來了,他們便主動獻出一些糧食銀錢,卑躬屈膝,換取平安。
對於金人而言,攻打這種堅固的城寨,費時費力,得不償失。
即便花時間打下來,裡麵的財物也有限,遠不如攻打稍大一些的縣城劃算。
就這樣,在戰火紛飛的北方,絕大多數的士紳地主和土豪大姓們,都安然無恙地保全了自己。
等金人的大軍走了,他們再從塢堡裡出來,將那些南逃百姓們留下的無主農田,一一占據,登記到自家的名下。
這種操作,在曆朝曆代,司空見慣,乃血淋淋的現實。
那些本該屬於四百五十萬歸正人的土地,恐怕早已在他們逃亡的歲月裡,被地方的豪強悄無聲息地吞噬了。
喜歡朕避他鋒芒?龍纛前壓,天子親征請大家收藏:()朕避他鋒芒?龍纛前壓,天子親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