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巧妙地避開了與皇帝唱反調的風險,轉而攻擊政策的執行者,並以“國庫空虛”這一誰也無法否認的事實作為最有力的武器。
確實,國庫沒錢了。
北伐的巨大耗費尚未完全彌補,安置北方四百五十萬歸正人的開銷如同無底洞,火器監的研發日夜不停地吞噬著金銀,前段時間修繕宮殿、擴充禁軍,再加上今年又要舉辦的選秀大典……
饒是大宋朝底子再厚,也經不起這般密集而龐大的支出。
所有人都指望著南方的改革能打開局麵,結果卻等來了這麼一個僵局。
李綱站在百官之前,蒼老的身體在朝服下顯得有些單薄。
這段時日他殫精竭慮,常常徹夜不眠,親自審閱各地送來的卷宗,試圖找出破解之法。
然而,麵對的是一個根深蒂固的龐大利益集團,每一步都走得無比艱難。
如今,政敵的攻訐如潮水般湧來,讓他本就疲憊不堪的心神,更添了幾分沉重。
眼看著黃潛善等人借機煽動群臣,大搞黨爭,意圖徹底拖垮改革,龍椅之上的崇禎,臉色平靜,心中卻早已是怒火翻騰。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但他看著下方義憤填膺的群臣,又看了一眼身心俱疲的李綱,一個大膽的念頭,忽然在他腦海中形成。
這日朝會,黃潛善聯合了十數名禦史,再次對李綱發起了總攻。
彈劾的奏疏堆滿了禦案,言辭也從“才具不足”升級到了“固執己見,禍國殃民”。
這一次,麵對滔天的攻勢,李綱沒有再辯解,緩緩走出隊列,將手中的象牙笏板高高舉起。
然後,慢慢地放在了朝堂中央的金磚之上。
“老臣李綱,年邁昏聵,無力為陛下分憂,致使國策受阻,民心不寧,實有負陛下重托。”
聲音沙啞而疲憊,卻依舊帶著一份風骨,李綱道:“為不使朝堂再因老臣而紛擾不休,老臣……懇請陛下,準許老臣告老還鄉,頤養天年。”
此言一出,整個奉天殿瞬間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
所有人都知道大宋官場有一條不成文的規矩:宰相若遭禦史接連彈劾,為示清白、為平息朝議,理應主動請辭。
皇帝則會循例挽留,以示君臣相得。
李綱此前一直強頂著壓力不辭官,早已讓不少遵循傳統的官員腹誹他“貪戀權位,破壞官場之道”。
今日,他終於還是走了這一步。
黃潛善與張浚的眼中,閃過一絲難以抑製的喜悅。
成功了!
老東西辭官了!
戶部尚書呂頤浩眉頭緊鎖,他雖與李綱在某些政見上不同,卻深知李綱乃是真心為國。
如今被迫辭官,這改革隻怕更是前路渺茫。
兵部尚書張叔夜更是麵露急色,正要出列為李綱辯解,卻見龍椅之上的皇帝,緩緩開口了。
“準奏!”
僅僅兩個字,輕飄飄的,卻如同一道九天神雷,在所有人的耳中轟然炸響!
滿朝文武,有一個算一個,全都懵了。
準……準了?
就這麼準了?
沒有挽留?沒有安撫?甚至沒有一句客套話?
皇帝竟然如此輕易地,就放棄了這位他一手提拔起來、一直堅定支持的左丞相?
喜歡朕避他鋒芒?龍纛前壓,天子親征請大家收藏:()朕避他鋒芒?龍纛前壓,天子親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