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士林之喜_朕避他鋒芒?龍纛前壓,天子親征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431章 士林之喜(1 / 2)

崇禎六年二月,崇禎皇帝正式下旨,於今歲四月,於京師南京,重開“殿試”!

消息一出,天下士林,喜大普奔!

無數苦等了多年的舉人,在聽到這個消息後,當街痛哭,相擁而泣。

一些上了年紀、早已心灰意冷的老舉人,在得知自己終於有機會,踏入那座象征著最高榮耀的殿堂,麵見天子時,更是激動得“兩眼汪汪”,不能自已。

他們收拾行囊,變賣家產,帶著全家人的希望,從四麵八方,向著京師南京,彙集而來。

一時間,整個大宋,凡是有驛站的官道之上,儘是背著書箱,風塵仆仆的趕考士子。

而具體的殿試時間,中書省與禮部,也經過了一番細致的探討。

按照北宋的慣例,殿試通常在農曆三月舉行。

但如今,大宋定都南京,疆域遼闊。

那些從四川、兩廣等偏遠地區,跋山涉水而來的考生,抵達京師,往往需要數月之久。

為了避免他們延誤考期,朝廷最終決定“展日以待”。

將殿試的日期最終定在了四月上旬。

這個充滿了人情味的決定,再次贏得了天下士子的一片讚譽。

負責此次殿試全部工作的禮部,立刻忙碌了起來。

然而,就在一切都有條不紊地進行時,一個關於“考試內容”的爭議,卻在朝堂之上,再次引發了波瀾。

禮部侍郎王唐公上書建言,請求在本次殿試的“策論”之外,恢複“詩賦”考試。

這個提議立刻在朝中引起了巨大的爭議。

自北宋熙寧變法,王安石主持科舉改革之後,便以“經世致用”為核心,廢除了華而不實的“詩賦”,改以考察“經義”對儒家經典的理解和闡發)為主。

這一傳統,已延續數十年。

如今,王唐公突然提出要恢複“詩賦”,立刻遭到了許多“經學派”官員的激烈反對。

他們認為,此舉是“開曆史倒車”,是讓科舉,重新回到“以文采取人”的老路上去,不利於選拔真正能治理國家的實乾之才。

而以王唐公為首的另一派官員,則認為,詩詞歌賦,乃我華夏文明之精粹,一個優秀的官員,不僅要有經世濟民之才,更應有悲天憫人、感懷時事的文學素養。

隻知經義,不懂詩賦,選出來的,不過是些沒有感情的“書呆子”罷了。

兩派人在朝堂上引經據典,吵得不可開交。

最終,裁決權再次落到了崇禎皇帝的手中。

禦書房內。

崇禎皇帝看著兩派的奏疏,不由得笑了。

他並非不知道,這場“考試內容”之爭的背後,其實,也是朝堂之上,“變法派”與“守舊派”兩種思想的交鋒。

但他,卻有自己的看法。

宋朝,這個後世被許多人詬病“積弱”的朝代,卻也是華夏文明,在文化藝術上,登峰造極的時代。

這裡沒有明清那般,禁錮思想的“八股取士”。

這裡的讀書人,喜歡吟詩作賦,喜歡辯論,喜歡張揚個性。

這裡的文化氛圍,開放、包容,充滿了創造力。

崇禎皇帝也很喜歡這種氛圍。

他需要能吏,需要乾才。

但他不希望,自己的朝堂,變成一個隻有冰冷的數據和條文,卻沒有半分人文情懷的地方。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