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曆代帝王傳承下來的玉璽,相傳皆是源自秦朝時期的和氏璧。
而這個傳國玉璽之上都會刻有相同的八個大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這八個字氣勢恢宏,蒼勁有力,據說是當年秦國的丞相李斯親自篆刻而成。
然而,大明朝的玉璽與其他朝代的有所不同。
在大明王朝,所有的玉璽上麵都精心地鐫刻著四個大字。
這一傳統始於明太祖朱元璋時期,他親自定下了一係列嚴格而明確的規定。
若是用於敬奉宗廟之禮時,所使用的玉璽會刻有“皇帝尊親”這四個字;
倘若要賞賜給至親的藩王們,則會啟用刻著“皇帝親親”的玉璽;
當賜予地方郡守和縣令時,所用的玉璽便會刻上“敬天勤民”四字;
而如果是為了求取珍貴的經典古籍,那麼相應的玉璽將會被刻上“表章經史”字樣。
不過,唯有建文帝朱允炆的玉璽與眾不同,它上麵所刻的字是“凝命神寶”。
也就是說,如果眼前楊啟隆手中拿著的這塊玉璽上刻著“皇帝尊親”,那就意味著這是大明皇帝專門用來祭祀宗廟時所使用的玉璽無疑了。
再仔細瞧瞧這玉璽的材質,竟然是最正宗的漢白玉!
其質地溫潤如玉,細膩光滑,毫無瑕疵可言。
如此碩大的一塊漢白玉製成的玉璽,簡直堪稱稀世珍寶。
這樣上乘的材料加上精湛的工藝,足以證明這枚玉璽必定是貨真價實的真品。
此時,楊啟隆手持玉璽,目光緊緊盯著吳應熊,語氣帶著一絲質問說道:
“吳應熊,難道你還不清楚嗎?此乃堂堂大明皇帝的玉璽啊!”
麵對楊啟隆的問話,吳應熊毫不猶豫地點頭回答道:“我自然是知曉的!”
“好!既然你深知其中關鍵所在,吳三桂若要起兵反叛,必定要有一個能夠服眾且正當合理的緣由!而這個緣由嘛,毫無疑問就是我這位朱三太子,再加上眼前這塊象征著至高無上權力的玉璽!”
楊啟隆滿臉興奮之色難以抑製,雙目圓睜緊緊地盯著吳應熊,仿佛已經看到了勝利在望的曙光。
吳應熊微微頷首,表示讚同道:
“所言極是!倘若真能擁有此等傳國玉璽,並借助您朱三太子尊貴無比的身份,那麼此番行動必將師出有名,名正則言順啊!”
“沒錯!此玉璽乃傳世之寶,即便是遠在雲南之地,那些對大明王朝念念不忘的遺老遺少們,也定然能夠識得它的真偽!憑借此物興兵舉事,必然會順應天意民心,進而旗開得勝、馬到成功!”
楊啟隆越說越是激動不已,話音剛落,便迫不及待地將手中的玉璽遞向了吳應熊。
吳應熊小心翼翼地伸手接過玉璽,當玉璽落入掌心的瞬間,一股溫潤之感頓時傳遍全身。
他不禁仔細端詳起手中之物,口中喃喃自語道:“難道你的意思是,這塊明朝祭祀宗廟的玉璽,從此就要交給我吳應熊了?”
喜歡康熙正史請大家收藏:()康熙正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