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啟隆連忙搖頭否認道:
“非也!非也!這塊玉璽乃是托付給令尊吳三桂大人的。隻要他老人家願意高舉義旗,振臂一呼,率領大軍起事反抗滿清統治,那麼光複大明江山之日便指日可待!”
說到這裡,楊啟隆已然沉浸在了自己所描繪的美好願景之中,眼神迷離,臉上滿是憧憬與向往之色。
吳應熊見此情形,略作思考後鄭重地點了點頭說道:“好!既然如此,這塊關乎天下大勢的玉璽我暫且收下。待到明日清晨,定當派遣快馬加鞭送往雲南,呈交於家父之手!”
“好!咱們可是君子協議,待天下大定,咱們裂土而分!”楊啟隆豪邁地說道,同時伸出一隻手來。
隻見他眼神堅定,透露出一種勢在必得的自信。
吳應熊見狀,心領神會,同樣伸出一隻手,緊緊握住了楊啟隆的手。
兩人的目光交彙在一起,仿佛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在他們之間傳遞著。
“好!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吳應熊大聲回應道,聲音中充滿了果斷和決絕。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楊啟隆再次重複這句話,語氣愈發激昂。
隨後,兩人相視一笑,不約而同地發出一陣爽朗的大笑聲。
笑聲回蕩在房間裡,久久不散。
笑罷,吳應熊小心翼翼地收起放在桌上的玉璽,然後站起身來,向楊啟隆拱手作彆。
楊啟隆微笑著點了點頭,表示送彆之意。
當吳應熊轉身離去時,楊啟隆一直注視著他的背影。
直到吳應熊完全走出視線範圍,楊啟隆的嘴角才微微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弧度,輕聲自言自語道:“魚兒終於上鉤了。”
出了門後的吳應熊,忍不住又回頭望了一眼那個神秘的白蓮教所在之地。
此刻,這座看似普通的建築在他眼中卻顯得格外詭異。
想到自己剛剛與楊啟隆達成的協議,吳應熊的心情變得異常複雜起來。
他心裡非常清楚,這一步一旦邁出去,就如同打開了潘多拉魔盒一般,天下必然會陷入一片混亂。
而自己家族的命運,也將會被徹底卷入這場巨大的旋渦之中,難以脫身。
然而,事已至此,無論前方等待著他的是什麼樣的艱難險阻,他都已經沒有退路可言了。
吳應熊深吸一口氣,緩緩轉過身去,雙手緊緊抱著懷中那塊沉重無比的玉璽,步履沉重地踏上了歸途。
每走一步,他都能感覺到那份沉甸甸的責任壓在心頭,讓他幾乎喘不過氣來......
但他沒有彆的辦法。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欽差折爾肯和傅達禮抵達雲南後,便住進了驛館之中。
時光匆匆,轉眼間已過去了將近一個月,但關於吳三桂搬遷之事卻毫無進展。
每日清晨,天剛蒙蒙亮,驛館門外就聚集了一群群情緒激動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