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鄭克臧掌政之後,展現出了非凡的才能和魄力。
無論是國太、文武重臣,還是黎民百姓,隻要有人觸犯法律,他都會毫不留情地依法處置,絕不姑息遷就。
他的公正和嚴明,讓所有人都為之折服,百姓們更是對他讚不絕口,紛紛稱讚他比鄭經執政時更加嚴明,大有鄭成功的風骨。
然而,儘管鄭經將大權交給了鄭克臧,但他心中還是有些不放心。
於是,他時常會調來鄭克臧處置的公文,仔細查看其中的每一個細節,生怕鄭克臧會有什麼疏漏或不妥之處。
鄭經查看一番,笑道:“我兒長大了,處置國事這一件件、一樁樁、一條條,非常的明確,且十分妥當,真不愧是我鄭氏兒郎啊.....”
明珠所乘坐的那艘巨大無比的船,猶如一座移動的城堡一般,在海麵上乘風破浪,浩浩蕩蕩地駛向了澎湖。
澎湖,這座位於台灣海峽中的島嶼,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而此時,鎮守澎湖的將領正是劉國軒。
劉國軒,這位昔日在大陸上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鄭氏大將,以其勇猛善戰和足智多謀而聞名於世。
劉國軒此人,屬於那種人狠話不多的類型。
他手握重兵,鎮守澎湖,經常率領艦隊襲擾廣東、福建等地的沿海地區,給大清的海防帶來了極大的壓力。
然而,儘管大清對他恨之入骨,卻對他無可奈何。
究其原因,主要有兩點。
其一,大清的水師在海上實力相對較弱,難以與劉國軒的艦隊抗衡;其二,即使大清的水師能夠在戰鬥中戰勝劉國軒,他也會毫不猶豫地掉頭逃跑。
而大清的水師若貿然追擊,後果恐怕就會像之前的阿桑一樣,水師幾乎全軍覆沒。
當明珠的船隊剛剛抵達澎湖時,便被劉國軒的軍隊給攔住了去路。
隻見一艘艘戰船迅速包圍了明珠的大船,如臨大敵。
“船上的人聽著,你們已經被包圍了!你們究竟是來乾什麼的?”劉國軒的一名部將站在船頭,高聲喊道。
明珠見狀,不慌不忙地走到甲板上,衝著來人喊道:“本官乃大清欽差,奉皇上旨意,前來台灣和談!”
那名部將聽後,稍稍猶豫了一下,然後說道:“大清的欽差?你們在此等候,我去通報我家將軍。”說罷,他便調轉船頭,向劉國軒的營地駛去。
明珠聞聽此言,心中一緊,深知自己此時身處險境,稍有不慎便可能命喪黃泉。
他站在船頭,凝視著眼前密密麻麻的戰船,心中暗自驚歎:這澎湖竟然有如此眾多的戰船,若再加上那些小船,總數恐怕不下兩千艘!
而自己所乘坐的大船雖然規模龐大,但在這如林的戰船麵前,也顯得有些相形見絀。
明珠不禁感歎道:“哎……僅僅是這澎湖一地,就擁有如此強大的水軍力量,我大清要想攻破這裡,談何容易啊……”
就在明珠憂心忡忡之際,劉國軒很快便得到了消息。
他迅速登上一艘戰船,果然看到了明珠站在一艘巨大的船隻上,身著大清的文官官服,十分顯眼。
兩船逐漸靠近,劉國軒高聲喊道:“敢問大清的欽差,您是何許人也?”